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邵小浅
这是小浅2022年的第 42 篇文章正文共: 3254字预计阅读时间: 9 分钟
大家好!休息了一段时间的小浅又重新回来了。
这段时间除了处理一些家庭事务,休息调整心态之外,也在思考自己的IP定位问题,虽然没有得出什么确定性的答案,但是坚持分享好书和优质内容的初衷不会变。也很感谢一些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我会继续坚持下去的!
这本书是某位老师的约书社群约的一本书,我是被它讨论的主题吸引了,它讲的是如何成长、如何突围的方法论,希望能解决目前的一些困惑,同时也能帮到更多和我一样对成长感到迷茫的人。今天分享3个让我豁然开朗的人生哲理。
**01. **
赚钱不是人生的全部目标
人生的目标就是为了赚钱,这句话,对,也不对。
对,是因为赚钱的确是每个人的刚性需求。只有钱才能改善我们的物质条件,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不对,是因为钱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
我十分赞同《上行》作者蔡垒磊的这个观点:富人比穷人更富有的地方不在于金钱,而在于他们有着更大的生命自由度,它能让富人摆脱生存的压力,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生命自由度会受到三种东西的限制:
1. 所在社会的规则;
自身的客观条件;
大脑的主观意识。
第1个条件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遵守并在规则内活动。
第2个条件即拥有更多金钱或更好的物质条件。但仅仅拥有良好的条件1还不够,还要有3,即丰富的精神世界。
我们的生命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度,要在一个前提下(社会制度的约束)追求两个条件:
获得更多的财富来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
拥有更优秀的主观意识来改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金钱的确能买到许多东西,但它也买不到更多珍贵的东西:认知、思维、快乐、更丰富的体验感......正如有钱人能买到最贵的古董,但是懂历史的人跟不懂历史的人,内心对物件的深层次情感是不一样的。
终于明白为什么成功人士都那么爱读书了,因为读书不仅能提升认知,获得赚取更多财富的能力,还能丰盈他们的精神世界,拥有更优质的生活体验。
这对于我们普通人的启示是什么呢?
我觉得最大的启示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获得更多财富的层级,而是要上升至成为一个“全方位更好的人”,不仅仅是物质上更好的人,更是精神上的更好的人。
这样,在物质条件并未达到理想状态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读书或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打造一个更充实、更丰富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即使身处困顿也能自得其乐。
**02. **
死守“8小时工作制”
才是对人生的不负责任
“工作和生活严格区分开”是许多人的共识。这种观念的好处是:避免将工作情绪带到家里,避免工作和生活失去平衡。
我也认同这个观点,可自从开始自媒体写作之后,我发现工作和生活真的很难区分开。
比如,每天要寻找选题和写作素材,这个素材从哪来呢?只能从平时生活中来,而生活注定是琐碎的。
看到不错的一句话,立马收录印象笔记之中,打上标签,放入“金句”笔记本;
电视里的一句话或一句台词,能够成为不错的选题,就立即记录下来;
孩子玩耍间隙,觉得无聊时,会打开电子书开始读,或是打开flomo笔记,写一小段文字......
随时随地都能办公是自媒体行业的便利,也它也似乎让生活和工作失去了边界。
我也曾经苦恼过,但自从看到《上行》作者蔡垒磊的这个观点,我的苦恼消失了。
他在书中指出,一个人想要上行(成长),必须树立365×24小时的观念,无需将工作和生活分开。因为在8小时工作制里,真正有效的时间只有3-4个小时,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一个人每天愿意在下班后再花3-4个小时来工作或是学习,他的成长速度是普通人的2倍,跃迁至某个层级之后,甚至是10倍!
你可能会想:我又不做自媒体,我的工作时间是由老板定的,老板付多少工资,我就干多长时间的活,多做一分钟都嫌浪费。
其实,这种思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蔡垒磊扎心地指出,死守8小时工作制的人,他们工作时间的效用其实是很低的。因为“公司可能会开除你,可能会倒闭,你也可能对现状不满。当你走出这家公司,别人愿意为你的时间付出多少费用,取决于你在这段时间积累了什么。你偷的懒其实都是在伤害自己。”
这个时代充满着危机和不确定性,还记得那个收费站大姐的哭诉吗?还记得教培时代的结束对多少人的生活带来冲击吗?还记得作家九边笔下那个“[疫情之下北京失业中年]”有多后悔进入大厂之后就停止学习了吗?
我们的工作时间是卖给老板的,但我们的人生不是。
其实,拆掉工作和生活区的边界,也没那么糟,它能让我们将浪费掉的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实际上,我们对娱乐或是生活的幸福感知力也是“边际效用递减”的。
玩手机太长时间,就会感觉特别没劲的时刻,参加朋友聚会,也会有特别无聊的时刻,这种时刻,我们通常会选择继续消磨时光,时间自然被浪费掉了。
为什么我们宁可做一些无聊的事打发时间,却不愿意做点更有意义的小事呢?哪怕只有几分钟也算是一种正向积累。
当然,这里并倡导所有人都以工作优先,相反,你可以生活优先、家庭优先、娱乐优先,但是当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幸福感降低时,不妨将工作当成另一种选择,不排斥随时随地工作、学习和积累,那么你的时间利用率就是最高效的。
**03. **
舒适区不是跳出来的
而是自己定义出来的
最近一周,其实挺颓废的,停止日更之后,给自己一段时间的休整期,可一旦舒服的日子过惯了之后,又开始享受这种舒适了,陷入刷手机、看短视频和网购的旋涡之中。时间浪费之后,又开始深深的自责和愧疚感,甚至开始讨厌读书,讨厌学习、放弃成长……
为什么我们普通人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做到持续自律呢?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在怠惰的时候迅速刺激并唤醒大脑的方法呢?还真有。
正如《上行》的作者蔡垒磊所说的,重新定义我们的舒适区。
为什么有些人一看书就犯困,一工作就走神呢?那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将读书和工作当成一件苦差事,当成不适区,而想要在不适区里做事,是需要极大的外界刺激的,而做那些能迅速满足欲望的舒适区的事情就易如反掌。
但有些人却总是能逆人性,他们习惯每天锻炼,每天读书和写作,哪天没做就觉得浑身不得舒服,而如果让他们沉迷游戏或短视频时,他们反而有深深的罪恶感。很显然,读书、写作是他们的舒适区,玩游戏,刷短视频成了他们的不适区。
蔡垒磊指出,舒适区是由我们自己定义的,将自己的舒适区调整到了与自己努力的方向相一致,就能让自己时刻保持成长和进步。
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我们普通人要如何定义自己的舒适区呢?作者提出了3个有效方法。
1. 加大对恶劣后果的推导
我们都知道,一天不读书,一天不学习,对人生没什么影响,因为它是一个概率性事件。但是,我们想要让自己全方位变好,就不能抱有这种侥幸心理,我们要将这种概率推导转变为必然推导,也就是“我们如果做…事,我们便会成为…样的人”。
这种方式也就是给自己“洗脑”,夸大恶劣行为的后果。比如:今天我没有读书,那我身边的人都在努力读书,提升认知,他们将会获得更多机会,站在更大的平台上,我将会被他们甩在身后,将会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如果我们将“不读书”、“不学习”“沉迷手机”的后果想象得十分严重,久而久之,它们便会成为我们的“不适区”,我们便会厌恶这种行为,成为“一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的人。
2. 夸大正面后果
这种方法跟前面一种方法恰好相反,也是进行“正面洗脑”,将正面行为的导致成功结果的概率增加至100%。
比如,我今天认真地写了一篇文章,我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深刻而全面的,我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就比昨天提升了一层级,又会超过同龄人一大步,继续坚持3-5年,我就会过上我想要的生活。
作者蔡垒磊说,毕业时,他的父亲劝他考公务员,并且将公务员的工资说得很夸张。他当时并没有去考证父亲说得是不是真的,暂且相信父亲的话,将考上公务员的结果想象得十分美好:稳定的工作、高薪的收入、不错的社会地位……正是这种心态,激励着他考上了公务员。
3. 制造更多的“坏人”
有一些人之所以会成功,不是因为有人鼓励他,而是因为他们身边有一些“坏人”总是瞧不起他们,对他们冷嘲热讽,于是他们急于向这些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比如,电视剧《都挺好》里,苏母对苏明玉的不待见,就是苏明玉急于摆脱这个家庭“出人头地”的动力。《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有一个摩门教的父亲,他控制着塔拉的思想,不让她上学,生病不能去医院,不让她有独立意志,她急于想要摆脱父亲的控制,摆脱与世隔绝的生活,于是她开始通过教育逃离这个家,最终逆袭成为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受邀到哈佛大学游学。
这里的“坏人”不仅仅是指某个人,也可以是某件事、或是某种环境,任何能刺激我们持续努力的动力。如果没有,可以自己幻想一个。当你超越这些人或是成功证明自己之后,要学会与他们和解,这样你才不会被负面情绪所淹没,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1/10 天。
今天是晚10 点半睡觉,
早 5 点45起床日更写作第44天。
新的一天,要加油哇!
END
▼ ▼ ▼ ▼ ▼ ▼ ▼ ▼ ▼邵小浅一个专注读书、写作和个人成长2年,热爱生活,坚定阅读改变命运的85后,只写有温度、有价值的文字。愿意用自己的光芒,照亮身边的某个角落。 杨绛先生曾说:许多年轻人的问题在于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阅读对于我们尤为重要。想要通过阅读获得成长,想要通过阅读认知,想要高质量的思考的人,请关注我吧。每周精读1本书,写不少于2篇干货文章,每个月输出一份高质量书单,请一起监督我吧。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