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原创)

你可能会问我中国人的消费行为关你什么事

前不久,在豆丁网上看到了一篇题目叫《当下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

的研究性论文。内容大概是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上的变化和缺陷。让我颇有感触的是其中的中国人消费观念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中列了那么几项:消费行为中存在浪费现象严重、消费依旧不环保、奢侈享乐倾向严重等等。

看完之后我就想再添加几项大部分中国人消费行为和观念中的一些不足或者可以说是有待提高的地方。例如,中国人对市场上销售中的商品并不太了解,因而不知道很多商品符不符合生活刚需;中国人往往对正在火爆进行促销的商品情有独钟,即便是心里很清楚现在的活动价格是跟原价差不太多(因为,奸商一贯的作法是活动前提高价格再玩促销,呵呵哒);中国人对老外的品牌特别相信,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信任程度往往是比自己都更相信国外品牌;中国人对质量不太在乎,尤其是价格足够让人流口水的时候;(我不知道西方人怎么样)比起消费前的价格优惠,中国人特稀罕消费后得到的小赠品。

作为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从事销售工作的sales manager,我见过的荒唐消费行为比比皆是,看得让人真心捉急。因此我就打算写下这篇文章,来告诉咱老百姓,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或者消费的时候你的智商往往等于零,千万不能放弃治疗啊。

原创图

不了解商品信息

在中国,咱消费者很少去研究市场上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的来龙去脉,比如说一瓶饮料用的塑料瓶是不是用的环保材料、是不是对人体无害等。一般在商品外包装上都会写上密密麻麻很多信息,例如生产日期等(大家都知道的),生产企业、注册商标、生产地、产品标准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大家可能都不在乎的),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而据我所知,很少会有人关注或者了解和明白商品外包装上的这些重要信息。甚至,对我们自己准备要购买的商品都不怀疑作为国外品牌,是不是在国内小小生产线组装出来的、跟国产商品质量不分上下(当然,在这里我不是在贬低国产商品或者怎么滴)。

写到这,我想起了我曾经刚进入毕业后第一个工作单位的时候,遇到的一次印象很深刻的事情。为了训练新员工,当时公司安排我在某大型商场当导购,负责销售的是国内某大型家电品牌(也就是我工作单位)的产品。经过一上午的坚守岗哨,我终于迎来了我的第一位顾客,他指着最新出的一款电视问我你们这些国产电视质量行不行、这个牌子电视中哪个型号比较好一点、比起三星、索尼等外国品牌哪里好之类的。我就开始啰里啰嗦介绍了一顿这是最新款智能系列、虽然是国产但质量杠杠的之类的,结果那位顾客听完之后就抛了经典的一句“我再看看”就走去看其他品牌了。正让我郁闷的时候又来了一位中年男子,看起来是个中产阶级,正巧他也问我那个新款智能电视咋样,多少钱之类的,我又开始像前面那样有理有据的介绍了一番,结果这位顾客了泼了一句:这台看起来不错,就是国产没好货。这时我大概明白他的心理了,我就告诉他这一款虽然是国产产品,但是我们公司出口欧洲的,而且最新款智能系列。他考虑了一会后,让我去开单了。

等他走了之后,我就在脑袋里回放着刚刚的情形,貌似明白了个道理:原来咱中国人买东西都比较稀罕洋气的玩意儿。其实我们那一款电视虽然是出口欧洲的系列,但跟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同型号产品一模一样,一个生产线,同样的耗材,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结果加了一句出口欧洲的产品,对顾客产生的印象大不一样。那时那是我最原始的想法,而后来在工作中也一步步证实了我想法是对的。

咱中国人就是不太了解,或者没有习惯去学习自己所需商品相关信息,专业一点的说法是没有那种通过学习获取产品信息,从而提高消费能力的一种消费观念和能力。

原创图


日常消费中的实用技巧

1、大额消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大额消费的情况,例如买房,装修房子,购置家具家电等。但不是谁都知道如何消费才能更经济,更理智(当然土豪随意)。凭自己的经验,我下面例出几个在生活中有关大额消费的实用技巧或常识:

(1)尽量避开大型节假日促销活动。有读者可能会有疑问:“大型节假日不是各种促销,各种打折降价,不更好嘛?”理论上是,但因为大型节假日促销活动时人流量太多,促销活动五花八门诱惑也很多,厂家跟商场导购都设置各种消费陷阱,实际上大额消费的人并不一定能买到理想的好货且很有可能当天的支出远远超出自己的消费计划,有些特殊情况例外。因此在大额消费的时候尽量避开大型节假日促销活动。非要在大型节假日促销活动时大额消费时,尽量找些熟人或认识的导购来帮你享受真正的优惠并且保证能买到心意的商品。

(2)尽量到有大型市场的城市消费。

小县城,乡村的消费者需要大额消费的时候尽量选择有大型连锁商城或大型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城市去集中采购。因为小县城,偏僻乡村,市场价格相对封闭,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而竞争薄弱,导致商家随意控制商品价格,因此在小县城、乡村等地方就地采购的话所付出的金额远远比大城市高得多。更何况,地方越小,商场中商品品类越少。

现在得益于互联网行业得蓬勃发展,物流业也日益完善,因此去大城市大额消费的成本也大大降低。比如,想要购置大型家电时,去大城市的家电批发市场、国美连锁、苏宁连锁等大商场消费,所花费远远比就地购买低得多。当然,购买房子在小城市价格比较低。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去往大城市大额消费的时候最好有当地人陪伴,而且得提前做好相关价格信息的了解。

(3)大家电,大家具等大额消费不宜网购。

近期互联网购物成为主流,炒的沸沸扬扬。但殊不知,在网购低价的背后是对成本和质量的考量。众所周知,曾经权威媒体也报道过,互联网销售的商品大多是为了打价格战,将商品的成本压得很低,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做工粗糙。因此,从长考虑,不宜在网上大额消费。

(4)大额消费就是要讲价还价。

大额消费就得集中采购,且因采购量较大,因此讲价还价 可以说是必须的。别因脸面上过不去或开不了口,就按照明商家码标价来采购。若消费者心里有数,那就最好选好一个商家往死里还价,最终会达到一个平衡点;若心里没谱而且没有提前做好了解,那就只能多逛逛同类商家的同类商品作为对比,所谓货比三家嘛,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简单道理,就不必多说了。

原创图


2、日常消费

(1)平时多关注消费者相关实时消息。

大部分人忙于生活琐碎的事或者忙着工作,很少去关注跟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消费市场实时消息。移动互联网足够发达的今天,相关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快速,获取成本更低。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自媒体,多媒体平台,甚至更多的政府机关单位信息都在这些移动互联网终端上公开发布出来,送达到消费者手上,例如中国消费者协会建立的315微信公众平台,315微博等很多政府权威媒体平台都免费为消费者服务。因此只要我们有心,就没有获取不到的信息。消费者就得平时多了解跟自己相关的消费市场信息,多积累,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在足够的购买力的基础上实现更加理智消费。

(2)勿盲目跟风、被零碎信息所误导

随着互联网行业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消费信息和广告等市场信息出现零碎花,广范围,快速等特征,加大了政府的管控难度,因此不免出现了比较“任性”的广告词、夸张的消费心得、诱惑消费者的商家促销信息等,诱惑消费者盲目消费或者跟风攀比。下面举个眼前比较流行的儿童食品市场的例子说明以上问题:

2015年12月8日,在新疆315消费者协会的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一条题目为《只要跟它沾边就卖得贵,你花了多少冤枉钱》的消息,内容大概是:为了不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都舍得掏钱。于是市面上各类打着婴幼儿、儿童标签的食品应运而生:婴儿食用油、婴幼儿面条、儿童酱油、儿童牛奶等,凡是打出婴幼儿、儿童牌的食品总比同类食品卖得更贵,儿童食品市场乱象横生。例如花样百出卖高价;儿童食品不乏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泛滥;造概念为营销炒作。

315消费者协会研究得出其中原因为标准缺失监管示范。该平台给出了些建议:1、尽量选择天然成分的婴幼儿、儿童食品;2、选择婴幼儿、儿童食品关注适龄性;3、正确挑选婴幼儿、儿童强化食品;4、学会看食品外包装信息

(3)讲价有技巧,不懂白吃亏

众所周知,卖的永远比买的精(这句话可能冒犯销售行业的精英们,但这是民间老话哟)。更是很多人都知道消费时导购永远报高价格,再往下打折。因此讲价是必须的,更是需要技巧的。

一般很多商场都有一些销售价格策略和管理机制。例如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一般降价都是层层推进的。首先是导购可以给你优惠,若你不满意可以让导购找品类主管再降价。国美、苏宁一般都有叫“蓝卡”“红卡”什么的优惠额度。若对主管给的优惠不满的话消费者可以升级一层找门店督导,督导一般都有相当大的优惠权限,只要你足够有口才,都能享受出乎意料的优惠。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人要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