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言古风文素材请收下:《古人生活大揭秘》读书摘记

《古人生活大揭秘》读书摘记

图片发自App


当太子你可以住几间房?

承乾宫,明代永乐十八年建成,原名永乐宫,崇祯五年八月改名为承乾宫,取“顺承天意”,是北京故宫的内廷东六宫之一,与西六宫的翊坤宫对称分布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两侧。明代为太子或贵妃的居所。

“承乾”二字在皇家很是独特,唐初李渊即赐李世民居承乾殿。

承乾殿,明代太子居住的这所宫殿有多大呢?

清代以后,承乾宫彻底成为后妃居住的地方,而太子的宫殿改为毓庆宫。清代顺治帝的皇后,也是在影视剧中常能见到的董鄂妃、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即咸丰帝的母亲都曾居此宫

想在古代“高考”你要完成几步

|科举费脑又费力|

复杂的报名程序

结保

结保即相互担保,开始于唐代,需考生每三至五人结成担保集团,如有舞弊情况发生则结保人同罪,是“连坐”制度在科举考场的一种延伸

入场“安检”

考生入场之前,需由主考官进行一次集体点名,同时搜查随手携带用品


古人也有暖手宝

手炉和足炉是古人的另两项发明。

手炉用于暖手,多为铜制,形制如小瓜大小,由炉身、炉底、炉盖、提梁组成。炉身有两层,分外壳和内胆。内胆放燃炭以产生热气,外壳包裹内胆,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传导,将热量由镂空炉盖散发出来

手炉在明清最盛行,清末以后逐渐衰落

足炉又称“汤婆子”,出现于宋代,是一种铜质或瓷质的南瓜形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小口,热水从此处灌进。灌足水的“汤婆子”旋好螺帽,再塞到一个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窝里,起到“暖床”的效果


|都市娱乐会所——瓦子|

瓦子大兴于宋代。宋代以前的城市因为实施宵禁而几乎没有夜生活,到了北宋,商家街头买卖既成事实,皇帝也只有下诏,承认现状。于是,大街上店铺栉比,熙熙攘攘。在大城市里,一类固定的聚会玩闹场所也在热闹地点出现,这就是瓦子。

瓦子与现代大型都市娱乐场所有些类似。它一般毗邻各种通宵营业的酒楼茶坊,不仅杂货零卖及酒食遍布,还有相扑、影戏、杂剧、傀儡、唱赚、踢弄、背商谜、学乡谈等表演昼夜不停地演出,上千观众围得水泄不通


|超级市场——集市|

我国集市贸易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的“物物交换”

正式的集市大约起源于3500多年前的殷周时期,据《易·系辞》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各得其所。”不过,出售单一商品的专门集市,直至唐代才开始涌现


图片发自App


唐:东西两市有讲究

在经济空前繁荣的唐代,长安城以官衙为中心,开设了固定的东西两市,供人们逛街购物剁手自于此。据《长安志·东市》中记载,东市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可见东市在当时主要经营奢侈品行当,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求。

而西市距离唐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周围坊里住有不少外商,从而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西市包括了两百多个行业和四万多家商铺,不仅提供生活日用品,还出售大量西域、日韩等国海外“代购”来的商品,堪比今天北京的三里屯和“宇宙中心”五道口。

宋朝海外贸易发达,彻底打破了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早市一般始于五更(三点到五点钟),夜市则一般到晚三更(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才止。

在宋朝的早市上,美食无疑是主角

相比宵禁严格的唐朝,宋朝人的夜生活要丰富得多


图片发自App

|古代高尔夫——捶丸|

顾名思义,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据《丸经》记载,捶丸的显著特点是:场地要凹凸不平,设球穴

捶丸在宋元时期很受欢迎,范仲淹的侄儿就是捶丸的忠实爱好者,已经到了他的舅父“每戒之不听”的程度;捶丸也是明代士大夫阶层的休闲娱乐活动,对此,书中记载“好事者多尚捶丸”;甚至连妇女们,也因为其“收其放心,养其血脉,怡怿乎精神”而争相尝试。


古人的健身器材

石锁

石锁是中国传统民间体育项目,至今已流传千年,有着丰富的内涵与特质。随着现在全民健身热的兴起,作为最传统的健身器材的石锁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方斯诺克——弹棋|

弹棋于西汉末年开始流行,棋局采用华美的联玉料精工做成。正方形,局中心高隆,四周平如砥砺,光彩映人。至于所用棋子,一般用“玄木北干,素树西枝”等木质精制而成。按照晋人徐广《弹棋经》的记载,游戏过程中一方以自己的棋子击弹对方的棋子,以此往复。仔细琢磨,这不就是古代的斯诺克嘛。

弹棋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中间盛行,此后经过了东汉的大乱之年,弹棋悄然流入民间,成为了百姓闲暇时光的又一消遣方式。


|穿:穷人富人不一样|

中国古代的服装材料,基本上可以分为葛、麻、棉、绸四种。

中下层的普通老百姓最为普遍的过冬衣物实是用葛质与麻质的蓬松絮状物填充制成的“缊袍”,保暖效果并不好

宋朝以后,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原,种植成本低廉、保暖性能较葛、麻都有很大提升的外来棉花,带动着棉衣迅速发展成为老百姓过冬装备之一。

此外,运用漂茧制絮的工艺技术,古人也用蚕丝絮填充制成丝绵衣,但由于制作成本高,丝绵衣向来都是富贵人家的专属

用以制裘的皮毛很多,其中狐裘和貂裘最为珍贵,属于奢侈品;鹿裘、羊裘品质略逊一筹,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当时的中产阶级了。


考官也艰辛

谁当考官

科举制度逐渐固定下来后,三级考试的考官按规都由皇帝亲自派选。

乡试主考官设一正一副二位,同考官设四位,统称为“内帘官”,皆须由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会试设一位主考官,称为“总裁”,以及三至五位副考官,皆由进士出身的一品二品大官担任;此外,明中叶以后,还有十八位负责批阅五经试卷的同考官,俗称“十八房”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有幸来到最终关卡——殿试,就会见到亲自主持考试的大boss皇帝

|贡院监考

在考场上,监考官们常常神经紧绷,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明清时期的考场——贡院在建筑设计上十分有特色,以北京贡院为例,二门正中悬“龙门”金字匾,龙门的北面,是一座二层的明远楼。考试期间,监临、监试、巡察等官登楼眺望,居高临下,整个考场尽收眼底,便于防察。

别头试

科举考试也有“亲信回避”的相关规定。从唐代开始,若是主考官的子弟、亲戚也参加考试,则将另外为其举行“别头试”,别派考官。

|闭锁考院

在会试中,为了防止徇私舞弊,考官到岗后直至评卷结束,都不得回家,直接赶到贡院居住,断绝与外界一切接触。考官内心一定是寂寞如雪的。


|皇上也爱的运动——冰嬉|

冰嬉作为我国北方人民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其由来已早,在宋代就有了“冰嬉”的明确记载。据宋史记载,当时的皇帝就喜欢冰上的娱乐活动,在后苑里“观花,作冰嬉”。历代大清皇帝也都对冰嬉青睐有加,年年都要举办冰嬉演出,钦定冰嬉、摔跤、满语、骑射为大清国俗,甚至在皇帝的御前侍卫中,就有通过苦练冰嬉而平步青云之辈。

清代的冰嬉活动不仅在皇宫内苑,在民间也较为普及


|古代的广播体操——五禽戏|

《五禽戏》是华佗自己编创的一套旨在健身强体的保健操,实际上就是模仿五种禽兽的神态动作,包括虎、鹿、熊、猿、鸟。它比瑞典发明的医疗体操要早一千多年,即使是在世界体育史上,也是别具一格的独特创造。


图片发自App



|最古老的赌博——叶子牌|

从唐宋时期开始出现的叶子牌是世界上最早的纸牌。

有趣的是,被称为现代麻将鼻祖的马吊纸牌和叶子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很多人认为,明末时期的叶子牌其实就是马吊牌


|不许百姓点灯|

宋代避讳风气可谓达到了巅峰。宋朝有个州官叫田登,讳言“登”字,他命令百姓连同音字也不许提,谁要是触犯,必受重责,所以一州人都称“灯”为“火”,不敢有所触犯。元宵节晚上应该照例张灯,于是衙门大书通告:“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孔子:射箭驾车狩猎样样精通|

孔子的确精通射、御、猎等多种技能

孔子不但自己坚持健身,还要求三千弟子们也必须学会射箭、驾车等基本技能。所以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从不怕会碰上打家劫舍的歹人


|吃:御寒温补正当时|

包括《食珍录》、《食经》在内的各类古代膳食书籍,皆提及“冬膳”的重要性,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红枣、山药、枸杞、糯米等杂粮,都是冬季调理体质、御寒温补的好食材,而条件稍好的家庭则会开始进食高热量的肉类,如羊肉、牛肉、狗肉、鹿肉等。

除了食物种类,古人在冬季食材处理方式上也有所发展,火锅便是最为重要的一种

“涮火锅”这一习俗是从辽代契丹人开始的。1984年,考古专家在一座辽墓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幅壁画,壁画中三个契丹族人围着一个三足火锅,席地而坐,中间一个人搅动火锅,身旁还有一些肉类食物。至明清时期,宫廷菜当中的涮火锅还发展出鸡鸭火锅、全羊火锅、黄羊片火锅等各式各样的种类。


|苏东坡的健身之道|

“动”体现在苏东坡的实践中就是长跑,在写给程正辅的信中他就提到了自己每天早晨都要长跑5公里的习惯。“晨兴疾趋必十里许,气损则缓之,气匀则振之,头足皆热,宣通畅适,久久行之,当自知其妙矣。

除了长跑之外,苏东坡还喜欢登山


|住:给房子加点料|

从远古时期至近代明清,供暖技术不断改进,先后发展出火塘、火墙、壁炉、温室等形式

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发源于新石器时期,集炊事与取暖于一体。在室内地上挖成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生火取暖、做饭,这就是火塘。

秦代开始,壁炉成为冬季保暖的新秀。

秦长乐宫遗址中还曾发现火墙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中空墙体内,与灶相通,向室内不断辐射热量,是今天流行于中国北方的暖气、火炕的雏形。

至清代,紫禁城中又设“火道”,挖通于城内一些宫殿的地面之下,添火的灶口则设在殿外廊子下,同样利用传热原理,形成了暖阁结构。

至于北方人民所熟悉的“暖炕”,也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


|快递小哥——货郎|

货郎就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贩卖商品的小贩。在商品流通不够发达的古代,货郎们走街串巷,一副货担就是一个小小的百货店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言古风文素材请收下:《古人生活大揭秘》读书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