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器

刚开始接触“有漏皆苦”这一词,不明白“有漏”究竟为何意。于是问院长,院长说是烦恼之意。好吧,这种专业术语只能死记硬背,有漏就是烦恼,有漏就是烦恼......就像读书时背课文一样,看多读多,形成条件反射,只求所以,不求所以然,一知半解也就差不多了。

可后来我慢慢发现这个“漏”字很有意思,越看越有意思。“漏”字让我想到了器皿,人就好像一个器皿,能装多少东西,就看器皿质量的好坏。凡人大多为“漏器”,一边装一边漏,装的不够漏的多,始终装不满,所以才烦恼啊!

雪师在《真心》中说到:“‘漏’是欲望,‘无漏心’就是没有欲望的心,无求之心。”烦恼多因欲望起,欲望少了烦恼自然少。我们说人为器皿,这个器皿其实指的是我们的心。心里装满了欲望和烦恼,那么我们就是个被欲望和烦恼裹挟的人。

人们常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没错,我们把满世界的欲望都装进心里,那么你满世界看到的就是欲望,“欲望都市”就是这么来的。我们把舞台用欲望来装饰,那么无论我们在上面跳出多么优美的舞姿,充其量也是欲望的抽搐。

还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漏”与“不漏”是相对的,再密封的器皿也不可能绝对不漏。比如瓦罐,无论如何密封,罐体细微的小孔还是能和外界空气相互交换,所以人们利用这种特性来储藏发酵食物。再比如玻璃罐、瓷罐,应该比瓦罐密封吧?想当然罢了,玻璃瓶中装的酒,盖子拧得紧紧的,多年后也仅仅剩下半瓶多。这里我不想探讨器皿的物理特性,我也不是科学家,只是打个比方而已,再完美的器皿也不能绝对不漏。

器皿“漏”与“不漏”除了其物质特性之外,还与所装之物有关。做过泡菜的朋友肯定会知道,泡菜坛子不能封死,而是用水“活封”,以便坛子内发酵气体的排出。做酵素也是一样的道理,每隔一段时间,要给装酵素的塑料瓶子放气,否则就会满溢而出。而且做酵素一定要用塑料瓶子,看着塑料器皿鼓鼓囊囊的时候,就知道要给它放气了。如果用玻璃瓶或者铁罐,嘿嘿,一不留神,不光是漏,还会炸!

欲望和烦恼是天然的发酵物,会不断地膨胀、滋长,你要不断地换更大的瓶子,否则,要么你的瓶子会爆掉,要么欲望和烦恼会像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毁人毁己,说不定还能毁灭世界。

有一天我突然明白自己也是一个“漏器”,所以就想尽办法修补,因为我知道这一生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而修补的最好办法目前看来只有看书,所以我才会整天埋头在书海里。这让我想到雪师常说的一句话: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不会枯竭。我这个“漏器”也只有放进书的海洋里才能不漏,让大海的智慧之浪扑灭自己的欲望,洗刷心灵的污垢,冲淡无明的烦恼。因为大海足够宽广,完全容得下我那所谓的欲望和烦恼。

你可能感兴趣的:(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