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人”蒋先生

“怪人”蒋先生

―――记录片《房东蒋先生》浅析

      记录片《房东蒋先生》讲述的是上海里弄深处一个老人和一栋小洋楼的故事。主人公六十多岁的蒋先生,在常人眼里,他是一个怪人。没有工作,终生未娶,生活习惯怪异且沉默寡言难以接近。他一个人几十年默默守着这栋几百平米的小楼,人和楼房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解放前条件优越置办老宅。

      解放时父亲出逃留下老宅。

      几年后母亲带着妹妹的出走独守老宅。

    文革期间因父亲的历史问题受到牵连被红卫兵赶出老宅。

      如今城市现代化建设政府要拆除老宅。

   

      将先生的一生沉浮与老宅相牵,一系列的故事折射出20世纪下半叶中国历史的一段缩影,揭示了历史在冥冥之中对人物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的深刻主题。

      而就是这些历史背景造就了蒋先生孤独、沉默、不合众、不信任别人、留恋过去的怪异性格。

      影片采用双线并进的结构,多用特写镜头展示细节,拍摄者介入角色融入主人公的生活等方式来揭示主题。

      影片采用双线并进的结构,以人物主诉的方式,使人物和房子两个主题相互缠绕并进,相互推动,互为悬念,人物与房子的过去,从房子面临拆迁的命运,再到房子里人的心态情态。中间穿插了对历史的回顾,揭示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

      命运多舛,人世浮沉,历史的剧变造成了人生的剧变,富足与贫穷,稳定与流离,温馨与孤独,繁华与破败,一幕幕故事都围绕老宅展开,老宅的命运也随主人的命运和历史的进程而变化。

      时过境迁,失去了太多,老宅是他唯一的念想和精神支柱,巨大的生活反差,人生的得与失,造成主人公性格的裂变。

    怕失去老宅而终生不娶;怀念过去的老宅一直拿面包当三明治,穷困中还讲究泡咖啡喝红茶;想保住老宅白天出门躲避人家上门做工作。作者把人物一系列近乎滑稽的行为与独具个性的语言穿插在一起,真实的折射出老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对过去和现实的感慨和无奈,也为观众解开了老人行为怪异的迷团。

 

      影片善用细节捕捉人物的行动和语言去表现人物个性,比如运用长镜头描述蒋先生数樱花的情节来体现老人以数樱花打发寂寞的无奈。在拍摄过程中,也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对老人进行细节的刻画,比如蒋先生梳头;沏红茶、面包当三明治、泡咖啡;洗衣服不用手,用木棒替代刷子完成与衣物的接触程序;蒋先生改造牙刷为卫生工具;用木棒碾压牙膏;出门看钥匙看锁,反复检查三遍以上;烟不离手;“那一顿吃了四十块钱”,“现在就想好好吃一餐”等独具个性的行为和语言,给观众带来了具有观赏性的看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他怪异的性格特点,把上海人称作“老克勒”的保持着当年生活习性的前富家子弟的生活情态,表现的惟妙惟肖。

    为了更真实的了解蒋先生,把一个有血有肉的上海“老克勒”形象展现给观众,作者采用了介入式的拍摄方式,走近性格怪异难以接近的蒋先生,走进他的日常生活,把摄像机放在老宅子的某个角落,与老人一边做家务一边谈心,让老人丢掉戒备敞开心扉,坦诚的展示出真实的自己,作者成了蒋先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成了本片中的一个角,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拍摄到了最真实的镜头,让观众了解到一个最原汁原味的蒋先生。

    一个人物,一幢老宅子,演绎而成的人间故事,并不复杂的故事结构,原生态的人物刻画,介入式的拍摄,把蒋先生为“屋”所累,又离不开“屋”的复杂情绪淋漓尽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作者梁子的高超之处。

                        刘观志

                      2020.2.26

你可能感兴趣的:(“怪人”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