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比较让人无语的事情,我的一个同学参加了这次的挑战杯项目,但项目组里的四个人都是第一次做,没什么经验。
而我正好参加过这类的比赛,比较了解各方面的流程,她便来向我取经。
我给她介绍了参赛流程和各环节的注意事项以后,她又把项目的作品申报书递给我,想让我帮忙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大概看了一下,我发现这份申报书不仅是一些细节上,就连整体的逻辑都有一些混乱,便主动提出帮着修改。
我尽心尽力修改了两天,终于得到了自己比较想要的最终版。在我把申报书递到这名同学手上时,她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开心。我也没太在意。
但就在昨天,我的一个和这名同学在一个社团的朋友忽然对我说起,这名同学和他们唠嗑时提到了这件事,但并不是表达对我的感激,而是觉得我在用尽心思卖弄。
她们最终也并没有采用我修改后的申报书,而是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东西后就上报了。
说真的,刚开始知道这名同学在背后这么说我时,我特别气愤,也特别委屈,觉得自己的一番好心喂了狗。
可等到冷静下来后再去想,觉得这个叫做人之常情。
说到底,事情最终变成这样,最主要的责任在于我。挑战杯本来就是一个能带来很大荣誉的比赛,她们的团队有四个人,虽然都没有经验,但实力还是有的,我随随便便就把人家的劳动成果给改了,这不就是把人家都当成傻子吗。
是我没有掌握好这个帮忙的度,让好心过了头,成为了别人眼里的侵犯。
2.
我最好的朋友也有类似的经历。
她是校摄影协会的成员,因为特别喜欢摄影,就自己攒钱买了一台单反,平时协会有什么活动,她都会把相机拿去。
我的这个朋友人特别好,很好说话,协会里有其他任务也会借用她的相机。
有一次,部有一次,部里一个跟她不是很熟的女生向她借相机,说是要和男朋友出去玩,想多拍几张效果好的照片。
等到那个女生晚上把相机还回来,朋友就发现相机镜头前部边缘有小磕痕。
这可是她攒了好久的钱才买的相机,自己都宝贝得不得了。如果仅仅是因为那个女生的疏忽,真诚地道个歉也就没什么了。偏偏那个女生,是在朋友的追问下才不情愿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原因是,她觉得朋友平时就很乐于助人,这么小的小事肯定不会在意。
但她却没有认清一件事,她和朋友的关系并没有好到她以为的那个程度。借相机已经是逾越,弄坏东西不道歉更是过分。
3.
蔡康永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一个人大部分时候是冷淡的,才能够对比出你对哪些事情、哪些人怀抱着极高的热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亲有疏、有远有近,帮忙不也是一样的吗。
我们始终保持着本真的善良并没有错,将自己无条件的好付出给一个彼此之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也没错,错就错在你没有分清关系的亲疏,始终怀抱着巨大的热情对关系没有那么亲近的人付出。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大多数人还是愿意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世界上没有不求回报的付出。提供帮助也要有界、有度。
就像我尽心帮助那名同学,明明我们两人的关系还没到那种可以为了彼此两肋插刀的地步,而我的太过于热情,难免会被认为是别有用心。
在这个复杂的人性社会中行走,光有满腔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掌握一些人生的“小套路”,比如适当地冷淡,也比如适当地拒绝,这些都会让你更容易被人珍惜。
4.
向别人提供帮助时,要有所保留。向别人寻求帮助时,更是如此。
最近很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比努力更重要的东西叫选择,比选择更重要的东西叫懂分寸。”
请人帮忙前,先想一想,和这个人的关系到了什么程度,这个忙会不会让人家觉得过分。如果自己也觉得勉强,这个口还是不要开了,免得最后弄成尴尬的境地。
向朋友借相机的那位女生就是犯了没有分寸感的错误,也是关系没有好到那个程度,却偏要提出一些过分的请求,别人心里不舒服不说,自己也在外留下了不好的形象。
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好的阶段,不断充实自己的同时,也在持续地扩大着自己的交际圈。在学会用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他人平和地相处的同时,也请保持好自己的分寸感,不过分热情,也无丝毫逾越,能做到始终冷静而睿智、温暖而真诚。
弗兰西斯·培根不也说过嘛,在交际中要善于找到一种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这是最难的,也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