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精神内耗皆人生谎言,勇敢可治愈一切

你可能没听说过阿德勒,但是你一定听说过他的金句——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心理学世界三大巨头中,其中两位是鼎鼎大名的弗洛伊德和荣格,剩下最没存在感的那一位是阿德勒。

戴尔·卡耐基评价阿德勒是

“终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

阿德勒的学说与弗洛伊德有很多分歧,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弗洛伊德崇尚因果论,过去的不幸导致了今天我过得很差,这是因果论,或者是宿命论。

而阿德勒则强调人的主观可以改变世界,推崇目的论。

阿德勒认为过去跟现在没有关联,没考上大学跟现在你作为一名loser没有关系。你之所以变成loser,是你自己想成为loser,因为你不想也不敢努力拼搏,害怕尝试后失败,遭受更大的挫折和打击。

我出生在小镇寒门中,没有书香门第,没有优渥的成长环境,没有伯乐良师,没有考上好的大学,所以这辈子就注定了没有出头日了吗?

未必。

目的决定了你是愿意继续沉沦,还是选择奋勇前进,爬出深渊。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一个学生受尽了原生家庭的冷漠和伤害,跳楼了。

往往认为,他跳楼是原生家庭伤害太深,没办法走出来。

没想过另外一种可能:是他想用极端的方式引起父母的关注和爱,或者是报复。

也有这样的事情:有些人在和对象吵架后,会伴随心痛头痛,甚至是割腕、撞车、跳楼等轻生行为。

很多人认为这是深度伤害导致的情绪和行为失控。但有没可能是该女生想用过度极端的行为来引发对方的同情和软化?

换言之,他们完全可以选择不跳楼,而是选择艰难地活下去,直到独立自主,离开那个非人的环境,过得幸福安乐。

这是《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首先想要阐明的观点。

这本书以一个对世界充满失望与迷茫的落魄青年和一个看透世事的老者之间的辩论对话的形式,来介绍阿德勒的学说。

书中提到了挺多的观点,不妨看一看——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不需要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如果一味寻求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一切都是勇气的问题。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这本书可以说是对玻璃心、宿命论等的巨大冒犯,很多人看了之后斥骂这是胡说八道,歪门邪说。

这大概也是阿德勒不甚在大众中流行的原因。

但是心平气和地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很有道理。不就是典型的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吗?

弱者往往抱怨命运的不公,把一生的时光都花在抱怨和幻想中,如果父母不是见识浅薄的农民,如果能够考上好一点的大学,如果进入一家大企业,遇到一个好的上司……

人生哪来那么多的如果。

所有的假设、幻想,只不过是自己给失败挫折所找的借口,像迷药一样麻痹心灵,而对现实没有半点帮助。

你敢不敢承认现在的失败,正视自己的欲望,然后起而行之?

几年前,我深刻悔恨自己虚度时光,庸庸碌碌而一事无成。思来想去,还是想要重拾旧业,把爱好、专业整理形成文字输出。那时候就想过,如果早5年开始做,在帮品牌做代运营时候就自己做,如果开始起号就坚持下去,不早就跟谁谁谁一样是大V了吗?而现在进入中年,时间涣散,精力不济,内容风口不再,门槛降低,千军万马蜂拥而入,还能再战乎?

所有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与其考虑那么多如果,不如现在就行动,哪怕不能每天一篇,就算每周一篇积累下来一年也很可观了。

这其实是两种人生观的对决。

你掉进了一个大坑,是一辈子躺在坑里痛哭流泪,还是擦干眼泪,想办法爬出来再干它个100年?

消极主义者沉沦于过去,终生臣服于过去的挫折、黑暗,而那些相信态度可以改变世界,勇敢追星就可以实现梦想的人则注定会成为这个世界上少数的成功者。

当然,这里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知识点,也是阿德勒被诟病最深的一点——人到底能不能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比如你在餐厅吃饭,服务员迟迟不上菜还上错了菜,你怒气冲冲找餐厅经理交涉。突然单位领导打来电话,你一秒切换状态转到心平气和的频道,挂完电话又切换到发怒模式。

这说明情绪是根据情景和目的需要而可随时切换的,而你跟餐厅经理发怒,是因为你潜意识里认为选择愤怒作为工具,可以更好地震慑对方,保护自己的权利。

所以,情绪失控只不过是个假象,背后是你的主观目的在驱动。

我们很多人都活在生活的迷雾中,或者是人生谎言中。

有的人往往以受害者自居,以为自己是被过去的创伤所误,导致事业不成,家庭不幸,性格不喜。

有的人极度自负自恋,认为地球就应该围绕着自己转,举手投足亮出爱马仕皮带劳力士手表香奈儿包包,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王公贵族权势滔天必须无条件服从自己的意志

也有的人深度自卑,极其讨厌自己,刻意讨好别人,生怕说一句话都是错,生怕引起别人不满或恼怒或失望,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

这些从本源上来看,实际上都是同一种”病”:太过自我,以自我为中心。

阿德勒提出课题分离的方式来做切割,把自己的需求跟别人的需求分离开,你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努力做出自己的价值,自然可以获得团体的尊重,而不必担心被无视轻视。

人不必活在他人的眼光期望中,而是以真实的自我需求为准,大胆追求实现自己的想法,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如此反而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用一段著名引文来做总结——

上帝清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喝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当然,也小小吐槽一下,这本书以两个人辩论对话的形式,逐层深入讲清楚内心世界的真实与虚幻,说实话有点枯燥无味,相比另外一本网红心理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来说实在是可读性相差太远。但是两本书可以一起看,相互印证,最终会发现很多观点殊途同归,最终讲的是人要勇敢走出过去的阴影,和世界达成和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玻璃心、精神内耗皆人生谎言,勇敢可治愈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