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所删减,一线教师:适应时代发展

众观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都有当之无愧的大家称号。其所创作的《狂人日记》首开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之流,也就是说在他之前的中国小说多是文言文,而白话文小说也为文学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开辟了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除此之外,鲁迅笔下的旧式知识分子孔乙己、被封建迷信观念所“谋害”的祥林嫂、被社会等级文明所毒害的闰土等等,每一个形象都及其典型,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后来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创作经验。

鲁迅作品语言的精炼、文笔的优美犀利使其文本成为典范历年来都会出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以供孩子们学习和欣赏,但是有心人发现,现在中学生的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文章却少了一些,同时鲁迅作品该不该从中学生语文教材中删减、删减多少这一问题也引起不少人争论。鲁迅作品的价值性和典范性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出现删减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是作品去选择合适的阅读对象。

中学的学生尤其是初中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还未成型,他们仍需根据生活中的情感和观察去学习和感知,教材中所选的文本所传递的影响也占据一部分。所以学生的教材编写都是需要教育界的专家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成型理解能力去选取和编写。

鲁迅的作品涉及到小说、散文、杂文等,如何从中选取适合中学生的文章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孔乙己》,在十多年前也出现在学生的教材中过,但是因为其深刻性和复杂性,这两年便从学生教材中删除。这篇小说背后所折射的社会环境的冷漠和围观、旧式知识分子的末路凄凉,现在来看对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来说并不能很好的理解甚至还可能导致负面影响的误读。但是鲁迅也仍有一些比如《朝花夕拾》中的散文还是写的极富温情,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带有儿时真挚的情感。这样纯真地看待世界的视野才是更适合中学生。鲁迅作品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所删减,这正是适应时代发展,把更合适的文章留了下来,朋友,你怎么看呢?

(文:西西弗;图: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鲁迅作品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所删减,一线教师:适应时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