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作者是万维钢,是一名物理学家,作者用理工科的思维告诉你一个看似反常、实则靠谱的真实世界,让你的思考脚踏实地。
说到计划,每个人都会有计划,小的工作计划,或者午餐吃什么?晚餐做什么菜?
大的计划,比如一趟跨省的出门旅行,年度工作计划,或者三年五年的人生计划等等。
但列计划容易,我们常常发现计划很难实现。
你也许会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这本书告诉我们,列计划要遵从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
当你不了解世界的真正面貌,无法遵从世界的发展规律,列的计划最终只是自己的想法,最后只会局限在自己的意愿里,实现不了,只能感动自己罢了。
这本书让我们重新思考生活中一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升级思维模式,让你找到靠谱的真实世界,最后能更好的掌控自己的人生。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01我们对自己常有什么样的误解
误解之一是: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常常认为自己的做的决策是理性的。
但实际上做决策只是一种感情战胜另外一种感情。自控的关键不是调动理性,而是调配感情。
比如有的人喜欢吃方便面,喜欢抽烟,明知道方便面吃了不好,抽烟有害健康,可还是要去吃方便面,要去抽烟。
其实最终是大脑里面两种感情在斗争,一种说方便面好吃又实惠,另一种说方便面不健康,上火。
如果你最终选择不吃方便面,那也只是出于健康考虑的感情占了上风。
而抽烟也是一样,一种感情说抽烟可以放松心情,让人缓解压力,另一种感情说,抽烟有害健康,不管你是选择抽烟还是不抽烟, 都是一种感情战胜另外一种感情。
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你承认内心的想法,就是想抽烟,就是想吃方便面,当你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你是否在那一刻真的想要,再最终做出决定。
怎么当一个旁观者呢,书中提到一个方法是你要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想象成是发生在别人的身上。
另一个方法是把一个眼前发生的事,想象成是一年以前发生的事,制造一点时间上的距离感。
误解之二不能过于依赖正能量,否则可能会产生负能量。
书中有关于一个正能量的实验。是把加州大学的学生分成三组。
第一组想象自己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第二组想象自己一直在准备考试。
第三组什么也不想,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最终考试的结果,第一组的人成绩最差,第二组的人成绩第一,第三组的人成绩第二。
第一组一直想象自己取得了好成绩,脱离了实际,反而没有认真的去准备考试。
第二组因为一直想象自己准备考试,有提醒的作用,因此确实在行动中准备考试,认真复习。
第三组什么影响因素也没有,正常发挥反而比第一组成绩好。
这个实验中,正能量让人脱离了现实,反而产生了不好的结果。
因此要合理利用正能量,过度的正能量反而没有价值,甚至会产生负能量。
02如何扩大自己看问题的格局
风险对冲理论。
有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卖伞的,二女儿嫁给开染坊的。
每天老太太都在为两个女儿担心,愁眉不展。晴天,担心大女儿家的伞卖不出去,雨天,又担心二女儿家的布晒不干。
后来有个好心人跟她说,您可真的是好福气啊,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总有一个女儿家生意兴隆。老太太听完是这么理,她从此不管什么天气,每天都很开心。
这个故事是以前给人的感受是让人们看待问题要乐观。但书中从风险对冲的角度告诉我们,其实老太太应该多生女儿,这样会有更多收益。
另一个观点是,真实世界的增长是呈S曲线的。长期稳定的增长并不符合自然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缓慢增长的婴儿期。
急速增长的扩张期。
缓慢增长的成熟期。
S曲线不仅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律,也符合自然界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
投资也是一样的,短期内看着是投资收益是一条直线,当整体来看,也是符合S曲线规律的。
简单的说,小概率事件不会一直发生,回归平均才是常态。
我们常常觉得很多电影或者电视剧续集或者翻拍的都没有第一部卖的好。
其实可能第一部的时候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才有了高票房。
第二部上映的档期、题材、或者新闻热点等发生了变化,人为也控制不了这些因素,即便质量相当,也未必有第一部卖的好。
我们不能把偶然当必然。
比如一个学生平时成绩不好,并没有好好学习,复习,偶尔一次考试成绩非常好,那可能是运气好,或者都蒙对了。
如果后续他依然不努力学习,大概率上,下次考试又会回归到他之前的水平。
03如何提高正确认知世界的能力
首先看问题不能被目的论左右。
所谓目的论,及时凡事不从客观上找原因,而是强加一个让人信服的目的,哪怕这个目的都不存在。
比如一个朋友生活遇到了困难,作为朋友的你,总会安慰他,没事,挺一挺就过去了,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等等。
但如果他一直遭遇困难,一直努力却没有机会改变,那可能就是努力的方向就是错的,或者定的目标太高,根本无法实现。
因此这时候,要从根本上找原因,肯定会有新问题。
再比如一个男生和女生坐火车相遇了,然后他们觉得是上天安排他们相遇,认识,最终相爱结婚。
但这放大到整个历史进程中来看,其实就是一个偶然事件。就算男生不与坐火车的女生相遇,他也可能与坐汽车、坐飞机或者坐轮船的女生相遇,最终也会结婚。
因为事情的发展常常是机械的,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该发生的就会发生。
如同苹果不是为了让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而故意掉下来,而是因为苹果熟透了,一定会掉下来。
当你不被目的论左右,摆脱主观意愿的影响,才能更客观的看待世界。
其次是做一个不特殊论者
就是你能意识到自己并不特殊,而是相信人人平等,也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比如一些成功的人,并不会表现的高傲自大,反而很谦虚低调。说话也能考虑别人,不故作高深。
相对于不特殊论者,另外有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觉得所有事情都得围着他转,遇到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甚至世界都有问题,抱怨命运不公等。
其实我们做决定的时候,需要把自己的需求和别人的需求通盘考虑。
比如公司有的员工,家里有急事,老家又在外地,要请假好几天,可手上的工作又赶着月底完成,可能所有项目组的人都要加班,这时候如果你是领导,你会给员工批假吗?
如果你不考虑员工的需求,不给批假,那员工估计不会为了公司的项目听你的,然后不请假,留下来工作,反而可能因为领导不给批假,直接离职。最终可能一样达不成你的计划。
所以,你在制定自己的计划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世界的运行状况,即便一时改变不了结果,但也没有必要做没有意义的决定。
我们知道,世界不会因谁而存在,世界也不会因谁而改变。
所以不管你有多大能力,能做多少,其实这个世界的运行,基本上都跟你没关系。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
有些时候,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把该做的都做了,结果交给时间。
的确,人生实苦,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那就是看清楚生活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愿我们能永远保持快乐的心,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