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如宝,自古皆爱——发生在古代的“抢人大战”故事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自古以来,人才就是抢手货,可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像秦穆公对待百里奚一样,人才首先要能识别,否则,和氏璧也被当作一块废物。其次要有爱才之心,黄金台上招贤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最后要像刘邦那样,任人唯贤,不可任人唯亲;否则,失去了公平、公正,留下的是庸物,溜走的是人才。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善听范蠡计策。

​善用人才是强国的秘诀,春秋五霸无不是在启用贤才谋士之后而成就一番宏图伟业的。齐桓公有幸遇上了两个人才,鲍叔牙和管仲,前者帮他立足齐国做了王,后者帮他强大成了春秋第一霸。晋文公因有了先轸、魏武子、介之推三位人才,成就了一番事业。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快速强盛。吴王阖闾和儿子夫差因得伍子胥、孙武帮助强大起来;后夫差由于听从奸臣的建议,不听伍子胥的劝谏,最终导致吴国灭亡。越王勾践善听谋士范蠡的计策,卧薪尝胆,最后打败夫差,雪耻成功,继而又成霸主。

“邻国有圣人”,秦穆公先下手为强

秦穆公任用贤才,有史记载的就是从著名的“五羖(gǔ,音谷)大夫”百里奚开始的。

五羖大夫,指春秋有贤才大夫百里奚,辅佐秦缪公称霸的重臣。晋献公借道伐虢,灭虞国和虢国,俘虏了虞君和大夫百里奚。晋献公的大女儿嫁为秦缪公夫人,百里奚被当做陪嫁家奴送到秦国。百里奚逃离秦国跑到宛地,楚国百姓捉住了他。缪公听说百里奚有才,想用重金赎买他,但担心楚国不给,就说我家的陪嫁奴隶百里奚逃到这里,请允许我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赎他。楚国答应了交易,交出百里奚,这时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缪公解除了对他的禁锢,跟他谈论国家大事。百里奚推辞:我是亡国臣,值得您来询问?缪公说:虞国不用您,所以亡国了。这不是您的罪过。缪公坚决询问。谈了三天,缪公非常高兴,委任其为上大夫,把国家政事交给了他,因为仅用了五张黑色公羊皮收买回来的,故号称“五羖大夫”。

百里奚喂牛图。

百里奚流落楚国,被当地百姓当作奸细抓住。楚人问他能干什么,他说会养牛。于是就让他养牛,结果他养的牛又肥又壮。楚成王听说了,觉得其饲牛之道与养马相通,便让百里奚为自己养马。看来,非贤君是很难识大才的,如楚成王也就只有看到饲牛之道与养马相通的眼光。楚成王就这样与百里奚失之交臂。

秦穆公听说了百里奚之贤,便想用重金赎回。估计这是人的正常思维,但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年代,秦穆公这样做就等于是直接告诉人家百里奚是千里马了。所幸秦穆公当时的谋臣就说:楚成王让他养马,是因为不知道他的才能,不如以逃跑之罪而赎之,当初管仲就是这样从鲁国脱身的。在古代,得贤人必也工于心计,每每若是。

于是,秦穆公就派人对楚国说:秦国陪嫁的奴仆百里奚逃到了你们这里,想用五张黑羊皮赎回他。楚国一听,估计也没上心,便爽快地答应了。等到知道百里奚之贤,只怕追悔莫及。如此波澜不惊地就把大事办了,正是雄主的功夫。

燕昭王“筑黄金台”,创造“唯贤必重用”的口碑

燕昭王在燕国纷乱不断之时即位,虽胸有雄略强国之志,而难有所为。而于穷困之时,礼贤下士、选贤任能,终使国强,燕国就是一个例子。

燕昭王问郭隗(wěi ):齐国乘我们内乱,而攻破燕国,我深知燕国国小力少,不足以报仇,“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如果你看到合适的人才,我一定亲自服侍他。人云“国乱则思良相”,此之谓也。

郭隗说:“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这个重贤招士的办法,其实是给天下贤能之人立了一个比较低的标杆,使其认为一个不怎么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我比他强肯定比他更能受重用,不能不说此法简单而又高妙。于是燕昭王为郭隗翻建府第,尊他为老师。同时,还在易水之旁,筑起高台,积黄金于台上,以奉四方贤士,名曰招贤台,亦名黄金台。

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

燕王如此大动作以招贤,即以好士闻名而传布远近。这一招,便招来数位贤能。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昭王奉乐毅为亚卿,开始了燕国由弱到强的巨变过程。

刘邦量才录用,绝不给外界“任人唯亲”的印象

在用人策略上,刘邦是要胜过项羽的。在大宴群臣时,刘邦就发表过一番著名的宏论。

《史记》载: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之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子房就是张良,后封留侯,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相传张良曾拜师黄石公,亦称“圯上老人。

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臣,原是韩国人,自韩被秦灭后,张良还在博浪沙袭击过秦始皇以报韩仇。后来,机缘巧合,得了黄石公《太公兵法》,便习诵于心,完成了从一个勇士向谋士的人生角色转变。及陈涉起兵,张良也纠聚人马反秦,本想投奔景驹的,不料半道上遇到了刘邦。此时,刘邦还只是让张良给他当管马的官。可以说,张良最初也只是个“弼马温”。

而后,张良屡出奇谋大智,数救刘邦于水火,协助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终被封为留侯。这说明刘邦量才为用的用人观,是在结合实际灵活运用。面对萧何等知根知底的人,可以及时根据其才能与功绩而任用。但在面对如张良等半道加盟的人才时,则有一个根据实践检验再擢用的过程。对于刘邦来说,在你没有显出大才之前,他是不会把你放到高位的,但又不会轻易让人才流失,颇有点为自己储备人才的意思。要得高位,还得靠人才用真本事去获取。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才如宝,自古皆爱——发生在古代的“抢人大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