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九年第一本书打卡:余华《第七天》

        总觉得看完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能有感触是一件很不错的事,可是总是由于懒惰的原因推迟,推着推着刚刚观完的感觉就淡了,进而不知怎么描述初时的感觉。所以在这种还剩一门考试随即准备放假,为了节省最后仅剩的电费关闭空调的冰冷夜晚,蜷在床上,尝试着赶跑缭绕已久的懒惰,悄悄地做下记录。

    想到余华,不得不想起他的《活着》,那是我看的他的第一本书。《第七天》封面语有一句是: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说实话,我觉得《活着》的绝望,比《第七天》多太多了。《活着》里以福贵为主人公,他身边的人,他的父母,他的儿女,他的妻子以及他的朋友,甚至还有与他相依为命的孙儿都离开了他。这种离开不是简单的短暂离开,而是生离死别,死亡是永远的离开。最后的结局,福贵与“福贵”在一起,“福贵”是福贵给一头老牛取的名字,他认为他们在世间一样悲伤。《活着》的绝望是死别的绝望,身边一个个亲人朋友离去,那种离去是永远的离去。而《第七天》的绝望,是社会底层人物的绝望,与《活着》的共性是《第七天》中的人物也是一个个的死去。只是死去之后只是还在另一个世界,他们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等待家人朋友。像是给了一个慰藉,现实世界中死去的人在另一个世界依然有记忆,依旧有感觉。没有社会阶层之分,没有贫富差距之别,死去的人都会成为家人。以前看过对《第七天》的简单论述,说是一个死去的灵魂没有安身之地,在人世间飘荡七天的见闻。我当时觉得这一定是本有趣的书,想知道论述中的灵魂在人世间飘荡的经历。开始看的时候有些失望,觉得就是以第一人称阐述故事的主人公是刚刚死去的人,他即将经历七天飘荡这个点很吸引我。但是他死去后开始回忆自己的人生故事,说了他的身世,说了他的失败婚姻,我觉得这些内容挺无聊的。觉得随便翻看一本新闻杂志都可以看到那些情节,感觉像极了见过的狗血情节,并不是荒诞。每一天的故事记载都让人意料之外。后来慢慢发现了悲惨情节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杨飞讲述的每一个故事看似独立却都相互连接,像是对社会无声的控诉。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社会底层人民,被官商压迫。死去的谭家鑫一家开的饭馆,尽管生意兴隆,就是入不敷出,因为他们要为卫生部门,消防部门,税务部门等等政府部门埋单,官商勾结绝对有点东西啊。在《第七天》里,说的最多就是那些官商如何一面丑恶嘴脸吃群众短,另一面在报纸新闻发布政绩斐然的词话。杨飞的死去是因为他在看报没来得及逃,报纸上正是他心爱的前妻割腕自杀的新闻,还有被强拆房屋的夫妇被埋在废墟里,他们可爱听话的小女儿坐在废墟上等他们回家接她……因被男友欺骗跳楼自杀的鼠妹,她在qq空间发表类似想自杀的说说,空间好友“贴心的”告诉她大冬天的要温暖的自杀……为她买墓地而去卖肾的男友最终死去……这些一个个的故事,看着好像只是一个个故事呢。但串起来后,才发现余华的用意。他不是想告诉读者这一个个荒诞的故事,这一个个如何死去的人物。他是在传达一种悲悯,对那类人的悲悯。无法吃饱穿暖,一切都不安定的人。他也是在揭露一个个事实,因为官商勾结,无权无势的人民就像被宰的羔羊,被设计,动弹不得。但是书中描述的所谓社会地位底层的人物,他们的温柔善良,和遭遇的苦难形成强大的反差,让人连声哀叹。读到故事结尾,《第七天》带来的冲击不亚于《活着》吧。小说为什么要描写苦难,那么多那么糟糕令人膛目结舌的苦难?其实苦难只是表现形式罢了,小说想传达的是一个时代里社会的问题,这才是小说想传达的。千万不要说看了某本小说,就觉得他妈的太惨了,以后不要再看这种书了。我感觉这样不好。

    余华有一句话贼有意思,我特别喜欢。“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零一九年第一本书打卡:余华《第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