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成本

早上,孩子去学车。他在昨天就给我做了工作,让我送他,理由是我送他去只有20来分钟,他自己坐地铁需要40分钟。从他学车以来,我还从来没有送他,我感觉我没有理由可以拒绝。

8点10出发,体会到了堵车的“快乐”,8:50左右到了。回到学校,9:25。40分钟,变成了80分钟左右。翻倍!我想这样的时间成本挺不划算的。

这让我想起我一朋友,她说她是用钱来买她的时间成本。两口子忙碌,没有时间陪娃与照顾家里,但又不愿意放弃孩子的教育,所以花了不少的钱在请家教与补课上,以及请保姆上。

她幸好嫁了一会造钱的老公,至少这样的生活安排不至于让她抓狂。

人在时间成本上,我的感觉是不好计量的。比如,我送孩子去学车,虽然花了时间,但我增进了与孩子的分毫距离,我会与孩子聊天,我是快乐的。我朋友,通过这样的方式,从某一角度上看,为自己迎得休息与规划的时间,这远比她做家庭主妇更有价值。

我又想到我老人公被车撞这事,他的规划里,每个月18号,必须去医院拿药,做检查。我曾经规劝他,不用那样准时,早晚一两天没有任何关系。但他心里对这事特别在意,老人婆说,只有到了18日,他起床都比平时早。因此,当天下大雨,他仍然出门了。但很不幸,遇上了这样的事。我们家庭在总结的时候,无奈于老人家的坚持,给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有规避风险的意识。至少,在当天,下大雨的时候,他是可以不出门的。这样,遇上车这件事,就不会发生,不会需要自己在医院躺好几天。这样的成本代价,已经远超过时间了。

可是,他出门了,我们做为家人没有人规劝住。为什么一定要出门呢?这里面细思,可能是“我能行”的理念在支撑他。要做成一件事,我觉得还是需要两个思维的,一个是顶层思维,一个是底线思维。顶层思维是我能行,催促着我们前进,一个是风险意识,要尽可能地规避,以最大化地获取利益。

今天,老人家又说他好得很,不想做手术了。这真超出了我的专业判断,在当天,我就请了不同医院的老师看过他的片子,说的是要做手术,当然这手术确实不算大,很常规的骨科手术。我现在只能等下周再照片的结果,希望他的自愈能力足以使他不动手术。

老人家在医院,由专业的护工照料,我问老人婆,这几天她在家怎么过的,跳舞了吗?打牌了吗?她都在继续。这是老人婆的一大进步。最开始,我挺担心她一个人在家会悄悄抹眼泪,她也说,如果自己不出去,坐在家,会更难受。老人婆每天给老人公送饭,送换洗的衣物,打打电话,说说话,就是看不到人。疫情期间,这种陪护的管理,少了很多的人情味。却也无形间,减少了家人陪护的人力成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