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工作了一天,拖着疲惫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你发现有个小孩失足掉进了路边的河中。你会有什么反应?你肯定会在瞬间忘掉工作的疲惫,开始奔走相告,向周围的路人疾呼救救孩子,甚至还会奋不顾身跳入河中。
即使你真的很疲惫,也会被一种救人的本能驱动,瞬间爆发出能量,并迅速采取各种行动。
从这个例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你觉得应该去做、必须去做,就会激发出强烈的积极性,去做任何努力。
再引申开去,如果你觉得应该成功、必须成功,也会激发出一种强烈的驱动力,帮助你达成目标。
在利用这种驱动力之前,你要先了解一下你是属于哪一种驱动类型的。有些人的驱动力是为了获得成功,是非常主动的,属于进取型;而有些人的驱动力是为了避免失败,是比较被动的,属于防御型。
如果你是主动的进取型人格,你就可以想象未来成功的画面,成功后你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别人对你的态度是什么样子的…来驱动和激励自己奋进。很多家长在激励孩子好好学习时,用的也是这招“如果你期末考试拿了全班第一,爸爸就给你买新玩具”。
如果你是被动的防御型人格,你就可以想象如果不努力工作、不采取行动的话会有什么样的糟糕后果,以此来倒逼自己,最后也能成功。而家长在警告孩子时就会说“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周末就不带你出去玩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激励他人时,尽量采取展望美好未来的进取型想象,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告诫和警醒的防御型想象,否则很可能招致对方的厌恶和憎恨,毕竟人能虚心接受自我批评,但对他人的批评和负面说辞都是不服的,有抵触情绪。
不过在一种状况下是可以采用防御型想象激励对方的,就是你能附加地告诉他接下来该怎么走、怎么做,为他指出一条很明确的路,那么你的负面说辞对他才是有意义的,他也会觉得你在帮助他免受惩罚,从而会感激你。
你可以比较一下老板对员工的这两个说辞,就会有强烈的反差了:
说辞一,你如果完不成这个月的业绩指标,下个月扣1000块钱。
说辞二,你如果完不成这个月的业绩指标,下个月扣1000块钱。不过如果你能攻下XX客户的话,你的指标就能完成,要攻下他,你可以如何做如何做。如果你在执行的过程中有困惑,还可以再来问我。
当然,你还可以进攻型和防御型一起用,所谓恩威并施、糖果和棍棒,效果也会更好。
另外,在激励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点:人性是很短视的。
如果我们发现有回报的可能性,就会有动力去做。而如果觉得这个回报过于遥远,就会选择视而不见。
比如你要持续努力工作10年,才有可能晋升,你的积极性就不会很大;而要是告诉你这个月好好工作,下个月的薪水提高1000块,你就会像打鸡血一样去拼了。
另外,你可能会说,一开始救落水儿童的例子,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呀,不是照样驱动着所有人都去行动吗?其实,救落水儿童是典型的即时回报,回报的是你的心安和孩子被救上来时你的喜悦。这些精神上的回报也是回报。
再回到人性短视的正题。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人所面临的回报都没那么近,只有少数真正能坚持、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被大浪淘沙出来,尝到最后的甜头。
那么,对于大多数耐心不足的人,该如何让自己有长期的动力,强撑到获得回报的那一刻呢?其实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一直提醒自己“我的目标是XX”。
这个方法可以拆解成2个方面:
其一,就是之前讲过的“想象法”,也就是时不时地做做“白日梦”,想象一下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时的美好,再时不时敲敲警钟,想象失败时的窘境
其二,就是画一根进度条,用百分比的数字记录下你的进度,数字会激励你一步一步向前,也为你漫长的征途增添了趣味性。比如你需要看厚厚的100页复习资料,就规定自己,每看完5页,记录一下。这样,当你看完5页,记录下5%时,你就会很想再冲一冲,去达到10%,一旦达到了10%,你又会去想达到15%…
记住,人性是短视的,想方设法为自己加油打气,即使是跪着也要爬到胜利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