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或不然

《清醒思考的策略》读书笔记6

22 生活的故事皆为谎言 为什么我们会怀揣着一个错误的自我印象游历世界

要想了解自己最真实的形象,你必须要求助于那些多年来一直都很了解你,并且敢于直言不讳的人,比如你的爱人或某一位老朋友。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坚持写日记,并时不时地品读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相信那个时候,你一定会对自己若干年前的样子感到震惊。尽可能现实地看待自己,包括自己身上的那些矛盾、短处和阴暗面,是通往美好人生的必经之路。如果你能够看到真实的自我,那你便会有更大的机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前几天看了自己十多年前写的日记,有点心疼那时候的自己。对我来说,认识自己的最佳方式是写日记,也就是与自己对话。

24 自我怜悯的旋涡 挖掘过去为什么毫无意义

生活并不完美,你和他人的生活都是如此,请接受这个现实。

我父亲从小就和我说,每个光鲜的背后,都是无尽心酸。因此每次遇到困难,看到别人收获很多时,我都会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

只因过去过得不快乐,便让自己现在也不快乐,这么做又有何意义呢?
诉苦只是浪费时间,而自我怜悯更是会带来双倍的反效果。

诉苦有时候是为了倾诉,倾诉完了,就舒坦了,但同一件事重复的诉苦,久了就会变成抱怨,而抱怨会加剧内耗。

25 快乐论与实现论 如何让乐趣和意义彼此互补

我的建议是:请将乐趣和意义进行适度的混搭,避免极端。因为在你走向某一个极端时,边际效用会出现递减。

我的乐趣很多,看穿越小说,看综艺节目,刷手机。这些事情做久了会焦虑,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爽一时毁一阵子。而对我来说有意义的事情也有很多,日更,阅读,涂鸦,煮饭,但如果一天里只做这些,会很难坚持。所以作者的提议太适合我了,将乐趣和意义混搭,这样生活可以既轻松又有价值。

26 尊严圈(上) 即或不然

由于今天的人们对《圣经》已经不那么熟悉,所以很少有人能理解“即或不然”的意义。时至今日,人们会用“除非我死了”来表达同样的含义。

我绝不在背后讲自己家人或朋友的坏话,哪怕我有理由这么做

我一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就深深喜欢了,尽管我不知道它的意思。当我大致了解了以后,就更喜欢了。这是一个涉及尊严的词啊,不论看着,还是读出来,都特别有力量。

这一章节讲尊严圈,看的我身板子都挺直了。

如何建立自己的尊严圈?不是通过深思熟虑;相反,尊严圈将随着时间流逝自然地物化成形。
有些人从未建立起自己的尊严圈,所以他们的人生缺少基础,并总是容易被诡诈谬论攻击。
巴菲特曾警示我们:“正因为承诺如此神圣,所以它的数量必须稀少。
能力圈的建立需要一万个小时,而尊严圈的建立则需要一万次伤痛。

27 尊严圈(中) 一旦你从外部垮掉

如果对外表达的内容无法令自己的内心信服,那么随着时光流逝,一个人便会慢慢变成傀儡。

取悦别人是不是也是一种傀儡?我常做这事,这似乎又可以联想到不懂拒绝别人这个点上,比如“烂好人”。

相信人生经验已经告诉了你,最恶毒的攻击并非是针对身体的伤害,而是言语攻击。
假如有人在开会时对你恶语相向,那你可以请他将刚才说过的话一字不漏地重复一遍。你会发现,绝大多数时候,攻击你的人马上就会服软。

这是个好方法。每次碰到恶语时,我都选择自我消化,堆积久了,会内伤。我一直寻找应对的办法,即如何回应恶语,才不会再次受伤。今天看到的这个方法很赞。

28 尊严圈(下) 与魔鬼的契约

《浮士德》中的“魔鬼契约”:为了得到世上所有知识,也为了让自己能够纵情于所有可能与不可能的快乐之中,炼金术士浮士德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歌德让浮士德成为经典,同时也让他走进了德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读物清单。

你也可以问问自己: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东西是神圣的,神圣到你不会以任何代价出售它们,哪怕是10亿巨款?请花一点时间思考一下,并在页边空白处写下答案。

亲情,生命,健康。

29 忧虑之书 如何关闭头脑中的“扬声器”

事实上,90%的忧虑都是多余的:要么因为你翻来覆去琢磨的那些问题并非真的十分危险,要么因为你对此根本无能为力。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上为全球变暖、股市或来世等问题担心,真的一点儿用也没有;相反,这只会令你夜不能寐。
无须真正的威胁出现,恐惧本身便足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忧虑之书,这个方法太适合我了。我一直以来都有些多愁善感,忧虑很多,不曾想过记录,如果每天都记录下来,确实会发现很多愁苦都是类似的,记录多了,可能就会不去想了,或者不用想都知道愁什么,兴许有一天就不屑于愁了,哈哈,当然这是理想状态。

今天输出就到了这里,明天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即或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