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一家人,很穷,又碰到村里遭了洪水,后来全家投奔到一个远方亲戚家,来到了陕西。
一家7口,奶奶,父母,四个男孩儿。亲戚带他们来到一个山上,山上零零落落有几个废弃的破窑洞,然后勤劳的父母收拾打扫了三天三夜,总算有一个可以容身的家了,虽然简陋,但是可以遮风挡雨,屋里一个大炕铺满了干草,亲戚给了一些废报纸,糊了墙,一下子就有了生活气息。收拾妥当,就开火了。
因为山下是亲戚的村子,他们可以借一些工具,来开垦一点菜地,母亲可以种菜,养鸡了。当地人对他们还是很友好的,有的人家送来一些粮食,有的送来一些衣物给几个孩子,母亲很能干,把家里打理的仅仅有条,一家人生活虽苦却也有爱,有趣。因为儿子多,人就觉得有盼头,有希望。
一年以后,亲戚帮忙给上了户口,大的两个孩子也安排上了学,夫妻俩很能干,经常出去做工,老奶奶在家里带孩子。家里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不久,母亲怀孕了,儿子多了,当然也希望再生个女孩,可生下来又是儿子,赶上这一年大旱,粮食欠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母亲生下孩子,没有补的东西吃,就虚脱了,躺了十来天,婆婆骗他说,给孩子找了个奶妈,在人家家里养着。过段时间就抱回来。母亲要去找孩子,无奈身体无力,决定先养好身体再说。
月子期间,家里吃上了白面馒头,也有肉吃了,母亲有点怀疑,奶奶说,是父亲这些天打猎幸运,打了好多野味换的。就这样,还没满月,母亲身体恢复了许多,提出把孩子抱回来。婆婆和丈夫,吞吞吐吐,遮遮掩掩,直说不着急,人家奶水多,心眼好,愿意多给喂养几天。
母亲好像是有预感,总觉得婆婆和丈夫有事瞒着她,一天在睡觉时候,听见婆婆和丈夫的对话,心里万分愤怒,原来是婆婆和丈夫把孩子送人了,说家里养不活,人家日子好过,也算给孩子一条生路。
母亲当时就怒了,发疯一样闹着要去抱回孩子,说着还把用孩子换的粮食和肉都扛着,要还给人家。婆婆和丈夫被母亲的举动吓到了,便同意丈夫带她去抱孩子。
夫妻俩走了一天一夜,到了给孩子那一家,确实是大户人家,四合院式的房子,屋子就十几间,家里五个女儿,小女儿也是才出生不久,就是缺个儿子,见母亲俩人来了,人家就好茶好饭招待了一番。所有人看着孩子都是宠溺的,专门有带孩子的奶妈,四个小姐姐对这个弟弟也是喜欢的不得了,母亲虽然气势汹汹的来要孩子,当看到孩子到了这样一个家庭,以后绝对是不会受苦的,要是抱回家,经常还饿肚子,母亲也是非常纠结的,自己的孩子,再多,再受苦,都愿意带在身边,可是要想到孩子的未来,又觉得还是在这一家有前途。
经过了深思熟虑,母亲还是舍不得孩子,人家也没强求,又给了一些粮食和用品,安排了一辆驴车把他们和孩子送回了家。
回来没几天,婆婆一直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时不时指桑骂槐的发发牢骚。也不帮母亲看孩子,还天天说这小儿子迟早要饿死在家里。放着福不知道享,非要吃苦。
有一天,那一家的男人抱着小女儿找来了,说不行换一换吧,孩子养了一个月,有感情了,他老婆都在床上起不来了,就想要儿子。母亲其实也有点想把小儿子送人了,孩子回来可能是吃不饱,天天哭,哭的母亲烦躁,无力,暴躁,刚好人家带着女儿来换了,就同意了。按说皆大欢喜了。谁曾想后来麻烦就多了。
又互相养了一个月,母亲又反悔了,带着人家的女孩要去换儿子,那家死活不同意了,又给了母亲一些钱和食物,住了两天,又回来了。
几乎过十天半个月,母亲就要去看儿子,那家人后来就烦了,就带着孩子说是去了延安,说是住娘家,母亲忍受了半年的想儿之苦,这次彻底不换了,儿子又抱了回来,女儿又还了回去,那家人只好提了一个要求,最后认了干儿子。还说让两个孩子订娃娃亲。
刚开始几年还联络,后来就慢慢不走动了。慢慢就断了。听说那家跟着大女儿去女婿家了,其余女儿都嫁到了外地。
如今,母亲五个儿子,因为穷,两个个儿子入赘女方,大儿子40多岁就去世了,妻子带着孩子改嫁了,如今两个小儿子养着父母,都是光棍。尤其是小儿子天天抱怨母亲当初没有把他送人,导致现在30好几了,还讨不到老婆,如果送到那家,五个姐姐,远远比四个哥哥要好的多啊!想起来还和五姐订了娃娃亲呢,一打听,五姐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真是风水轮流转,想当年,儿子多的家庭何等风光,让人羡慕,如今女儿多的家庭才是最幸福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