周五晚上邀请女儿和我一起晨跑,她说周六早晨想睡懒觉,周日跑步。
想想也合理,但她这么痛快的答应多少还是有点超出我随口一问的预期。
后来才知道,女儿是想为月底的运动会做准备。真是谁的事儿谁着急啊?
我跟她说我打算复出,而且为了把跑步对筋骨的影响降到最低,我会放缓速度,来个正念悠游跑。
今早叫醒女儿,洗漱喝水,穿戴好装备,还顺便量了体重。
本来以为一个月没跑,饮食上又想吃啥吃啥,肯定是增重了。结果还比77天之前的测量低了一斤。
我猜是基础代谢的惯性吧,还没开始触底反弹。
慢跑很舒服,女儿也在一旁同速陪着。虽然一会儿说她快走也就这速度,一会儿说还没有她们班集体跑操快。
我知道这个速度其实挺难为她的。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能压住步伐,一定也是静下心了——毕竟她的两条大长腿稍微一迈就窜出去了。
这个配速,跑在海边的秋风里,我也是微微出汗,女儿则一直到停下来才开始有出汗的感觉。但我跑到一公里的时候,双肘、后肩、肋下、脚踝处的皮肤开始痒。看来一个月没运动,身体又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路过一滩雨湾,停下来拍张倒影。一路跟女儿有说有笑,从冬天吃冰糕也好过夏天吃的话题,聊到了人与四季的和谐。
我俩都是现学现卖,我搬来最近听的中医解释秋季过敏,她搬来生物书上的过敏源分析。
这种闲聊的感觉真好,希望女儿也会有同感。
又是一下午入驻厨房的节奏。烤了洋葱贝果,在整形、发酵、过水、钻石纹简直要堪称完美的状态下,竟然烤焦了。♀️
没看住烤箱的原因是我同时还做了南瓜麻薯,还做了晚饭。
果然一心不能好几用。
贝果很成功,等我做好晚饭去餐桌一看,怎么还剩七个?以为眼花了,再数数,还是七个。我是做了十个啊!
叫女儿吃晚饭,她满脸幸福的说,饱了,已经吃了三个贝果了。
哈哈哈哈,专属大厨的幸福感绝对远超吃货本货。
晚上队友去接女儿放学,我临时陪儿子练琴。看他坐在那里眼泪汪汪的,欲言又止、欲弹还休的样子,估计本周新学内容很难一下子左右手配合。
我用语言替他表达了“着急”的情绪,还问他这时候身体哪里最不舒服。
他不肯说,估计没想明白这个问题怎么体会。我换个问法,问他,心脏这里是不是有点紧?边问边拍拍他的心脏部位。
他委屈的点点头,一副深陷学习恐慌区的模样儿。
我建议他一次只练一个小节的右手,然后再练这个小节的左手。直到分别弹熟之后,再练左右手合起来。
这时的儿子看上去已经被杏仁核牢牢地控制住了,我的建议也完全没状态去听懂。
我又建议弹弹以前的曲子吧。他同意了。过程中,我一会儿伴唱、一会儿伴舞、一会儿拍手伴奏,每首曲子结束后,无论过程磕磕绊绊还是错误百出,我都正式又热烈的鼓掌。
孩子真的是活在当下的典型,立刻恢复状态,还小带得意的主动要求加演曲目。弹过四五首之后,我夸张又认真的配合,乐得儿子找回了控制感。
有了胜任感还得有自主感。
我又翻回到新学的乐谱,问他,是想今晚再辛苦多练习以便明天会进步很快,还是想把困难留到明天再说?
儿子让我决定。
我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安排。而且,无论决定是什么,我都支持。如果今晚累了我们就休息,如果想明天轻松点我们就继续。
儿子磨叽了一会儿,挤出来一句话:接着练。心与意要一致。“接着练”这是他的意,我知道他的心是有畏惧的。
所以,孩子其实都是要求自己进步的。
我赶紧说,昨天刚上的新课,你今天的任务是能摸到音就算胜利,不需要合,更不用弹的很熟练。不然周一到周五你还练啥?
看着他小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如释重负。
我又趁机讲了一遍刚才分小节分手练习的建议。这次他回归理智大脑管辖,听明白了。
接下来,我发现,胜任感果然在大脑中是可以迁移的。儿子竟然直接左右手合起来练完了三个小节的弹奏。
这真是我没想到的,感谢儿子的前额皮质迅速投入工作。我夸张的表示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小节能弹出这么多音符?
儿子得意的说,这是三个小节!还激动的指着乐谱说,是从这儿到这儿!
后面他自己又练了几次,每次都是三个小节左右手合起来练习。我赶紧提醒他,今天就练到这儿吧,已经很有进步了。
我确实感觉孩子很了不起。
明天要找时间跟儿子复盘一下这个陷入学习恐慌区、看见情绪、放下包袱、调整好再战的过程。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情,孩子能有心灵的成长与进步。
我自己也很棒。在过程中,我一点也不焦虑。我也回想起女儿小时候的我,那必须大战一场,我一着急就吆喝她,女儿肯定又着急又害怕,杏仁核被刺激的满血复活,怎么可能把复杂的谱子弹好?!
但是女儿也练出来了,琴技、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真不容易。现在想来,何尝不是女儿陪着我成长。
等有机会,我也会跟女儿聊聊,关于她小时候我的“拙劣表现”大合集,希望能解开她心中的某些或有或无的结。
一个小小的亲子互动里,包含着胜任力、自主感和归属感三者缺一不可的内驱力助推器。也让我看到,内驱力与生俱来,我们需要的是保护好它、激活它、保持它。
古人云,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广义的医,知起来吧!
此处感谢《自驱型成长》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