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

一、天文历法

        月亮的别称

1.初月如钩,故称初月为银钩、玉钩。

2.弦月如弓,故称弦月为玉弓、弓月。

3.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满月为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传说月中有玉兔和蟾蜍,故称月亮为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月亮为广寒、清虚。

7.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9.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月亮的别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根据月相变化,如玉钩、玉弓、玉盘等;另一个是根据神话传说,如婵娟、玉兔、广寒、金蟾、望舒等。


          四时(四季)

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

农历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

农历以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分别称作孟秋、仲秋、季秋。

农历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分别称作孟冬、仲冬、季冬。

一年包括12个月,3个月为一个季度,一年共四个季度,即春、夏、秋、冬。其中,“孟”代表每一季度的第一个月,“仲”代表每一季度的第二个月,“季”代表每一季度的第三个月。


      二十四节气

古人根据太阳在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365又1/4的天数分成24段,分列在12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变化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顺序及阳历月份如下。

春季:立春、雨水(2月);惊蛰、春分(3月);清明、谷雨(4月)。

夏季:立夏、小满(5月);芒种、夏至(6月);小暑、大暑(7月)。

秋季:立秋、处暑(8月);白露、秋分(9月);寒露、霜降(10月)。

冬季:立冬、小雪(11月);大雪、冬至(12月);小寒、大寒(1月)。

在漫长岁月的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编排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的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四个节气的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

“至”是级、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五夜(五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

1.一更

相当于现在晚上的7点~9点,此时间段太阳刚落山不久,天地一片昏暗,万物变得朦胧模糊,所以称黄昏。

2.二更

二根相当于现在的晚上9点~11点。此时间段夜深人静,人们都已歇息入睡,停止了活动,所以称人定。

3.三更

相当于现在晚上的11点到次日1点,子时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为深沉的时刻,所以称夜半。

4.四更

相当于凌晨的1点~3点。此时虽然已经凌晨,但黑夜仍在继续,人们也正深深入睡,于是就会有贼人开始干鸡鸣狗盗之事,所以称鸡鸣。

5.五更

相当于凌晨的3点~5点,此时天色渐渐变亮,公鸡仍在打鸣,人们逐渐从睡梦中醒来,开始崭新的一天,又称平旦。


              天干地支纪年法

1.天干地支的概念

古人以干支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其中:

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天干地支的排序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60个基本单位,其顺序为: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更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假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在干支纪年法中,以甲子为首,经过60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因插花相配,首个组合为甲子,故称花甲子,简称花甲。


二、古代神话


1.与女性相关的神话


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羲和生日、嫦娥奔月等,都以女性崇拜为中心,都是美丽动人的传说,充分反映了中国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和审美特征。


2.与英雄相关的神话


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炎黄大战中原等,以男性英雄和神性英雄为中心,反映了中国社会形态进入阶级社会和由女性主宰向男权主义过渡的转变。


3.与农业相关的神话


神农尝百草以及日神、月神、雷神、雨神、风神、谷神、河伯神、土地神、五方神等神话传说,这种神灵崇拜都着力于自然与自然力的神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为本的农业文化特色。


三、古代称谓


1.百姓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称谓


冰人:媒人,因“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而得名。

伶官:乐官;伶人,演员。

杏林:医学界,三国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使重病愈者植杏五株,轻者一株,积年蔚然成林。

梨园:戏曲界,唐玄宗曾教乐工、宫女在“梨园”演习音乐舞蹈。

杏坛:教育界,因孔子曾于杏坛讲学。


3.年龄称谓

不同年龄的别称如下表所示。

年龄 称谓 年龄 称谓

1.不满周岁 襁褓 11.二十岁(女) 桃李年华

2.二三岁 孩提 12.二十岁(男) 弱冠

3.七八岁 始龀 13.三十岁(女) 半老徐娘

4.三四岁至七岁(女) 垂髫 14.三十岁(男) 而立之年

5.幼年泛称 总角 15.四十岁 不惑之年

6.十岁以下 黄口 16.五十岁 知命之年

7.十二岁(女) 金钗之年 17.六十岁 花甲之年、耳顺之年

8.十三四岁(女) 豆蔻年华 18.七十岁 古稀之年

9.十五岁(女) 及笄之年 19.八九十岁 耄耋之年

10.十五岁(男) 束发、志学之年 20.一百岁 期颐之年



4.其他称谓


①尊称


自家父母为高堂、双亲;

别人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

老师为恩师;

别人的家为府上、尊府。


②谦称


学生自称门生、受业;

其他的可自称为不才、小生、小可、晚生、后学等;

自家为寒舍、草堂;

学堂称寒窗、鸡窗。


③雅称


父母为椿萱;

岳父母为泰山泰水(俗称:丈人丈母娘);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夫妻称伉俪、伴侣;

妇女称巾帼,男子称须眉;

老师称夫子;

同学称同窗。


④婉称


家父、家母称家严、家慈;

死去的父亲称先父、先严,死去的母亲称先母、先慈;

夫妻一方亡故称丧偶;

夫死未嫁女子称孀、遗孀、孀居等。


⑤谥号


表褒扬:文、武、景、烈、昭、穆、桓等。如岳飞的谥号为“武穆”“忠武”。

表同情:哀、怀、愍、悼等。如西汉的汉哀帝刘欣,后人评价其懦弱平庸。

表批评:炀、厉、灵等。如西周周厉王的“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等有地位的人死后,后人对其一生做的简单的总结评价,褒贬一下善恶功过,算是盖棺论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化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