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嘟嘟的故事”看“保卫童年”

文/雒宏军

嘟嘟是个很像孩子的孩子

        有些文章,看上一眼,就会被牢牢抓住,无法放弃了。开例会的时候,拿到了2007年第22期《人民教育》,随便翻阅的过程中,忽然发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嘟嘟的故事》,虽然放在教学栏目,但是和传统教学栏目里的文章不大相同。

        嘟嘟是个很像孩子的孩子,难道还有不像孩子的孩子吗?有,而且不少,可以说很多孩子已经不像孩子了。电视上,每每看到记者采访小学生,小学生娓娓道来,从头到尾,却没有一句童言,全部都是为了迎合我们成人世界或者迎合节目需要而讲,他们哪里还像个孩子,分明已经成了政客。学校里,小学生已经习惯每天买些东西“孝敬”班干部,他们很快的就会根据父母的身份和职位划分成不同的“圈子”,他们懂得揣摩老师的心理,什么地方说什么话,做得滴水不漏,他们哪里还像个孩子,圆滑和世故有时候令我们都自叹弗如。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早晨伴着星星去学校,晚上踏着月色回家,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在他们的眼中只能看见疲惫和无奈,却少了清澈和纯真,他们哪里还像个孩子,更像个奔走在路上的打工者。

        嘟嘟却更像个孩子。牙掉了,她会乐上半天,“原来埋在肉里的牙齿是这个样”,下雨也能乐上半天,她想到“晚上,春笋就能咕咚咕咚喝个饱”。班主任烫了头发,其他老师都说好看,她却直接告诉老师她不喜欢这样,“难看死了”。走在校园,她会直接问校长,“你为什么不给小朋友们上课?”她会建议校长,“不要老呆在办公室里,应该经常和我们做做游戏”,“你看见老师和小朋友的时候,应该微笑”。所谓童言无忌,自己心里是这么想的,嘴里自然就说出来了,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她看起来“傻傻的”。

        其实,我们都看出来了,嘟嘟是个真正的孩子,稚气未脱,纯真朴实,她“傻傻的”,不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而是其他的孩子过早的“成熟”了,而且我们家长和老师已经习惯于孩子们这样的“早熟”。嘟嘟还没有学会成人世界的规则,她的童真反倒成了全校的“奇趣”,自己也成了“奇葩”。

童年是段矛盾的岁月

        童年是段矛盾的岁月,一方面,孩子们迷恋于童年的乐趣,另一方面,孩子们又盼望长大,歌曲《童年》就描写了这种矛盾的心态。“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池塘、榕树、草丛、知了、秋千、蝴蝶、各种各样的游戏,它们组成的童话世界让孩子们沉湎其中,流连忘返。但是,童年也有童年的烦恼,“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孩子们又急切的盼望长大。

         今天是对历史的继承,我们每个人的现在,都可以在童年找到影子。也许我们对童年的趣事还有深深的记忆,也许童年天空的颜色早已被我们完全忘却,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童年曾经有过的欢乐与痛苦,这些曾经的欢乐与痛苦已经化作流淌于我们身体之中的血液,成为我们的骨骼肌肉。只要曾经有过的,它就会终生跟随,和我们一辈子不离不弃了。孤寂的童年会让我们害怕孤独,热闹的童年会让我们喜欢朋友,仇恨的童年会让我们埋下仇恨的种子,被关爱的童年让我们学会关爱别人。

        然而,岁月不可能永远停驻在童年,孩子们最终还是要长大。如果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让孩子们尽情享受了童年的乐趣,他们完整的体验了童年的人生,享受了童年的哭与笑,然后再渐渐长大,甚至化蛹为蝶,这才是完整的人生。完整的童年才能成就完整的人生。然而,我们却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剥夺了孩子们的童年,从童年就画出人生的起跑线,让繁重的功课代替了游戏,拔苗助长,甚至教给孩子更多的世俗经验,人为缩短孩子们的“幼稚期”“生长期”,使他们早早就“成熟”起来。

         保卫童年,不是保卫幼稚,而是保卫孩子享受童年的权利,天真、幼稚、孩子气、成长,这些理所应当的权利。

教师该做些什么?

         毫无疑问,教师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用学校作为工具,把旧有的知识系统传授给继起的青年,使他们养成一种适合于既成社会的人格,以维持和发展这个社会。所以教育是人类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一种工具。教育本身并非目的,而是工具。”“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教育是学生社会化的工具,在学校,让学生学会前人积累的经验,学会在社会生存的常识,不断完善自我,在进入社会以后,能够有生存之地,能够不断发展自己。

        教师是学生社会化的“把关者”,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嘟嘟的成长矛盾也正在这个地方。社会化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但是我们学校教育是将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则(包括潜规则)都要一五一十的告诉学生,还是过滤掉一部分,让孩子保持一种纯真,一份理想?如果我们过滤掉了一部分,学生社会化的任务完成了没有?很多学生觉得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是两回事情,是不是我们的过滤又削弱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在“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之间选择一种均衡,就像走钢丝一样,非常艰难。

        艰难,却必须有所作为。如果教师退却了,成长中的孩子们就会不知所措,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好自己,又会做些“拔苗助长”的蠢事。我们常常发现,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身上有一些“孩子气”,具有了孩子的眼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发现孩子的世界,才能和孩子们融为一体,教育才能够成为可能。孩子气只是教师的另一面,教师还应该有些“君子气”,不是谦谦君子,而是正人君子,能够将人类社会那些永恒的“美”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使孩子们求真求善,使得人类的优秀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既然童年是不可逾越的人生阶段,教师就应该懂得等待,孩子就是孩子,不要把他们当作成人来看待,“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有了这样的教育观我们为什么还要急躁和生气呢?教师要懂得呵护,童心不可欺,平等相待,发现孩子心灵世界最可宝贵的财富时,如真诚、善良、合作、分享等,要倍加珍惜。恰当的呵护,会让孩子的优点成为将来的性格特征,化作人生的优势。

        发表于《人民教育》2008年3、4期合刊。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嘟嘟的故事”看“保卫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