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导孩子的一些体会

      经过姐姐几年的催促,在国营上班的我也加入了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队伍,想摆脱现在这样白班和夜班的轮班制工作。

      一个半月内考三个试(普通话等级证、专升本成人高考、教师资格证),复习得天昏地暗,结果过了普话和成高两个,教师资格证笔试只过了一科,无缘19年的教资面试。怪复习的时间不够?说不过去,只能说自己在备考方面还不够用心,现在疫情期间不开工仅值班,又看不下书,心乱了!

      回顾备考教师资格证的这段时间和书本的内容,感觉收获良多。首先是对教育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对今后在引导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有很大的帮助。

      其中说到的素质教育,孩子是独特的人、是发展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我很庆幸,因为一直把孩子当成和我一样平等的人,在和他的沟通的时候会比较容易,尽管他只有八岁半,毕竟把他当成一个平等对待的人,这点他能感受得到。

        在孩子上小学一年半的这段时间里,在引导方面自己走了很多弯路,在自己实在不知道如何引导的时候,关注的一些公众号上面看到一些课程刚好,刚好我能弥补我的短缺,通过学习别人的引导孩子的方法,结合孩子的性格,终于让我在孩子的引导走上正确的道路上来。

      例如,学习和玩,孩子肯定对于学习更感兴趣,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写作业拖延一定有过和我一样头疼过,更多的是通过怒吼和严厉批评的方式解决,然而一点效果都没有,拖延一如既往没有得到改善!

      通过学习,我做了几点改变:第一点,夸孩子的改变,孩子表现好或者成绩好的时候,不再说他聪明,只说我通过观察你通过了什么努力或是做了怎么的步骤还是尝试了找方法等具体的事情,让他知道自己取得的成绩是通过具体步骤努力得来(这点尤其重要,孩子做得好就夸聪明,做得不好就不夸,孩子就不会去思考会害了孩子);第二点:陪伴孩子的改变,工作赚钱大部分都是为了孩子。多陪孩子,通过和孩子比赛然后给予孩子奖励那拖延就解决了,掰手腕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我有时候会和孩子比赛,他做作业我做家务看谁先完成,他要是先完成我就和他玩一两盘飞行棋或者比赛组装他的玩具等),这些奖励不花钱,很多时候孩子想要的奖励买玩具或者卡片之类的,但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们花钱吗?不是,是我们的陪伴,是我们和他们一起分享他们玩的那一份快乐和满足。

      相信我,如果你能这样陪伴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一定会快乐且健康的成长!

      当然,这样也仅仅是正确引导孩子的一部分!

      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亲身引导孩子的经历,个人认为,教育和引导孩子存在两方面:心理和方法,孩子想在高考的时候取得好的成绩,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纵观历年来的高考状元或者是少年大学生,哪一位的心理素质不是出奇的稳定和强大?哪一位不是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仅以高考为前提的教育来说。

      当然从人一生的教育来说高考也仅仅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不是全部。

      我个人觉得,当前国家推出素质教育,但九年义务教育不可能达成,为什么?因为这个教育是国家的义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现在不允许孩子留级或者复读了,因为是国家的义务,多一年它也不会履行!而因材施教是不可能做到的,为什么呢?每个能参加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都是健康的吧,智商都是正常的吧,特别聪明的有但少,平均的智商谁也不差。那为什么一个班里50个学生,为什么只有5~10个学生的成绩好?

      这就涉及到孩子的心理个性特点问题了。谁最了解孩子?还是父母,如果父母不了解,那只能遗憾的说是父母在孩子身上的关注度不够。希望孩子有一个好前程每个父母都有,但关注孩子的父母少,不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定,各个时期的心理特征,那就谈不上在孩子的教育上帮扶和引导了!这也可能是中国很大一部份家庭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原因吧。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他这一生都伴随着心里活动,虽然很多人不了解心理学,但心理学却伴随着他们一生!

      所以我个人认为:教育心理学应该在教学领域或者家庭教育,都应该放在首位,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把一些教育心理学的书籍作为案头必备书!望子成龙的父母也应该如此!

      其次才是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因为不了解孩子的个性,就不知道孩子接受知识的思维模式,那又从何说方法?

      一个班50个学生,仅仅只有5人成绩冒尖,老师的方法不好吗?是那45个学生笨吗?不是,是老师教授知识的方法不适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特点都不一样啊

      此仅为本人的一点见解,欢迎各方朋友一起探讨和指正!一个思想是一个思想,两个思想是两个思想,当它们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就有三个思想以至于无数个思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引导孩子的一些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