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龙化

        我老家邢台县,名字叫龙化。2016年被誉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最具魅力古村落”和邢台市“最美古村落”。早年间我曾是乡镇治所的所在地。上世纪规范乡、镇名称,名字由“龙华”改为“龙化”。“龙华底”是我的曾用名。

      我是座古村落。传说先有龙华寺,然后才有我。清嘉靖年间《顺德府志》记载:龙华寺,在县西五十里,为元至正年(1341-1367)建。按此推算,我无疑就600多岁了吧。其实,还有更充分的证据,证明我的年龄更大。村西有口古井。井旁岩石上刻有“武平五年四月十四日”字样。水井是村庄的基本要素。水井的历史,往往与村庄的历史同步。越是古村名村,老井的历史越长。按此算起,那我该有1400多岁。说我是古村落,真可谓名副其实,名至实归。

        我常住人口2500多人,耕地面积3500余亩,村庄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辖内面积共计24 平方公里。我地域辽阔,人口多,块头大。有人给我起外号,说我是“俄罗斯”“加拿大”。我知道这是羡慕嫉妒恨。我有山峰有沟壑,有山梁有山坳,有肥田也有沃土。我西边是小行山山脉,站在它的最高峰,能望见邢台市区的高楼和七里河畔的摩天轮。我山场多多,昔日闲散的山场如今铺上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远远望去金光闪闪。不瞒你说,光租金我一年坐收百万。真乃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模样俊俏颜值高。空中蓝天白云,鸽群鸟阵。地表灌木丛生,植被丰茂。村内绿树成荫,花团簇锦。石板街石板路,石头根基的四合院楼房。石碾石磨石槽,石桌石凳石碓臼。走进我,你就进入了石头世界。村东有一天然“鱼嘴”,将水流分为两派。村西有小型水库,火神庙、龙神庙。再往前走,路旁就是那口千年古井——韩水井。龙华寺,满嫌垴,小西顶,石门台,上世纪七十年开挖的战备洞……一道道风光美景,会让你流连忘返,叹为观止。我还有美食呢。石韭花炝锅面,蒜蓉拌地软,粗粮细作包皮面,金瓜小米粥……不是有意馋你,哪一种都是美味。

        人说我是学霸村,这话不假。明清时期,龙化村出过进士、举人和120名秀才。至今尚存的清代建筑“差官门第”“私塾旧址”就是当时人文显赫的见证。解放后,龙化陆续走出600多名大学生,其中不乏硕士、博士、博士后。龙化人明晓,生活富足需勤勉,精神富足靠读书。耕种可以丰五谷,读书可以知礼仪。既要学谋生,也要学做人。“惟耕惟读”农家 人之根本。“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龙化人对此深信不疑。“唯有读书高”是千年不破的真谛。

        我的名字叫龙化,我那里的人都叫龙化人。

        龙化人崇文也尚武。晚清时村里办过“讲武堂”,出过两位武举人,一位武进士。1938年5月3日,陈赓率部驻扎龙化。发动群众组建农会,袭击东马庄日伪军,扒毁铁路约130米。陈赓在日记中夸奖龙化人,抗战积极性高涨。1947年120名龙化青年人踊跃参军,奔赴解放战争的战场奋勇杀敌。至今仍有11位英烈尸骨未还魂游他乡。解放邢台、元氏、太原、临汾、安阳,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剿匪,抗美援朝都曾有龙化人的身影。日伪时期的龙化炮楼是龙化人端掉的。上世纪邢台县的水利工程“西水东调”,最硬的地段是龙化人凿通的。

        龙化人信奉天和以清,地和以宁,家和以兴,人和以生。旧时龙化郭氏家族堂号起名“中和堂”,众多老宅门楣的“和为贵”,张氏族谱家训中的“友睦族邻”,范氏家训中“睦族和乡”,梅氏家训中的“和兄弟、睦宗族、亲邻里”,就是证明。“算了吧”“看开点”“吃亏是福”……是龙化人劝人的口头语。因琐事产生纷争,龙化人总是先内省。两口子拌嘴,龙化人自己解劝自己:人是咱挑咱拣的。孩子让生气,龙化人自己给自己拔气门芯:那是咱生咱养的。打工跟老板起了纷争,龙化人常拿“人家不是给咱发工资吗”安慰自己。

        龙化人先订婚,再结婚。订婚宴不用送红包,请你白吃白喝。结婚贺喜有送红包的,也有按旧礼抬着食萝送粮食的。若送粮食,你送一斗,他回你两升。龙化人说,这是规程。这规程一直从古流传至今。龙化人热情好客,即使家境不富裕,也会拿出最好的招待客人。手中有十块钱,恨不得拿百元招待你。来时迎到村口,走时送到村外,中午好吃好招待,是龙化人的待客之道。

        我的名字叫龙化。你没来,我和你隔着山隔着水,你来了我们就是朋友。我站在山巅等你,我敞开胸怀拥抱你。我这里交通很方便,每天有十多趟公交车往返于邢台市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名字叫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