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以其视听符号的具象性及其产品的全球流通性,毋庸置疑是为国际传播中最重要的文化媒介。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转型的大潮,“走向世界”、“走向国际”成为80年代以来中国人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在此背景下,新时期中国电影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传播。
迈入世界主流影坛:“欧洲三大”初亮相
1988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拿下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是首部获得“欧洲三大”电影奖的亚洲电影,也真正确立了中国电影在国际A类重要电影节的地位。
1987—1995年间,中国电影在国际上频频获奖,以最高获奖标准计(欧洲三大及奥斯卡奖),中国电影在这一阶段一共捧回威尼斯金狮3座、银狮1座,柏林金熊3座、银熊1座,戛纳金棕榈1座、银棕榈1座,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4次,分别是张艺谋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以及李安的《喜宴》。
尤其是在美、意、法、德等欧美老牌电影强国。这一阶段,世界各大电影节上若没有中国电影参赛将会成为新闻,而中国电影获奖则几乎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也在欧美日韩等世界各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1991年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北美取得了260万美元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而这部片子甚至是一部纯粹的文艺片。
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不仅在国际影坛上收获好评如潮,横扫世界各大电影奖项,还实现了惊人的票房号召力:再次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北美的票房纪录达到521万美元,日本票房1.79亿日元,法国入场100万人次,国内超1000万观影人次(这是在电影票均价4元的1993年),在1993-1994年间收获全球总票房3000万美元。
这一时期,在票房上唯一能与之比肩的另一部华语电影是李安的《喜宴》,不过《喜宴》原本就由美国的电影公司发行,因此《霸王别姬》在全球所取得的票房成绩依然可称得上是一个“票房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部电影都曾提名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可见这一时期“走出去”的中国影片,已经做到了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
这一时期,获奖影片的题材内容多涉及对中国过往伤痛历史及现实问题的反思,形成了根植于民族文化心理素质、充满时代精神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以最高获奖标准计(欧洲三大及奥斯卡奖),这一时期获奖的10部中国电影中,有6部的时代背景被设置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其中《红高粱》、《晚钟》都属于战争题材,片中直接表现了残酷的斗争场面以及战争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体现出导演们深刻的反战思想。
《悲情城市》、《霸王别姬》和《活着》这3部电影的故事则围绕着上世纪中国的政治运动而展开,将电影的主题放在了对人生存状态的观察及对人性的思考上。
《大红灯笼高高挂》、《香魂女》、《红高粱》这3部电影则将重点放在了对传统封建礼教的控诉上,通过讲述旧社会女性在人生道路上所遭受的身心压迫,进而产生的病态心理,体现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无情摧残,也初步展现出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怀。
《秋菊打官司》以一个西北农村妇女秋菊,为了向踢伤丈夫的村长讨说法,不屈不挠逐级上告的故事,进一步将眼光推向了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法制问题,并对改革大潮下农民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展开讨论。
李安著名的“家庭三部曲”之一的《喜宴》,则将电影探讨的主题放在了东西文化的对撞,尤其是东方式的家庭伦理亲情和人际关系处理上。另外,《喜宴》、《霸王别姬》、《爱情万岁》这3部电影都涉及到“同性”爱元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转型期中国电影对当时社会上的小众群体、边缘人群的人文关怀。
《爱情万岁》是所有这些获奖影片中唯一一部聚焦华人都市生活爱情故事的影片,探讨了都市生活状态下人们的交流困惑和精神危机。
在电影中“初识”与“照见”中国
根据IMDB上的全球观众电影评分显示,这一时期得分最高的4部影片分别是《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和《悲情城市》;而在豆瓣上的国内观众电影评分显示,得分最高的4部影片是《霸王别姬》、《活着》、《悲情城市》和《喜宴》。比较中外观众的评分,可以看出在对“走出去”的中国电影的综合评估上,中外观众的反馈还是较为一致的。
另外,豆瓣上的电影评分相较IMDB,整体高出一分的水平,但造成整整一分的分差的主要原因是IMDB的评分基准更加严格,纵观百年影史,在IMDB上评分达到9分的电影仅有四部,评分超过8分就可算是难得一见的佳作。而在这段时期“走出去”的中国电影中,就有3部的评分在IMDB上超过8分,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成绩。
再比较这些电影的评分人数。IMDB上评分人数最多的电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超3万人为这部电影打分,紧随其后的是《霸王别姬》,约2.7万人为这部电影打分,而这两部电影在IMDB上的评分也高居前三。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海外无论是评分还是票房影响力在这一时期“走出去”的中国电影中都高居前二,在国内的反响虽然也很不错,却无法与其在海外的影响力相较。但《霸王别姬》无论在海内外的影响力都是数一数二的,尤其在国内,这部1993年的片子在豆瓣上的评分仅此于《肖申克的救赎》位居第二,并且有超过185万人为这部影片打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红灯笼高高挂》与《霸王别姬》在海内外的反响差异呢?
通过在IMDB及豆瓣上的影评关键词提取,我们大概可以比对出中外观众对这一时期“走出去”的中国电影的关注点的异同。
从《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霸王别姬》的影评关键词来看,中外观众对《霸王别姬》的关注点是较为一致的。《霸王别姬》在IMDB上的影评关键词分别是“京剧”、“同性”、“日本占领中国”,在豆瓣上的关键词多为电影中《思凡》的唱词,以及影片主角程蝶衣的原台词“不疯魔不成活”以及“民族精神”。
单从字面上看,好像显示不出中外观众关注点上的共通之处,其实这些关键词无非都指向三个主题“爱情”、“京剧”、“中国历史”。我们都知道《霸王别姬》中最突出的一个元素就是“京剧”,两位主角都乃京剧名伶,影片中也常以京剧唱词来传情达意,其中对白暗含深意,隐喻影片中人物的前途命运,对传统文化以及民族历史的思考。陈凯歌导演将传统文化与民族历史、禁忌之恋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得《霸王别姬》产生了超越国界的深刻民族性,引发了中外观众强烈的共鸣。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IMDB与豆瓣上的影评关键词有一定相异之处。在IMDB上这部影片的关键词分别是“美学形式”、“权力斗争”、“红灯笼”、“传统”;在豆瓣上则是“封建宗法”、“红灯笼”、“老爷”、“悲剧”、“改编”。
首先,中外观众对影片主题讽刺封建专制、控诉封建礼教对人的无情摧残的理解一致,但是基于理解影片主题的关注重点上又有偏差,由“美学形式”这一关键词可得出,海外观众或许更注重影片中导演为表达隐喻所运用的技法;而国内观众则更注重符号本身的内容,因为无论是“红灯笼”,还是从未在影片中露面的“老爷”,都是无影无形却无处不在的“封建宗法”,豆瓣上的影评关键词也更具伤痛感,这或许与国人心理中所蕴含的“集体无意识”有关。
其次,影片主要是通过陈府内部几位姨太太的明争暗斗、权力倾轧来反映“一夫多妻”制下人的生存状态,控诉传统的封建宗法制对人的压迫,但国内并不乏此类题材的优秀作品,反而对海外尤其是西方观众来说更具新鲜感,加上张艺谋导演独特的美学风格加持,自然更具审美价值。
根据在IMDB上收集到的7部“欧洲三大”获奖电影关键词,其中2部涉及“中国戏曲”,3部涉及到“中日战争”,4部涉及“家庭婚姻”,4部涉及“政治生活”。
这集中反映出海外观众正通过“走出去”的中国电影认识、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历史”、“政治生活”以及“家庭观念”。豆瓣上有关这一时期“走出去”电影的关键词,总体也不离对民族历史的反思,对战乱中挣扎的一代国人命运的感叹。
在电影中燃烧的民族意志
1987—1995年间“走出去”的中国电影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这表现在电影人们对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把握与发掘:他们往往运用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变化流转,体现出中国的时代风云与社会变迁,反映出我们的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表达出我们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愿,传达出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深层集体心理”。
一方面,说明这段时期的中国电影在思想表达的深刻性、艺术表达的创新性、文化表达的自觉性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世界对中国这样一个神秘的东方大国的文化、历史、现实有着强烈关注,而中国电影恰恰用一种“熟悉的陌生”——他们熟悉的电影语言、人道主义价值观与他们陌生的东方时空、中华生活方式、中国人生存状态——满足了这种关注。
客观上,这些电影强化了中国电影的民族文化意识或者说民族文化的自省意识,同时也强化了中国电影的国际通用意识。
正因为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对民族性的自觉追求,才让中国电影具备了国际性,而有民族性的电影自然也不会脱离我们的人民群众。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进行创作,使这些电影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依然能焕发出超越时空、触动心灵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尹鸿,陶盎然.从走向世界到影响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J].南方文坛,2021.
[2]《电影美学》彭吉象
更多内容请关注VX公众号:数影聚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