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第六章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论语·里仁篇》第六章。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我们分成三个小段先理解原文。

第一个小段,“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孔子说:“我没见过真正喜好仁道的人,也没有见过真正憎恶不仁道的人。”这是孔子内心中深深的慨叹,他一生追求的就是仁,所以他最希望看到的是志同道合的好仁之人,可是他没有看到真正像他一样喜好仁道的人,也没有看见发自内心的憎恶不仁的人。

第二小段呢,“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就是说:真正喜欢仁道的人呢,他的内心状态是怎样呢?他会全神贯注、专心一意地追寻仁道。他的世界里没有比仁道更珍贵的事情了,这种人呢,他是实行仁道的第一等人。那“恶不仁者”是怎样的一种人呢?他遇到没有仁道的人的时候,他会憎恶他,他会远离他,不敢亲近他,他在实践仁道的过程之中呢,他不会让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加在他的身上。

第三小段,孔子又是一句感叹,也是对我们的一种策励。他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说:“有人真的愿意在一天之内,用尽全部的力量,去实践仁道吗? 如果有的话,那他一定可以做到。我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人是因为力量不足而没有达成的,或许真的有这样的人,但是我还没有见过。”在孔老夫子看来,在实践仁道的人,只要他有决心,力量不会不够,只要肯努力,就绝对会成功,就决定能做到。

基本的文义了解了,我们继续探讨本章的内涵。孔子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这里孔子讲了两种人,一种是“好仁者”,一种是“恶不仁者”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两种人,“好仁者”,是指一心向往仁的人,这是第一等人;“恶不仁者”,是虽然不能够念念向往仁,但他能做到厌恶不仁,遇到没有仁德的人,他会厌恶他,会警惕,不与他为伍。这种人称之为“恶不仁者”,他比“好仁者”逊色一筹。孔子感叹说这两种人我都没有见过。

我们继续来看孔子对于这两种人是如何定义的,“好仁者,无以尚之。”孔安国批注中讲,“无以尚之”是“难复加也”。没有给他再往上面加的了。钱穆先生说“无以尚之”有两种解释:“一说,其心好仁,更无可以加在仁道之上之事物存其心中”。意思是,“仁”对于“好仁者”来说是最高的追求。“又一说,其心好仁,为德之最上,更无他行可以加之”。意思是,“好仁”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德行,没有比它更高的德行了。既然是“无以尚之”,这两种解释的内涵加在一起理解,可能更全面。“好仁者”,事事皆依仁,凡事不违仁。就是达到了前一章所说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境界,所以才“无以尚之”。孔子曾赞叹颜回:“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说颜回可以做到内心长久地不离开仁德,三个月,其余的学生只能做到短时间不违仁。大概在孔子心中能最最靠近“好仁者”的就是颜回了吧。

通俗讲,这里的“好仁者”,就是说他的全部精神都关注在仁上,没有什么比追求仁更重要的,他会没有一刻间断地安住于仁。这么讲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还是会觉得有些空洞,不太能理解。对于“好仁者,无以尚之”的状态,我们可能很难找到感觉,但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应该或多或少地有过“无以尚之”的体验。譬如说孩子生病了,母亲对于孩子那颗担忧的心;比如说,情窦初开的青年人对于所钟情的对象,那种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心。还有,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个人在做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时,往往会特别地全情投入。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狂热的足球迷,在世界杯或者欧洲杯比赛期间,特别是决赛阶段,他们就会全身心关注其中,可以连续很多天半夜起来熬夜看球,甚至可以请假不上班。不看球的时候,内心还是关注着比赛的进程,牵挂着某个球队的命运,牵挂某些喜欢的球员的表现。还有,当我们经历一些特别在意的事情,比如说孩子参加高考,考试前,家长总是会战战兢兢、全力以赴地做保障,生怕出一点差错,考试后会提心吊胆地等待成绩公布,那个家长的心啊,时时刻刻都提着,都在这件事情上面,比孩子还紧张。还有一些负面情绪的状况,比如被伤害后对某一个人嗔恨的心,或者失去至爱亲人时悲痛的心,这种内心的沉浸,都可能会达到一种无以复加的程度。以上这些心境可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无以尚之”意思吧,跟好仁者所不同的是内心所贯注的目标和内容。好仁者,他的心心念念是仁。

再来看第二种人,“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恶不仁者”,这是还在努力过程中的人,他还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他在努力地“为仁”。他不愿意跟那些不仁的人接触,不愿意跟那些有害于身心仁德的这些环境接触,远离恶人,远离污染的环境。“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就是不让那些恶人连累自己,也不会让污染的环境污染自己的身心。“恶不仁者”,也很难得,他能够明辨是非,知道哪个是仁,哪个是不仁,他愿意亲近仁者,远离不仁者。孔安国先生批注说:“恶不仁者,能使不仁者不加非义于己,不如好仁者无以尚之为优”。意思是说,这种恶不仁的人,他厌恶不仁,他也在力行仁道,他会远离不仁者,不会让那些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加到自己身上,他能够做到洁身自好,这个就是他“为仁”的过程。为,是修为的意思,“为仁”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修德

《论语·宪问篇》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里“为己”和本章这里“为仁”内涵是一致的。孔安国说,“恶不仁者”比起“好仁者”的“无以尚之”的境界呢,还是要稍逊一筹。钟茂森博士在《论语讲记》里解释“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时说,这里的“不仁者”不仅是包括恶人,我们不要受他们的牵连,这是很表层的意思,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思想里的不仁者,那些不仁的念头、不善的念头,不能够让他夹杂进来,污染我们的心。是自己跟自己作斗争,不让那些不仁不善的念头进来,把它断除,不让他起作用,不让它做主宰。今天的学习先到这里,明天继续。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你如何理解“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的境界?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就是说:真正喜欢仁道的人呢,他的内心状态是怎样呢?他会全神贯注、专心一意地追寻仁道。他的世界里没有比仁道更珍贵的事情了,这种人呢,他是实行仁道的第一等人。“好仁者”,他的全部精神都关注在仁上,没有什么比追求仁更重要的,他会没有一刻间断地安住于仁。好仁者,他的心心念念是仁。

“恶不仁者”是怎样的一种人呢?他遇到没有仁道的人的时候,他会憎恶他,他会远离他,不敢亲近他,他在实践仁道的过程之中呢,他不会让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加在他的身上。

2.如何理解“无以尚之”,你有过全身贯注某一件事、“无以尚之”的体验吗?

两种人是如何定义的,“好仁者,无以尚之。”孔安国批注中讲,“无以尚之”是“难复加也”。没有给他再往上面加的了。钱穆先生说“无以尚之”有两种解释:“一说,其心好仁,更无可以加在仁道之上之事物存其心中”。意思是,“仁”对于“好仁者”来说是最高的追求。“又一说,其心好仁,为德之最上,更无他行可以加之”。意思是,“好仁”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德行,没有比它更高的德行了。既然是“无以尚之”,这两种解释的内涵加在一起理解,可能更全面。“好仁者”,事事皆依仁,凡事不违仁。就是达到了前一章所说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境界,所以才“无以尚之”。

我自己偶尔也有“无以尚之”的体验,就是对于家庭教育的学习践行和传播的热爱,为此放弃了自己25年的职场工作,放弃再过五六年就退休的安逸生活,宁愿自己缴纳社保,只为传播这门学问,避免更多家庭走弯路。我理解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学,不是等到有问题在去解决,而是防患于未然,尽管会遇到困难,但我会坚定地走在把爱传出去的路上。

3.如何理解“不仁者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不仁者”不仅是包括恶人,我们不要受他们的牵连,这是很表层的意思,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思想里的不仁者,那些不仁的念头、不善的念头,不能够让他夹杂进来,污染我们的心。这是自己跟自己作斗争,不让那些不仁不善的念头进来,把它断除,不让他起作用,不让它做主宰。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里仁篇》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