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同中寻求不同——阅读《网络共和国》有感

个人感受

1.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寻平衡点网络到底带给我们了什么?桑斯坦教授在第三章和我们探讨了网络带来的社会极化现象。网络让有共同兴趣的人相识,但这个相识并非偶然,而是可能出自一种为了维持一定程度的自在和可能的生活方式。于是就会出现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让志同道合的人快速交换情报的各种无组织团体。这种团体看似是说服争辩,但实际存在论据过于有限从而被扭曲成特定方向的现象抑或是人们希望得到其他成员赞同的现象。当然,桑斯坦教授也像我们说明难道群体极化现象一定是不好的吗?去极端化就能有利于网络共和国的发展吗?极端化在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讨论和民主,有利于酿造新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有利于公共辩论。我私认为,在极端化和去极端化的过程中,就是一种在理想与现实中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一方面存在使用沟或者知识沟的个人或群体在网络中寻求信息从而寻求认同,在认同的过程中会被圈内的某些观点说服从而成为忠诚效益者,向公共领域拓展自己或者群体的想法,这是理想,而在此中间当然会出现极端的现象;另一方面,正是极端现象的存在,这些信息成为了一个个引爆点,野火在漫无边界的大草原上燃烧,也势必会出现更多危险,这是现实。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意见调查不应该是大众意见的“快照”,我们更应学会深度聚焦,在被节奏带跑的每一日,我们都应该思考反转到底为何又是怎样出现,现实让我们懂得这些重要性,我们要学会珍惜。

2.在选择与环境中找寻支撑点。阅读第五章的时候,我深深感受到了“有趣”应该怎样书写,这种感觉让我酣畅淋漓。人们的喜好并非天生也并非从天而降,相反它受到各种社会环境和现存制度、选择所带来的的影响。比如社会学家艾斯特提出的狐狸和酸葡萄的故事,认为狐狸不想吃葡萄,因为它认为葡萄是酸的,而且狐狸认为葡萄之所以是酸的,正因为葡萄没有用处。于是渐渐地,狐狸调整自己的心态,肯定葡萄毫无用处。狐狸吃不到葡萄,所以就下了个结论,葡萄是酸的而且它根本就不想要葡萄。这足以证明得不到葡萄这件事并非和狐狸的喜好有关,这也说明现代网络社会到底是让我们的选择更多还是让我们的选择受限?就像狐狸和酸葡萄,只是一个有限选项的共存,也只是一个在环境中选择的过程,而网络中的选择不是和公民这个身份有关,而是和作为消费者的身份有关,我们在找寻的不是符合大多数人的礼仪要求,而是满足自身最大价值化,这就更容易让我们不断和身边人进行攀比,从而引发消费攀比的现状。而我们要做的,同样是需要知道我们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要分辨公民和消费者身份的不同,这是我们需要做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求的支撑点。其实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有点像《乌合之众》,但它和《乌合之众》不同的是,放在了网络这个大环境下讨论,这本身带给了我不同层面的思考,比如到底饥荒是由于食物不够所带来的的还是由于社会本身民主化程度不够没办法做到公平分配所带来的?再比如网络中的新闻到底是想要引爆流量所设计的还是新闻中本身就暗藏不合理,需要作为公民的我们及时发现?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就像我一直在强调的,思考思考思考,聚焦聚焦聚焦。网络本身就使得我们的信息碎片化,知识碎片化,在这个时代,集中精神去阅读一则深新闻竟成为了一项值得炫耀的抑或是难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它让身为公民的我们脸上蒙了一层灰,我们不再去思考,新闻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我们不再去聚焦这件事情的前因过程而只去关注符合我们心里想法的结果。身为新闻学子,我一方面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责任在肩,这个“网络共和国”需要我们去改变的还有很多很多,但另一方面,我更感受到了无力感,到底我们能改变什么?在微博本科率不及5%,更多营销号乱带节奏的当下,我当下所能做的只有独立思考、谨言慎行。

摘抄

1.我们甚至可以依据舍曼关于代表的理念,推衍出在一个运作良好的共和国中理想公民的任务。公民不该只重视私利,也不该对别人的判断置身事外。即使他们关心公益,他们还是有可能在事实认定和价值上犯错,通过一键的交换,这样的错误可以减少或改进。身为公民,他们的责任是“与人见面”和“商量”,有时通过面对面的讨论,如果无法这么做,那也要考虑一下不同想法的人的观点。 这不是说多数人该将多数时间投入在政治上,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人们有一堆事可做。公民和民意代表依不同的情况和经验基础行事,并且都能从异质社会中获益,其实就符合了宪法设计的最高理想。

2.沆瀣一气的人在讨论中往往产生过分的自信、极端及对他人的藐视,有时甚至倾向暴力。

3. “绝对的”言论自由这观点完全不可置信。

4.网络所带来的过多消费机会并没有改善人的生活,因为许多商品只是加速“消费的循环”。

5.公共论坛所促进的三大目标。第一,确保演讲者可以接近一大群人。第二,公共论坛原则允许演讲者,不只可以接触不同的公民,还可以接触他所抱怨的特定人及特定机构。第三,公共论坛原则增加了人们置身于一堆不同人和看法中的可能。

6.经验分享能增进社会粘性,帮助解决共同的问题,鼓励人们视他人为同胞,有时还能确保人们对真正的问题和需求有所反应,甚至帮助人们认同自己。

7.艾思特认为,被剥夺的公民也许不想要那些被剥夺的东西,但人们不能只因未曾要求这些东西,就去合理化剥夺这件事。他们不曾要求,正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

8.民主要求有两个要件:一是一定程度的共享经验;二是能接触到一些未期待的、事先不经过选择的多元的话题和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共同中寻求不同——阅读《网络共和国》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