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汇报工作第一原则-倒金字塔叙事
:先说结果,先说结论,先说最重要,先说别人最关注的内容。
:再说论据,为什么产生这个结论。
:最后说具体如何得到论据,你的方法,做的细节流程是什么。
:常见误区 通通按照时间顺序。
2:什么是好的数据可视化?(Tableau)
:不要用图像误导,比如改变坐标轴区间。
:从图像到结论 要清晰易懂,不要复杂看不懂。
:图上不要有废话,重点标注出来,比如图像内容太多。
:图像不是好看的,就是要传达结论的。
:饼状图 通通换成柱状图 即可。
3:大厂产品越来越难用,数据科学家应该背锅?
:业务效率越来越差,数据分析师应该背锅?
:一个好的分析师应该在准备干某项目之前,就要考虑需要用什么数据去衡量项目的好坏,如果A指标好,那B指标会不会受到影响。而且A指标会不会持续好还是短暂好。
:分析师是中立的角色,所以你有责任 主动去衡量项目到底是好是好,全面的衡量。因此你就需要很强的业务思维。
:做right的决策,而不是easy的决策。
4:junior和senior的区别
:在不确定性中 能trade-off 有决策的能力,同时还能有战术。(知道的事情多,经验多,更了解人的优势,方法多)
:当别人要数据的时候,问为什么要这个数据 要做什么判断 这个数能不能帮助你做这个判断,是否还需要其他数据等。
:这种过程不断变多就能知道业务方需要什么,在什么事件需要什么,这样就了解更多的场景。
:多了解别人在干什么,多参加会议。你就能知道更多的东西。
5:成长性思维
:抓住每一个犯错的机会,展现或者得到反馈的机会,不管是否丢人。
:每件事情结束后,都想获得负反馈。
:我不会 改成 我想学。
:如果一次性通过,这会让我很难受。
:一切以成长为前提。
(这里可以延申四个误区:成功的人只是少数,固定思维,低关联性,零和非双赢)
6:如何高效的学习?
:当你接触陌生的领域时,提前做出答案,框架也行,对错无所谓。然后带着答案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只有好处。
:不仅仅是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还是带着答案去找答案。
:正确答案=你的答案 提前懂了 更容易懂。
:正确答案 不如 你的答案 那就是一个改善的机会。
:正确答案 优于 你的答案 瞬间发现自己的不足,还能找到当事人聊 他是如何想到好答案的。
7:如何高效的工作?
:先做,别讨论,先做,当你遇到困难时,再去找人聊,这样你即可以清晰表达自己的疑惑,也能更理解别人的解答。
8:如何一针见血的提问题?
:首先确定 结论不同 是因为事实不同还是认知不同。
:好的提问就是能发现 因为什么 导致我们认知不一样。并且能让对方告诉你 我们认知差距在哪里,如何产生这样的不同的认知,并且让你知道提升认知的途径。
9:case interview 三板斧
:每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框架模型,没有就用金字塔模型。
:在框架中,找到最重要的几点假设。
:用数据和业务交流,去验证你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思考用什么方法更好获得数据,用什么数据更能反映假设,用什么标准更好衡量)
10:提高认知才是人生"元能力"
: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观念一旦改变,就会发现多了很多机会。
:提出你的想法,不管怎么样,暴露你的认知,交流其他人的认知,才能收获新的认知。
:牛的人 你能想到很多新的方法,并且你有科学的方式test你的想法或者其他人想法是对是错
:首先就是脑中要有框架,要有数据,这样你就能发现更多的事实(当然要不断和业务聊一聊) 从而完善你的框架 你的科学方法。
:对现实的理解--认知
11:★如何影响 influence without authority?
:为什么我理论充足,却无法说服对方?因为对方不在意你懂多少,而在意你说的东西是否是他关系的,对他有利的。
:因此首先了解 他需要什么,目的是什么,然后设计一场谈话,引导你想表达的东西。这比你直接上来说好多了。因为你通过提问-讨论-解决方案,是双方讨论的结果。
:how to 让别人进入你的框架呢?
:首先明确倾听的目的(1单纯享受,2听懂理解,3倾诉他人,4评价帮助他人),我们常把3和4混淆 这就是冲突。比如朋友 同事 客户抱怨,你直接给建议,跳过共情,很难让人接受。
:因此不要过早show off 炫耀你的建议,等对方倒完苦水再说。同理心就是多听 多问 少说。
:如何问问题?知道对方的目标 困难是什么,从对方角度出发。
:好奇心 说服就是启发对方按照我的想法走,那最好的做法就是 当别人和你意见不同时,问对方为什么有这个认知,了解根因,从而底层出发 让对方按照你的想法走。
:保持好奇心,我们的目标是做对的事情,不是证明必须要用你的方案,你的方案对不对。
:谈话 不管和谁谈话,一定是轻松自然的 关注当下的谈话。其次 有摩擦是正常的,我们走路还有风阻呢,所以抱着好奇心,感受对方的想法,询问认知不同的原因,共同做对的选择。
:谈判一定不是你赢我赢,而是共赢,应该重点放在结果上。把好奇心放到对方的目标,从而实现双赢。
:谈判就是start with no的。谈判一开始就是拒绝的,所以不用担心冲突。
12:数据分析师价值在哪里?
:就是为了做更好的决策
:做任何决策之前,都要遵循OSM原则,去搭建这个决策框架。
:O 要做嘛?为什么做?为什么不做?分析的框架是什么?如果做,做到什么目标?
:S 怎么做,策略是什么?
:M 如何用数据去监测做的效果如何?衡量标准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数据?
:职场三力 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执行能力。我们总是忽略了理解能力,稍许关注了思考能力,一直在看执行能力。所以要同时发力。
:方向在哪? 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决策,在达成目标前,去学习提升相应的能力。
:DS优势在哪 判断产品是否真的有价值,消费者真的喜欢,而不是做了活动让消费者快速增多 但是没有留存。
:能够找到增长机会点在哪里,并且做起来
:判定项目的优先级,除了数据 还有就是和部门多聊聊
:做关键的取舍,能看到长期效果和t更大的高度
13:product-market-fit之adoption
:点击率这个指标存在一个误区,首先多少人有资格能看到A功能(版本测试),多少人真正注意到A功能(摆放位置有关),多少人点进去(点击率),多少人完成了核心功能(完成率 产品好不好用 流程有没有优化 用户对产品是否耐心)。理论上点进去的人已经比较关注这个功能了,完成了应该很高的。
:把自己当用户,核心是带入用户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生活习惯等等,不能以自己视角去带入用户,没意义。
:adoption低,会发提醒邮件。这个其实就错了,因为一旦召回用户,你的指标一定上升,可是这和产品好不好,用户喜不喜欢没有关系,因此不要一上来就看最高指标,要关注功能的核心指标(点击率和留存率)
14:如何上级汇报?
:思考为什么让你汇报?因为老板关注你的内容 内容很重要,借你内容输出决策。
:老板需要的是你的结论和观点和帮助他做一些决策。所以不要怕上观点 但是要有理有据。
:核心点:你要勇敢高效的说出观点,有理有据,清楚的呈现事实和观点,让老板能看懂。
15:★product-market-fit之retention
:留存的三种维度 用户 时间 行为
:用户:拆解用户 应该与优化目标紧密结合;多看渠道,不同渠道的retention差距是很大的 是自然来的 还是买来的;!要把不同人群的留存率和人群规模一起看。就能找到渠道retention高规模少是不是可以提高规模,花钱买的retention可能没有自然的高,是不是就没必要花钱。
:时间:有两次时间的选取。用户几日后的几日留存)(一个月后的周留存)。比如一个月留存的用户 最近一直周的留存。 等等都是不同的反映,应该把高价值用户的行为强关联。
:行为:明确理解用户行为漏斗,留存到底是什么行为留存,用不同行为的留存反映不同的情况。比如是打开APP还是产生消费等行为。分子尽量往漏斗底层定义=核心动作,留存定义的越接近结果 当然更能反映产品的好坏。同样 分母也能改变 分母应与用户增长目标紧密结合。
:呈现方式 百分比 微笑曲线 三角图标
:百分比:了解竞品留存,留存率和LTV强关联,要有底线意识
:微笑曲线:微笑曲线是可以用钱买的,一定要识别真正用户曲线 并区分开来。
:三角图表:横竖斜都可以看,最好用热度可视化
16:PPT目的是什么?
:目的就是说服别人
:要明确听众是谁,因为你是说服他们
:关注呈现时 PPT的字体大小是否放在屏幕上 听众能看到
:前后页必须要有逻辑,如果没有 考虑是不是逻辑放错位置了 或者不必要放
:大胆过渡页和标题,因为做PPT的时候 你要不断提醒听众你在说什么 下面要说什么。
:每页20字,简短 突出重点。字少 你也能记住 这样你能更关注场上的互动
:什么是好的PPT?能说服听众,产生效果的PPT是好的PPT。
17:五个收获
:不要说废话,你的话是worthy的
:深度思考
18:★降维打击的面经系列
:知道人才的定义:你做过什么事情,面对新的东西你会怎么做,能不能胜任,行业岗位的匹配度职业的规划。
:四种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执行落地协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
: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真正想做什么,我在最擅长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
:如何用工作让自己价值最大化-大家HR都倾向于成功大厂里面成功的产品/部门。这个是没法改变的事实。同时简历的适度包装。
:最快的速度向看简历的人 证明 你是牛逼的。
:个人总结:1最具含金量的证明:表达在专业领域/行业的认可结果;2体现自身的特质:表达自身是个怎么样的人,让人有一种放心的感觉。并且来了以后,可以更优秀;3个人的未来发展:表达自身接下来会怎么做,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让别人知道自己好,同时想要更好,而且可以加入这个团队以后能够一起变得更好。
:项目描述:1表述结构,参考star法则。2实事求是的表达项目介绍,表示自己较为谦逊,需要在面试沟通时,表述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但是相比预期/竞品 还有一部分的差距,面试表达与简历项目展示,是可以对应到简历上的展示。
:个人技能:如果技能不够牛逼,则不用继续展示出来。不用放excel等意义不大的技能展示
:个人总结是论点,经历是论据。
简历里面的项目结果 以及 项目证明你是怎么样的人是论点。项目里面具体的话是论据。
论点一定是强调先突出来的,不要让人去猜。
论据都是补充说的,不要把所有的论据全部进行展示。
多不如少,少不如精
一行一句,一句一行
19:独当一面
:小孩才说对错,成人只说取舍
:当有个方案不好的时候,不能直接说这个方案是错的。第一让当事人比较难堪,第二可能自己思考不全。
:要说从取舍角度说思考这个方案。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案,有什么地方可取,什么地方可舍。
:话术:能解释一下这个方案的优劣势嘛?,如果我们这么做。。。会不会更好一些?
20: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我们在不满足的情况下,最先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重视结果上。
:错误:对结果的不满意:想去找捷径,比如别人怎么快速晋升的。
:正确:对能力的不满意:想到能力有哪些不足,先去提升能力。
:关注自己的成长,自己的体验和想法,才是能力的提升。
:成长性思维 对现状的不满时对能力的不满,而不是结果不满足。
21:应届生的误区
:螺丝钉都做不好,你凭什么能做更重要的工作呢?
:自我认知难 知道自己要什么,要什么 擅长什么 想做什么
:清晰的自我认知,优势,劣势是什么
:问周边的人反馈,去猜想别人给我的反馈,发现真实的含义是什么。因为大部分人很委婉。
:不要打消息差,不然到时候辉丢失你的信任感
:甩锅一定不能去做。首先求责于己 是谁的责任就该谁负责,核心逻辑就是谁负责 谁要解决,而不是甩锅。
:实事求是 不要包装 不要粉饰,求的是心安理得,哪怕当前吃亏。
:比如说项目这件事,实事求是,懂得懂得,多你一个不多 少你一个不少。因此 真实的写出你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职业发展的速度的关键=能够快速胜任下一份更高的工作
22:可以增长各种场景的武功
:你要先想如何帮助一家奶茶店实现增长,要不然你凭什么觉得你能帮助区域增长。
23:滴滴大战 这么破解
:还是要和大量 的用户沟通,才能洞察用户,看数据缺少画面,真正去问到一线的场景后,才能更好的洞察用户,真实体验场景。
:场景化打法。虽然核心一样,但是包装产品 场景化本土化。然后汇总打法 什么情况如何打。
24:团队管理心得
:哪些事情要做,哪些不用做,哪些事情重要但是不紧急,
:团队领导者设立好人设,就是不能多变,你要有自己始终的原则和办事方法,让团队其他人都能知道你的行为特征。
:第一需要设定一个规则,在这个规则下,可以让团队效益的最大化,小到开会不拖堂,达到遇到决策如何做 以及定赏罚等等;第二克制自己的情绪 自己首先捍卫规则,不要逾越规则。
:多建设少抱怨
25:94年manager分享
:首先 把没挑战性的任务 做好 ,并且做了一段时间后。然后再去 主动和组长1V1沟通,想学习更多的东西 希望给到机会(这是一种沟通技巧,而不是抱怨当前事情很无聊)。
:组长肯定会给机会的,你也有机会参与每个业务块的 哪怕小项目。这样你就了解了整个大业务的结构。
:主动参加high level的会议,一定要仔细去听,而不是旁观者,因为这是很好的机会,且你要带着思考 发言表达观点。不断的体现主动性和提出建设性建议,老板就会关注你,就会准备项目的时候想到让你参与。
:主动和老板沟通不用不好意思,因为老板也有职责去提升你的能力,他也要规划员工的任务,你主动提 反而也是帮助他。
:参与项目了 怎么保证能高质量完成呢? 首先项目管理,提前想到可能的问题,遇到问题及时和上司沟通。 不要过分一个人面对,导致延迟。over communication 好于 under communication。 及时求助是负责的表现而不是无能的表现。同时沟通也是一个机会 甚至能和其他leadership一起。
:在展示自己的时候,还是要说事,老板关注的是结果,未达成原因,新的策略和due date规划,而不是你做了什么什么。
:1V1和老板沟通的时候,最好有一个career的规划,想升职需要做到哪些里程碑的事情,你要朝着这些方向去做,而不是老板安排什么,你做什么。或者问老板需要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老板也会给你一些机会。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