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过这么多道理,你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最近的感悟是:你选错了角色。你选的角色是仆人、演员和我执,而让你幸福的角色是主人、导演和上帝。

《我的前半生》里,子君离婚前是一只衣食无忧的金丝雀,但于人生而言,她却是一个仆人。她认为依靠男人和爱情,就能获得幸福,却将命运的主动权交给了男人,男人变心,她的世界都塌了。离婚后,她渐渐依靠自己的独立和付出,活出了自己的尊严,也赢得了真正的爱情,这时,她才做回了人生的主人。

武志红的心理学说到中国人和西方人人格的区别,中国人是集体主义,西方人是个人主义。在工作以前,中国人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工作以后,听领导的话,听社会主流舆论和权威的话。西方人,小时候也会听父母的话,但很小父母就培养孩子独立意识,18岁就要求孩子独立生活,独立决策,所以西方人长大后,听自己的话,听神的话。所以,中国人本能习惯做演员,听从指挥,面对人生重大决策,往往茫然。西方人却习惯做自己人生的导演,工作、财务、情感、生活,都要自己规划,并敢于去做。

美国人彼得-海斯勒1996年到1998年在重庆涪陵师专任教,回美国后写下了记录涪陵这座中国西南小城的纪实文学作品《江城》,2001年《江城》在美国出版,次年即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还被译成多国文字热销海外,并被誉为“认识中国必读的一本书”。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他曾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跨俄国、中国到泰国,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何伟的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江城》、《寻路中国》、《甲骨文》都风靡欧洲。而据了解何伟的涪陵师专老师廖朝礼称,他是一个计划性特别强的人,他对他的人生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有了明确的规划。他喜欢行走、观察、写作,他后来只是在一步步完成他最初的计划。他有普林斯顿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双重教育背景,有很好的基础,在涪陵的两年把他变成了一个中国通,后来他回美国写了《江城》,他又明确地知道他一定要再回到中国,继续了解这里、写这里。对彼得-海斯勒来讲,他就是他自己人生的导演,而导演的作品还比较优秀,这样的人生应该少有后悔。

万维刚的《精英日课》有一讲“为什么佛学是真的”,总结佛法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修行的目的是不受自己情感的控制、不受外部刺激的控制,是自己觉得*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是自己的自由选择。1.进化设定我们的快乐必须是短暂的,所以我们永远都不会满足,而这就是人生的“苦”。;进化设定我们的各种情绪并不能反映真实世界,所以烦恼可能是“空”的。2.我们大脑被7个模块(自我保护,吸引配偶,保住配偶,群体认同感,关爱亲属,社会地位,避免疾病),以情感控制的方式来左右,而且这些模块还根本不靠谱,他们给你出的主意常常根本就是坏主意。你被“他们”迷惑,他们不是“你”,这正是佛陀说的“五蕴皆空”和“无我”。但是佛陀,可不是这么绝望的。佛陀说你可以通过修行,战胜那些模块,掌握控制权,拥有自由意志。这就好像一屋子的人都在让你干这干那,而你非常酷,直接忽视大部分人的声音,自己选择了对你最有利的意见 —— 哪怕他的声音很微弱。3.超越自然选择: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我们之所以要带着感情色彩去看万事万物,之所以有贪和嗔,是自然选择给我们大脑的设定。凡是看上去对传播自身基因有利的,我们就认为它是好的,就贪,反过来就是坏的,就嗔。你可以把佛法当成一个超越自然选择的方法。自然选择给每个人的基本假设就是,你是特殊的,你比别人重要。我们总是从自我的视角出发,去判断好坏。但是这个基本假设不可能是正确的,因为全世界有这么多生物,不可能每个生物都比别的生物重要,不可能每个人都特殊。那我们能不能换个视角。如果你能跳出自己,用上帝视角或者说宇宙视角去看世界,那么“无我”和“空”这两个概念就很自然了 —— 它们等于就是说,你并不比其他事物特殊。也许这就是佛学的意义所在: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

所以,让你的思想和你的感受保持一个距离,以上帝的视角,从高空俯视自己,淡化我执,淡化自己的得失,是幸福的一个重要途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读过这么多道理,你依然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