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如何识人和看人,察言观色它涉及到心理学和行为学,我们不会写那么深,只是给大家一些在生活的实用技巧。总结了10条给到大家去生活中的一些参考。
我们在沟通中很容易主观猜测,因为主观带入性过强,反而蒙蔽了我们的双眼。不管是外界的因素干扰还是人家的花言巧语,其实都是我们自己蒙蔽了自己眼睛。就像有些时候我们回头去看一些事情会发现自己很傻。世界没有完美的谎言,很多时候我们看人家说话稍微一分析你就能看穿。但为什么我们会蒙蔽己的双眼?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我们不听、不想、不问、不做。处理问题是都是自己心里有一个想法,一条路走到黑,就没去想过中间的理由和原因,这时我们经常犯的错误,今天这篇文章就是去扭转这个问题的。
《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论语中描绘的察言观色是观察人家的表情。而我们很多人的状态是根本没有去观察人的过程。察言观色主要四点。
一:意于颜表,意:意念、思想;颜表:是颜值的颜,脸上的表情。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无论我们你城府多么深。表情会直接去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无非是你能掩饰的比较好,但一定做不到完美的隐藏。隐藏一定跟一个人的经历、能力有很大的关系,道行越深,经历的越多,能力越高,掩饰的越多。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隐藏心里的状态。思维一定会在行为上产生结果,我所想到的东西一定会在我的行为上产生结果,我的表情、我的眼神、我的动作,接下来我要干的事情,一定会产生行为影响。思维会指导你的行为和表情,会控制你的身体,当你高兴的时候,会感觉“身轻如燕”,当你难过的时候会感觉内心的沉重,当一个人遇到伤心的事情时,我们看她的眼睛里黯淡无光。这些东西每个人都有,就为我们观察人家提供了一个方向。
二:忠于企图,每一个人做事情都会忠于内心想要的,你的行为方式、表达方式、说话的动作和语气、情绪,都会忠于你最终的目的。就像你讨厌一个人,无论怎么控制,你说话时都会敷衍,你的行为上是想尽快的脱离他。所以我们成经常和大家说不要看人家说了什么,而应该看他做了什么。
三:情难自控,我很难压抑自己的情绪,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少有人能够离职的管住自己的情绪,大多数人都会任由情绪的爆发。
四:力所能及,比如先定个小目标挣个1个亿,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吧?我们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个自我评判系统。很多人的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根本不会去想,甚至一些自己能做到的事情都不会去想,何况做不到的事情。这就造成了不同阶级、不同环境、不同职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考虑问题时都站在自己的本位上考虑。只会去解决我所看见的,我所了解的,我所知道的,我能够做到的事情,就会出现阶层论、性别论、能力高低论。我只做自己搞得定的,只做自己懂的。这种情况下决定了我们行为的有迹可循,16岁的小伙子,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可以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26岁、36岁、46岁他们的目的又不一样。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言行,自己的行为,自己所做事的方式,自己行为方都会有一个完整的脉络,其实是可以梳理出来的,我们看身边的朋友也是一样的。你有没有去观察了解每一个人的意于颜表、忠于企图、情难自控、和力所能及,这是他行为的关键4大要素。在生活中察言观色,我们该做什么?
1. 观其型。型指的是外界的环境和条件因素,比如他的衣着打扮,看他所处的身份阶层,男性女性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上司下司的立场也不一样,甚至朋友跟朋友之间所扮演的角色立场也不一样,很多时候不要做任何的交流的情况下,我们大概一看这人散发出来的外在的气质包括身上所附属的标签,也能有个七七八八的判断,比如他用什么手机,穿的什么衣服,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当然这些判断不能简单的靠衣着外貌。我们看陌生人得通过这个方式去了解,但并不仅限于此。比如刚认识的朋友,我们会翻人家的微博,翻人家的朋友圈,或者人家在聚会上呈现出来的作品。你可以看到不仅仅是问本人,还可以通过周边的各种信息,让我对一个人有初级判断。观其型,就像人形素描。当你想起一个人的时候,你的脑子里会产生一个具体的形象,形象甚至会包括他穿的什么衣服,他处于什么样的神情和状态,他在说什么样的话。比如说自己的父亲,你脑子里想到些什么?是不是能想到他的音容样貌,他穿什么衣服?甚至他在说什么话。说到这个人时,我们的大脑会快速的信息整理,一瞬间各种碎片信息组合在一起,然后产生非常具体的形象。观其型做的就是对人进行人情素描,除了脸盲症以外,很多人出现的问题就是对身边人的感觉非常模糊,问起你一个朋友来,你脑子只会想起他的名字,想不起他具体的样子。比如你同学,可能你记忆里只有你们曾经一起玩的快乐片段,但你对他家庭的状况,班级所在位置,甚至这些信息都不太了解。很多人对于身边人的了解都源于各种事情发生完之后,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在初级交往时去做了人性素描,不一定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才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注意一点:屁股决定脑袋,利益决定言行,了解这些信息,对在生活中跟他相处时,他所说的话,他所做的事情都有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千万不要等到事情完了来做事后诸葛亮。而是提前去想他是什么样的人,去了解他所处的身份、阶层、立场、衣着、外貌等各方面的信息。这种客观信息会形成固有印象,在之后的沟通中,他绝大多数时候都会遵照他所属的属性来展示。还是以我们的父亲为例,当你爸一瞪眼的时候,你就知道他生气了,他发怒,骂人,发火的样子,当他下次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你都清楚知道他接下来会做什么,如果你听说了你爸最近的一些事情,你马上判断出他回了家之后情绪高还是低。这都是赖于我们对这个人物的素描,人物的塑型非常的清楚,所以我们就知道会有什么样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会想到有一些应对的方法。这里换句话说:为什么你能看穿你爸,看不穿生活中其他的邪门歪道呢?就是因为没有观察没有了解。观其型,树立他的整个人物的形象。但记住千万不要“狗眼看人低”,不要只通过他有钱没钱,他穿什么衣服去判断,要对他做一个完整的素描,不是只看一些外在的东西,他所作出的行为动作,语言形态各方面的事情,都会遵照于他所处的身份,阶层、立场,包括他们所处的环境,包括他们成长习惯等等因素,这都是客观的信息收集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东西。
2. 听其声,听他说话的内容,这里的难点是很多人在听人家说话的时候会习惯性打断人家,急于表达自己的内容,表达自己心里所想,基本上属于“听不清也听不明”。而这里最有趣的地方是你讲完之后,后面的内容就听不进去了。你得到了答案之后,想要不断的证明自己心里所想的问题是对的,你能听见人家的声音,每个字都很清楚,但是你回头再想的时候,一个字都记不住。这就是“光听”了。第二情况就是我们听了大概能听得懂,也大概清楚,但是记不住。现在记不住,明后天就忘记了。这就是没有逻辑、没有兴趣点、没有利害关系,所以一定记不住。所以我们还要去思考内容的逻辑,不能光听内容,你也要去想。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拿笔记东西,基本上不落的记,但是按照自己的逻辑推演一遍基本上就不会了。所以东西一定要在自己脑子里去演算,要根据内容去思考。第三个:一定要去了解对方沟通的目的。内容、逻辑、目的,三件事情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却经常不做。第4点听他说话的语气。很多时候他说的目的不是真正的目的,即使他为了骗你也会有目的,总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好。所以说的语气语速也是判断的依据。比如他说谎话,他的语气语速就会不对,会刻意拖慢。第5点也是很多人忽略的点,重点重复的地方,要尤其关注。有些人在一个问题上翻来覆去的讲,甚至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这是你一定要小心了。你想想自己为什么会重复?绝大多数时都是你有其他的目的。很多时候重要的东西我们才不会重复。强调的地方都是有目的,所以一定要关注人家重点的地方,通过重复的点我们能够知道人家的目的是什么。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说,为什么这么说,想说什么。他说这件事情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如果你之前了解他的目的,你会发现他说得更重要的事情跟他的目的逻辑关系上并不成立。生活中其实是越重要的、越关心、越在意的事情,我们是不愿意告诉别人的。即使这件事情拿出来说也没什么,但是不行。这就像松鼠藏松子一样,拼命的往土里藏,其实对于周边人来可能一点都不重要,但你一定要藏。这就是我们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性,谁改不了的。一定会把重要的事情藏在心里面不说,然后自己编造一个目的,加以发挥,不断地强调和重复。这是我们日常沟通的通用模式。你并不知道什么原因,你只是觉得你不敢说,哪怕对别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就不愿意说。比如跟人借笔记,你一定会编个理由出来:上课我没听。更深次的目的是借笔记,你会拿个东西作为搪塞的借口,最深层的目的是因为你懒,你不想付出努力。也有很多人把懒作为原因,说句实话懒只是借口。你要真不想懒谁也拉不住,你之所以懒,找尽一切借口去实现懒的目的,这才是你藏在心里面最核心的目的。听其声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说,为什么说,想说什么。他说话的内容,说话内容的逻辑,他说话的目的,语气、语速,以及他重点重复的地方,你通过这样的思考你会知道他想干什么。你不明白的原因就是你没有去做这件事情,所以一定要去做,把对方沟通的目的、重点、逻辑,把它写出来,你马上就会清楚对方到底要什么。
3. 辩其形,形是指一个人的神情、形态,描述的是一个人的状态。因为状态不是很客观,所以需要我们去分辨。第一个是看,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即使有些人特别能装,但是他的眼睛也会出卖他。不说每个人观察的能力高低,我们至少会从人家的眼睛里看到哀伤、喜悦、慌乱,所以一定要去观察人家的眼睛。有些人会说自己自卑和人不做眼神的交流,这个人最后和你的关系怎么样,他会不会在关键时刻骂你,这件事情一定是打问号的。所以一定要和人做眼神交流,可以慢慢的从熟悉的人眼神交流开始。第二个:小动作。小动作对我们有参考意义,一个人的行为是心里的一杆尺,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他的小动作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要细致观察。比如:每个人紧张的时候都会有小动作,有的是人摸鼻子,有的人是攥手,有些人是来回不停的走。再比如说谎,很多人是眼球转动,还有人是眼神往别处移。去观察他的动作,每一个人都有一杆尺,不同时间做的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形态下的不同的行为反应,一定要去仔细的观察。小动作就像镜子一样,你看镜子一定能看到真实的自己。第三个:微神情。比如:一个人高不高兴,绝大多数的时候看神情就能看的出来。因为他的心中喜悦,你能明显的从他的脸上看到面部肌肉和嘴角上扬。如果一个人阴着脸,说明他可能不开心。察言观色,色就是眼神、小动作、微神情,这个观察会让我们在中间发现很多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一个人描绘的越多,就会达到一种状态,就像我们背对着我们的父亲,我们也能感受到他高不高兴。这些东西并不难,只要稍微训练一下,你的观察能力就能胜任了,这些都有依赖于我们的观察。为什么会女性的第六感很灵,就是因为女性跟男性最大的区别是观察的更仔细。为什么网上很多人能够预言,其实他根本没有预言,而是他观察出来的。
4. 踱其行,行是行为动作。我们听的时候一定要去了解对方的目的,一定要结合目的来看人家的行为,看他的行为是否和目的一致。比如一个人跟你朋友长朋友短,一到请客吃饭从不买单。所以这种人我们就要保持距离。再比如:有人借钱不还,这就是已经着了道了,我们借钱要借给那些能还钱的人,而不是借了不还的人,借完之后才发现是什么样的人已经没用了。比如前面这种从不请我吃饭的人,我就不会借钱给他。还有一类好友,你做什么都抢着跟你一起干,这类朋友也千万不要借钱。社交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互动,这类人他跟你没有互动。所以了解他的目的,然后看他干什么。这就像照妖镜一样能立马现出原形。观其型、听其声、辩其形、踱其行这都是信息手机,知道他说话的内容,知道他说话的逻辑和目的,知道他说话的意图,然后观察他的眼神、神色、表情,又看到了做出的行为,我们要判断还需要思其义。
5.思其义,很多人信息收集完就收集完了,收集完就不管了,收集还要了解最终的意义。根据上面他的表情、行为、动作、语言,以及他的身份层次、年龄、性别等等去考虑他的核心目的。很多人出错的地方是:当别人在说的时候,你在想他说的是不是真的。第二个想的是他说的是不是对的,第三个想的跟我有什么关系,甚至会想我有什么利益,我有什么好处。角色互换一下:你跟人说话表达一个目的,你是会说服人家的。那么你的大脑里会描述这件事情,不管真假,方正你是会把它描述的和真的一样,一定会找很多理由来支持这件事情,如果你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你一定会找对别人有利的地方。这就意味着你听到的都是被人家筛选过的,你的思维按照他所说出来的信息作出思考,你一定跑不掉。比如找人帮忙,他说:最近我想参加一个课程,学建筑的,我去参加一个制图的课程,课程是**出版的,他们很有效果,我需要通过这个去考个证,方便我以后职业晋升,我钱不够,想找你帮忙借点钱给我。这个事情你帮了我了,以后有事情我也会帮你,我借钱,是因为这个月工资没发,回头我再请你吃饭。这个套路里你会出现一个问题是:我怎么去拒绝,或者我借还是不借。都会处于两难的中间,但是如果我们把前面的东西综合来分析,比如他的身份阶级所处立场,这个课程在他的这个阶段需不需要?他的家庭经济状况是怎么样的?他为什么要去借钱,他还有哪些途径。他说话的内容逻辑上,听上去目的是借钱,其实实际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都很少会去想:他心里面最深层次的想得到什么。如果他再强调如果不能报名,他会错失机会,这时你会不会心软。如果说他是这样正常的目的,他可以找父母,找其他人,他为什么一定要找我?其实这里面一定有问题。这个事情他一定是有所隐瞒的,如果这时你再逼逼他:“你可以找爸妈借”你就会发现他的转变:“我们都是兄弟,都是朋友啦,你就帮我一下怎么啦,你是不是不想借,不想借你明说”,这时你就会发现他逻辑混乱了,他开始着急了,因为他说不清楚。正常情况下他应该拿出有力和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内容,而不是闪烁其词。如果你试探过程,你会发现他无论说什么都已经没有其他的内容了,因为他编过的内容编完了,剩下的只有他的情绪了,最后他说:“跟你半年没见,以后咱也不要再见。”所以一定要综上所述去思考他的核心的目的,通过接下来他会做什么,去看跟他的目的是否一致。如果接下来他的行为和目的完全不一致,这就有问题。当人家去跟你做任何交流的时候,你一旦去质疑他的目的,开始去质疑他的行为,他接下来行为只是发泄情绪的话,只是不断的重复他的重要性,这个事情90%有问题。第三点:我该如何应对?这时候就得去想我接下来该做什么。既要保持颜面,又要不伤害人家,然后还不能够让自己吃亏,关键点还是和前面一样:信息的收集,条件的分析,逻辑的思考,实际上真面临跟人交流时,往往忽视了理由的正当性。就像借钱报名课程一样,借钱他可以跟家里借,在各种理由和因素下,你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再听他的内容上不能想清楚他的目的,观察他的行为,再表现出眼神的闪躲,这种情况下他不敢看你,就说明他心虚。很少有人能当着别人的面,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就算能做到,他的眼神也会出卖他。你盯着看她眼睛到底真不真诚,这时他去闪躲或者小动作,比如:搓手、挠头、不停玩手上的打火机、或者玩什么东西,这时你就知道这里面一定有问题。那这时我们的做法:
第一点:不要太急于表露自己,不露声色。有很多人这个时候就会表现出厌恶,不听、不理解、不关心。一定你陷入自己的情绪中,他会重点攻克你表现出的状态。比如:你表现出来不信任,他就会有很多内容告诉你: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处,然后去博取你的信任。因为我们的能力没有到达能主导沟通的范围,所以这时就是不要去表露自己的不满或者担忧,不要表露自己的形态。因为别人针对你的弱点来进行攻击的时候,80%是防不住的。很多人会表现出担忧,然后他就会不断跟你说,最后你心软妥协,然后去抱怨我为什么心软,为什么能被打动。所以千万不要露声色,先听人家说,因为有些破绽,有些问题问题,有些表情,有些东西,会在他说得过程中不自觉的流露出来,说得多一定错的多。比如:砍价,砍价最重要的是淡定,不露声色。不要表达出任何的喜欢不喜欢,也不要表达出自己的价格底线。听人家说,他说的越多,你就越有把握,他说这个好,那个好,如果你问一下多少钱?人家说200,很多人出现的状态是:装的很难砍价,“哎呀,太贵了。”这时你基本上输一大半。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想买。销售心理学上面说:嫌贵的都是想买的。如果人家说200,你看着他,然后你再拿着衣服看,不说话。对方一定会主动给你降价。他自己说完这个东西好,已经没话的时候,他会说:“要不然我给你便宜点?”这时候问他:“多少?”对方如果是老油条的话,一定也会问你:“你说多少?”这个时候你就问他:多少?他一定会告诉你买卖是一层一层的往下剥,最后他会把底价告诉你,基本上三轮从200降到150,最后你就直接一次性给到你心里价位就OK了。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太急于表达自己,太急于表达,往往会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同样的我们需要别人说的多,所以第一个要不露声色,
第二点:就要仔细观察。其实从他开始聊天的时候,他一直跟你说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中间他的情绪,他的动作都会有变化,所以当你不露声色的时候,引导人家去做出这样的行为,有很多时候他说话会经过很多的思维,很严谨的跟你去表达,如果他的行为是经过编造的谎言,他后面出现的状态跟前面说话的状态一定不一样,包括他的眼神和小动作,千万不要人家跟你说话,他要么是玩手机,要么看外面。这种情况下,你就失去判断的一些依据。
第三点:附和询问,沟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互动,附和就是对他的赞赏和认同,是一种鼓励,“你说的对,”有了这句话之后,他一定会证明自己,他说:“我就说是吧”只要你附和他,他一定会为了证明自己去说更多的。生活里没有几个人能思维严谨滔滔不绝,所以出现的内容多了,他需要现场编造,一旦进入现场编造,马上就会露马脚。只要他开始重新编造出一些内容,我们就开始提问。这时候你问刚才的内容,他会出现卡壳的情况,不要去问他之前陈述的内容,一定要问你赞同之后,他重新去编造的这些内容。
第四点:反向质疑。和前面的提问不一样,前面的提问是顺着他的思路提问,是为了让他说得更多,表述的更多内容,把东西展露出来,而反向质疑是为了收集更多的信息。“如果不是这样?如果没有达到你说的效果?如果你说的是假的呢?如果做不到呢?”前面的提问是顺着他的思路来的,如果他功力高点,背的熟一点,你会有一些地方无法判断,反向质疑,去收集更多的信息来判断。顺着提问去证明也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他所讲的内容还是跟之前一样的,那你就可以知道这个东西是他准备好的,所有的东西都是编造的。你会发现他会不停的说他的理由。
第五点:逻辑论证,这些东西符不符合是要去思考的,很多人的问题是判断的依据按照别人说得逻辑来判断的,这是不正确的,你的按照正常的客观事实来判断。就像前面说找你借钱,让他去报一门课程,学习这事他父母应该是支持的,为什么他不找父母?
第六点:结果思索,一定要去想他到底要什么?很多人知道了他的信息是编造的之后都是没有兴趣再听了,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对于每一件事情一定要有一个探索过程,一定要知道人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你如果能够去了解他最终的目的,下一次就避免了上当。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处于重复犯错,就是因为你不去搞清楚原因,不搞清楚最终的道理,吃一堑长一智。如果你连这个都搞不清,被骗是迟早的事情,你连人家为什么骗你,什么原因,什么理由都搞不清楚,你下一次一定还会着了道。
接下来给你10条绝对有效的沟通盲区
1. 找你帮忙,不说清楚详细情形的。一定有其他情况。有很多人来找你帮忙,经常听到的:“你别管了,哎,我有我的安排”“我有事儿,你相信我”然后你完完全全的信任。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来龙去脉,他准备干什么,不说这些的人一定有问题。正儿八经的找你帮忙一定会说得特别详细,但凡跟你说不清楚的一定有情况。
2. 跟你说话,没有实际内容的,称赞恭维的。他一定对你有所求,或者有其他的目的。“爸,我们聊会天”“我觉得这个兄弟不错,我觉得这个朋友不错”其实他一定有其他的目的。
3. 在沟通中都是答应和顺从的,通常不在意你。比如:你提个建议,他说“嗯,好,可以,不错。”比如:老板交代任务,你只有顺从。你在意你老板吗?你才不他死活。往往跟人家回答很多yes的人,基本上就在意人家。因为每一件事情说yes的时候都是一种承诺,真正做承诺的时候心里压力是很大。人家承诺那么多原因是什么?就是根本没想过履行,也根本不在意对方。因为承诺要履行,所以心理压力会大,为什么要履行责任,因为我在意他。所以有些男同学遇到女生,对你的很多要求都是表示好认可,好好想想你是谁?基本上备胎跑不了。
4. 经常迟到,忽悠不兑现的,基本上条件成熟会出卖你。我们每一个人身边都有一个经常迟到、忽悠不兑现的人,请你远离他,往往最后出卖你的一定是他。条件成熟卖你就意味着他有时候不一定是卖你,还有可能是害你。
5. 马上就得到,立即就实现的事情,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很多人干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抱着现在就解决问题的心态,“我现在好难受,我今天不能等,现在问题很严重,必须马上改变。”那么请问你现在产生的问题,是今天才发生的吗?都是日积月累产生的,如果马上就改变,马上就得到,可能吗?生活里特别是有利益的事情,现在就能得到,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得到必有失去,比如:炒股,马上就能挣钱,你想想风险有多大?
6. 沟通中反复强调,不断重复的目的都是骗人的。为什么?因为在乎,着急,但那是你,其实跟别人没关系。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跟别人去重复?因为你想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像单位开会强调布置任务,重点任务背后一定有其他的目的,只是老板不告诉你而已。你想想这个世界上有几件事情能达成对方的目的之后,你的目的也能达成的?对方在意,对方得利,然后你也得利事?往往他达成目的的时候,都是要你有所付出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反复强调他说的重点?因为他想达到是他心里的想法,他反复强调是怕你做不到,怕你拒绝,怕你不同意,最怕的是你吃亏,因为你吃亏,所以他才会去强调你得便宜的事情。如果是你得便宜的事情,你爱做不做。比如聚会时,你记得过来顺路捎我。你记得就是强调,为什么强调?因为怕你不做,你绕道接他,你要付出时间,付出成本儿,他得便宜方便。
7. 交谈中眼神不在你身上的肯定是对你无感的。跟人家谈话的时候,他的眼睛不看你,一定对你无感。哪怕是害羞、不自信的人,在意一个人也会偷瞄一下。比如男生相亲见女孩子,你只要稍微在那里坐五分钟。你就知道女孩子对你什么态度。千万不要在语言、行为上去判断,我们聊的蛮好的,估计最后你是一个备胎。你稍微看几次,你就知道人家到底在不在意你。
8. 眼神闪躲飘忽的,心里一定有秘密。你问问题的时候,盯着她眼睛看,眼珠稍微一转,你就知道有问题,就能看到他到底有没有在说谎。(这个东西千万不要在小情侣身上用哈)察言观色是让你们用在正处的,千万别偏了。眼神闪躲飘忽着,心里一定有秘密,一定有问题,一定在说谎。
9.人们所说、所展示的,往往是其缺乏的。比如身边的人跟你说:我们俩是最好的朋友,你千万要小心。一般这样说的,你们俩关系在他心里绝对不是最好的。我们看到了社交网络上,很多人去展示旅游、美食、包包。其实这些展示的东西是你最缺乏的东西。你没有这些东西,所以你才去展示这些东西。比如:一个老板说自己很有钱,自己有多少业务,其实你就知道,他业务不行,没钱。这条适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女生在你面前装的很温柔,千万不要相信,真成你女朋友之后,你会想死的。反倒是在你面前显得自己是女汉子的,你会发现她温柔似水。男的在女的面前装逼绝对是穷屌丝。
10.每一个人说出来的第一条理由都是借口。比如:你为什么是单身狗?因为丑。因为不自信。因为生活单调。因为无能。什么东西不是借口?只有当我们去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来才不是借口。只要说理由,一定是借口,理由本身就是借口,只有去做了才不是借口。理由往往都是为自己开脱的。所以千万不要相信人家说的理由,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他在推卸责任。这里并不是探讨借口,只是让你明白,别人的各种理由千万不要相信。
在日常生活中,一、一定要观其型。去思考身份、阶级、所处立场、衣着、外貌、其他各种外面的客观条件。
二、听其声。要对人家说话的内容,内容的逻辑,对方沟通的目的、语气、语速,重点重复的地方去认真的去听。
三、辩其形,小动作,微表情一定要去看,认真记下以便下次沟通时做对比,因为每个人受情境和环境的一些影响,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地方,也有大家共同的地方,独特的地方是做出的动作可能不一样,眼神的传递有所区别,但是所发生的时刻是一定一样。
四、踱其行,沟通之前先去思考,对方的角色素描,记录形声色,然后总结思考,得出结论,想他的核心目的。
一定要结合以上所有内容去在生活中实践,你一定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你对于观察人物的个时间和进程会比原来要进跨很多,至少跟同龄人提前十年的量。因为一个人周边事物和人物的观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原来我们是无意识做,现在是无意识做。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获得成长和提升,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