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8 看见悲观与乐观模式

看见那些你拥有的并表达感恩,这是消除心理痛苦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不错的方法,比如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赛利格曼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那些活得开心幸福的人和那些活得痛苦的人他们的思维模式有着有趣的区别,

赛利格曼把这两种人称为"乐观者"和"悲观者"

1.时间框架上的不同:

对于不如意的事情,乐观者会认为这是暂时性的;而悲观者则认为是长期的,甚至永久的。

对于生活或工作上的好事,则刚好相反,乐观者会认为是长远的,而悲观者总认为那是暂时的。

2。独特性与普遍性的区别:

对于困难,乐观者会认为这只是个别事件;而悲观者则解读为这是他人生的常态。

对于那些好事,乐观者会认为这是普遍性的;而那些悲观者,则以为那只是个别特例。

3.行为与特质的区别:

对于取得的成就,乐观者会把成就归功于自己的特质,因为自己有能力,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成就;而悲观者认为这个成就只是某个行为做对了取得的,跟自己的才华没有关系。

而对于所犯的错误则刚好相反,乐观者会认为只是自己的某个行为造成的,只要改正了这个行为,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而悲观者却认为,是自己能力不够,是人的问题,才导致这样的错误。

从上面的研究你可以发现,快乐,或者痛苦,只是人的一种模式,与你所处的环境,拥有的财富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相反,如果你能改变你的内在模式,从一个悲观者转变成乐观者的话,你的环境、财富自然也会跟着改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那些快乐的人比较富足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富有,他们才快乐,而是因为他们快乐,所以富有。

与其不断更换工作,或者更换伴侣,倒不如试试换一下你内在的模式。而更换模式,从感恩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开始!


记得有一次我为一对夫妻做个案,女方是一个计划性很强,处处都要按计划行事的人,而男方刚好相反,喜欢随意,总是不按常理出牌,让她苦不堪言。而太太的规则、计划也让他感到没有了自由,于是双方争吵不断,矛盾重重。

我只做了一件事,就让他们破涕为笑。我问女方:

"如果你看一部电影,电影里的故事发展全在你的计划之内,你觉得好看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又问她:"你这么强调要有计划,你是喜欢你先生按计划送你鲜花呢?还是出奇不意地收到代表惊喜的鲜花?"

她笑了,其实她并不是真的一定要求先生有计划,她只是一边享受了不确定性的乐趣,一边抱怨那些不确定的事情给她带来的麻烦而已。

男方也不例外,我问他:

"你的个性如此随意,如果没有一位计划性这么强的妻子在身边,你的生活会变得怎样?"

"会乱得一塌糊涂",他有点不好意思的说。

也就是说,他的痛苦来自于他一边享受着太太为他计划的好处,另一边又在抗拒计划的代价。

这也就是他们为什么这么不喜欢对方的个性,却又无法分开的原因,事情的存在一定有其合理的地方,总有些你意识不到的好处隐藏在什么地方。

事情总是两面的,有一利就会有一弊,当我们试图抗拒那些弊端的同时,我们也会因此失去那些我们追求的好处。母鸡会下蛋,也会拉屎,你一边让母鸡下蛋,一边又不允许母鸡拉屎,这怎么可能呢?

人们习惯于看到代价,并因此屏蔽了好处,这是人们心理痛苦的其中一个原因。

如果我们能够反过来,先看到那些你拥有的,并为此表达感恩,你得到的一定会越来越多,而那些代价,也就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了。

就像前面的那对夫妻,当我请先生对太太说:"谢谢你的计划,让我的生活有了保障";同时请太太对先生说:"谢谢你的不确定性格,让我的生活充满了乐趣",横在他们之间的冰河好像瞬间就消失了。


乐观,悲观模式: 感恩团长,去年跟随学习了一年,帮助自己看见了很多。 今年继续跟随期待。 我自己是一个乐观者模式。 1. 时间框架:面对困难会认为这只是暂时的,而且面对困难自己会有一种兴奋的挑战感,通过战胜困难获得那种满足感。 2: 独特性与普通性: 一直都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充满感恩,相信人性本善,绝大部份一定是善的,如果有恶的也是少部份人,而且是因其它原因而被激发。 3. 行为与特质: 我是一个自信的人。 如果偶尔失败只是因为一个行为。 感谢自己,父母一直给到我安全感,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也是一个幸福的人。 对于事业来说, 也会从悲观的方向去想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 悲观与乐观上可以根据情境不同进行自由的转换。 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528 看见悲观与乐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