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4.1 精力是一切-20190325

【向成功人士学精时力课·第4.1讲学习日志】

这是2019年3月25日“崔律精时力 之 成功人士精时力”系列课 第4.1讲(精力是一切)的学习日志。

<学习日志>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1 课前回顾

看到熊磊的日志中对“要务VS价值追求”的描述,正好联想到自己的情况。工作、职业、事业是三层状态,我现在的状态是在工作层级,觉得教学也好、毕设指导也好,都是我应该去做的事情、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是我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而我的价值追求是“独立自主、成就感、舒适”,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工作即学习+多元化人生+多渠道收入”。过去我将工作和学习成长分割开来,所以工作的时候会有一些抗拒感,觉得找不到自己的价值,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工作及学习”,距离理想的生活方式差距甚远。然而,现在我能将学习到的知识、技能用在工作中,所以感觉自己在朝“工作即学习”迈进。让自己的要务反映价值追求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能反映价值追求,或者去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要务,或者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以积极主动、乐观的心态去做要务,去享受这段时间。
偶尔也要反思下自己的价值追求。感觉自己对“舒适、安全、稳定、自由”的要求有点高,自测职业价值观的时候都居于高位。除了尝试扩大舒适区之外,最好也试试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到学习区。也许有一天,那个很厚很厚的舒适区的壳、心灵的枷锁、限制的信念就会一点点地被融解掉呢。

1.2 8小时完成12个小时工作的真正秘诀是精力就是一切。

强尼·图尔特说:“我得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能最好地完成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时候会变得懒散,什么时候做脑力消耗较少的工作。重要的不是最大量地完成工作,而是把我的能力和我某些时段的需求理想地匹配起来,从而做到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对他来说,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包括但不限于:1)早上/上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例如写小说;2)开会或博客之后会变得懒散;3)下午做脑力消耗较少的工作。
如果我们能了解我们的精力变化曲线,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需求(要做哪些事情),然后理想地匹配我们的精力和需求,那么我们能更高效地完成我们的工作。

1.3 工作+休息

制定自己的“工作+休息”的模式,让大脑得到休息,不断充电,保持工作产出。至于工作和休息的时长,因人而异。

2.我过去的做法:

2017年之前,“工作+休息”多是通过手机定时器来实行的,一般会设置30分钟的定时器,完成之后站起来活动下,或者去打个热水。然而执行地不是太好,经常按下定时器,继续工作或学习。(学习的时候节奏还比较正常,因为那是学习以阅读为主,而阅读是在家里进行的,站起来活动感觉不尴尬。)(工作的时候在办公室,使用定时器会担心影响同事,因为办公室比较小,有4、5个人。而且在办公室活动身体或者隔30分钟就出去一趟也不太好意思。)
2018年跟随崔律正式学习精力管理后,发现并不需要局限于30分钟,可以一次性专注,90分钟到120分钟也可以。另外也学习了见缝插针休息的内容,分别在上午9点半和下午2点半设置了两个日清单,提醒自己吃点水果,吃每日坚果或到楼下绿地散步。大部分时间吃东西执行得不错,去楼下绿地散步执行得比较少。
然而寒假回到上海后,这些休息的环节突然间都消失不见了。即使买了水果放到办公室,上午忙着做事情,也想不起来吃。下午经常要上课、监考、跟学生讨论,导致自己即使设置了休息的日清单,会跟日程重叠,后来就只能删掉了。所以,感觉自己寒假后的工作日,在办公室或者教室都是缺乏休息的,这也导致我晚上精力不足。

3.我今日的刻意练习:

上午完成学习日志后,先去吃个苹果,休息下,然后再开始工作。
下午因为连上四节课,不好设置日清单,但是前两节课和后两节课中间有20分钟的课间休息,加上连上四节课对体力要求大,所以打算午饭后去超市买点酸奶之类的放到包里,课间休息时(2点)补充能量。

4.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5.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6.【学霸题】我们如何知道“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感知自己的身体,如果觉得身体比较疲惫,去休息一下。
感知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如果不集中,去休息一下。
阅读《时机管理》、《睡眠革命》等书,做时间类型的测评,了解自己是早起型、中间型,还是晚睡型。了解自己的昼夜节律。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日志-4.1 精力是一切-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