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听书笔记:《GDP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用百度搜索“GDP”这个词,百度找到了1亿条相关结果;我又换了一个和GDP近似的指标“GNP”,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来进行搜索,百度只找到了2000万条结果,是GDP条目数的1/5;再换一个联合国推荐的指标,“人类发展指数”来进行搜索,百度只找到400万条结果,是GDP条目数的1/25。难怪有人说,GDP是这个世界上最霸道的指标,它抢占了新闻头条的关注焦点,成为媒体曝光度最高的数字。

GDP一出生就是和政治捆绑在一起的,GDP的发明被称为是“经济学领域的曼哈顿计划”,它是美国赢得二战和冷战的幕后功臣。实际上,这本书还有个副标题,就叫“GDP的历史及其背后的政治利益”。

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中,经济不增长才是常态,没有哪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经济增长”这个概念,当然也就不存在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实际上,人们并不是为了衡量经济增长才发明GDP,恰恰相反,是GDP的发明让人们有了经济增长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普及是二战以后的事情了。

1934年,库兹涅茨团队发布了第一份报告,叫做《1929—1932年国民收入》。报告显示,自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后的三年里,美国的经济体量几乎缩水一半。这份报告为罗斯福总统坚决推行新政、刺激经济复苏,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说,没有库兹涅茨的调查报告,美国就没有这么快走出大萧条。

当时华盛顿的专家们分为两派:军事战略家认为,这件事情很简单,就是经济服从于军事,民用消费必须让位给军事需要,民用企业必须不计利润、快速切换到军工生产。但是,以库兹涅茨为首的经济学家们反对这种看法。他们提出,如果以损害民用经济的方式来打仗,战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定不能持久。相反,必须先保证民用经济的正常运转,才能为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现代战争打到最后其实就是生产能力的比拼。

GDP只计算进入市场交易的生产活动,而排除掉了不进行交易的生产活动。比如,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许并不差,但这些生产都没有进入交易,所以GDP为零。再比如,一个全职妈妈的所有劳动是不被计入GDP的,而如果你雇佣一个保姆,保姆的工资是要算入GDP的。再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假如你和你的邻居,各自在家做晚饭吃,这是不产生GDP的;而如果你把你做的晚饭,100元卖给邻居,邻居把他做的晚饭,100元卖给你,那你们就一起创造了200元的GDP。

GDP计算方法的第二个问题,是它只关心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价值,而不关心交易的实际内容是好是坏。你有没有听过那个关于经济学家的著名笑话:两个经济学家正在风景如画的树林里散步,忽然发现地上有一坨狗屎。甲对乙开玩笑地说:你把它吃了,我给你100万。乙一听,这么容易就赚100万,不赚不是人,三下五除二就把屎吃了。甲没办法,只好现场开了一张100万的支票给乙。

正是因为GDP存在这些严重的缺陷,从1970年代起,全球知识界都在积极寻找GDP的替代品。比如,有人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就是从GDP中扣除掉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成本。但这种方法的困难之处在于,你怎么给大自然定价呢?谁能说出一条洁净的大河、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到底值多少钱?退一步说,即使我们能够给自然定价,也绝不应该这样做。某样东西一旦有了价格,它就成了可交易的对象,不再是神圣而无价的了。

除了绿色GDP,还有人提出了真实发展指数(GPI)、国民幸福总值(GNH)、以及联合国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等等。但是,这些指标也都有各自的问题。比如,人类发展指数就被认为对富裕国家没什么用,因为它们的得分都差不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指标能够真正取代GDP,GDP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有力的数字。

回顾GDP的历史,它作为“战争利器”被发明出来,在战后又给人类带来了经济增长的概念。但是,就连GDP之父库兹涅茨也在反躬自问:“增长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增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1208听书笔记:《GDP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