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烈的死亡是美的终极形态”

“可我心之所向是死亡、黑夜与鲜血”,这是三岛由纪夫在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假面的告白》中写下的话,似乎隐隐预示了他最终的宿命。

三岛由纪夫

1925年,三岛由纪夫出生于东京四谷区,本名平冈公威,为家中长子,有弟妹各一。少年时代的公威便展示了卓绝的文学天赋,14岁就开始小说创作,16岁完成处女作《鲜花盛开的森林》,并经由国文老师清水文雄推荐,在日本浪漫派知名刊物《文艺文化》上连载,惊艳周围一众师友。清水文雄亦对他刮目相看,并帮他取了“三岛由纪夫”的笔名,后者沿用此笔名一生,并最终以此名成为二战后日本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在文学创作上,三岛由纪夫少年得志,学生时期的创作便已经引人注目,及至他完成长篇小说处女作《假面的告白》,俨然已是肩负着未来日本文学希望的明日之星。在辞掉大藏省公务员的职务之后,三岛由纪夫开始以全职作家的身份写作,从1949年发表《假面的告白》开始,到1970年完成《丰饶之海》的最后一卷《天人五衰》为止,在短暂的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三岛由纪夫凭借其惊人的创作力共完成了40部中长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及18部剧本,为战后的日本文学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纵观三岛由纪夫这些形式各异的文学作品,始终贯穿如一的便是他对“美”的极致追求。将这种创作理念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是他于31岁时完成的作品《金阁寺》。在这部充满了“悲剧性的幻灭美学”的杰作中,主人公出于对金阁寺之美的嫉妒,最终一把火烧掉了它。

三岛由纪夫


美于毁灭中达至永恒,这便是三岛所追求的极致之美。而当这种对极致之美的追求蔓延到个人生活中时,它的所指便只能是——死亡。

三岛由纪夫生前知交亲笔撰写的权威传记

尽管三岛由纪夫逝世已经50年,其辉煌的文学成就也早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但关于其死亡的原因,直到如今依然是迷雾重重。尽管各种猜测喧嚣尘上,但对此问题的真正回答却只能来自严肃的传记写作。

《美与暴烈》是三岛由纪夫最早也是最权威的传记之一,由三岛生前知交、英国知名记者亨利·斯各特·斯托克斯撰写,他曾担任《金融时报》和《纽约时报》的东京分社社长,不仅是三岛生前私交最好的记者,也是他身亡后唯一一个获准列席他葬礼的外国记者。

在本书中,斯托克斯通过其生前与三岛交往的大量一手资料,以及对于其作品的详尽而丰富的解读,试图为我们解开三岛由纪夫短暂一生中的种种谜团。

他为何会在盛年选择剖腹自杀?又为何会持有如此右翼的政治观念?他的死究竟是为了国家还是另有隐情?

与此同时,《美与暴烈》全面梳理了三岛由纪夫辉煌的创作生涯,将其重要的文学转折点和代表作一一囊括,详尽解析了三岛文学生涯的风格特征和创作风貌。通过与太宰治、川端康成等其他同时代名家的横向对比,生动描摹了一个在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间不懈思考,追寻“死亡、黑夜和鲜血”所构成美学境界的作家的一生。


对于熟悉三岛由纪夫作品的读者,《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传》是进一步打开三岛思想秘藏的钥匙;对于不熟悉三岛作品的读者,这本书则是进入三岛由纪夫文学世界的绝佳入门。

你可能感兴趣的:(“暴烈的死亡是美的终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