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聪明的人,越喜欢下“笨功夫”

大家好,我是tris,今天是我写作的第一百零四天。

一直很喜欢作家刘震云说过的一句话:

“大师都是很笨的人。只有很笨的人才肯下苦功,才会坚持不懈登上顶峰,才会十年磨一剑,一剑号江湖。”

所有的成功背后,必有一段静默修炼的时光。

若想人前显贵,人后必定遭罪。

朱玉祥有言: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因为傻一点,笨一点。”

之所以强调“笨”的重要性,是因为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钱钟书也说:

“越是聪明的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笨”并不指愚钝,而是不投机取巧、耍小聪明,有工匠精神。

01

下足了笨功夫,才会有真功夫。

无意间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想学射箭,并拜射箭高手为师,一日他跑去问射箭技巧,师父说道:

“要练射箭,首先得下死功夫,练好定力。

定力如何练习呢?

每天站足三个时辰,摆成射箭的姿势,练到岿然不动的程度,到那时我再叫你怎么射箭。”

年轻人练了整整三年,已经到了不动如山的境地,于是前去找师父,但师父说:

“你现在还只是有了身体上的定力,你还必须同时拥有心理上的定力,才可以正式练习射箭。

心理上的定力如何练呢?

摆出射箭的姿势,站在悬崖边上,每日站够3个时辰,

练到一丝不动地火候时,我便正式教你射箭。”

年轻人又苦练了三年,终于练成,他找到师父,师父说:

“现在可以教你射箭了。”

三个月之后,年轻人的箭术便到了百发百中的地步。

于是他跑去问师父:

“为什么练定力需要六年,而练射箭只需要三个月呢?”

师父语重心长地说道:

“定力是成事的基础,射箭,只不过是一个技巧,技巧再好,倘若定力不够,也射不中目标。”

技巧易学,定力难修。

该走的路一步也少不得,该下的笨功夫一丢也落不得。

铢积寸累的笨功夫,终会让他人甘拜下风。

02

“笨”到极致,便是智慧。

曾经看过科学家吉耶曼的一个故事。

吉耶曼是著名的生理学家,他和沙里合作进行着一项研究:

控制许多其他腺体活动的垂体本身,是否受制于下丘脑所产生的某些物质。

这项研究耗时35年,期间他们一共解剖了270000只羊的脑子,

最终仅提取到1毫克促甲状腺释放因子样品,成功分离出作用于垂体的物质;

发现它是一种简单的分子,人体内含量微乎其微,但它能够治疗垂体的功能紊乱。

吉耶曼、沙里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他们成功的秘诀便是:

三十五年如一日地苦下笨功夫,直到成功为止。

国学大师钱穆说:

“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

肯下笨功夫的人,才是真正智慧之人;

肯下苦功夫的“笨人”,亦是离成功最近之人。

越聪明的人,就越应该有一种踏实和实干的精神。

03

作家麦家曾说:

“我们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最缺的其实是与自己死磕的‘笨人’。”

肯下笨功夫,方能稳健前行,是人生的大智慧。

愿我们都能做个舍得下“笨功夫”的“聪明人”。

点个关注,与朋友们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越聪明的人,越喜欢下“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