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

这几日《我不是药神》刷爆了朋友圈,看哭了无数人,在今日上映4天之际,票房突破10亿大关,豆瓣评分9.0,点映评分更是高达9.6,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对于现实题材和批判社会现实问题的尺度的把控是极其严格的,而这部电影能顺利通过审核,令人觉得非常意外。

图片发自App

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 一个白血病人,为了救命,为了救人,“代购”印度盗版抗癌药,然后遭到了法律的制裁。贯穿整个电影的主题是,在电影中除了人性刻画的饱满之外,更反映出了社会问题,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1、 对错

在《我不是药神》中充斥着人性的贪婪与救赎、邪恶与正义、自私与善良。这部影片中,对与错,真的不是那么清晰可见,例如:

药厂不顾病患生死抬高价格卖药是错,而药厂需要盈利,投入研发资金与精力却是对的。

程勇为了利益代购药物,因恐惧将代理权拱手相让,他为了钱藐视法律,导致仿制药泛滥,使正版药厂利益受损,又自私的放弃病人,是错。最后良知唤醒,自我救赎,他触犯法律,倾家荡产重新代购救人,给广大病患活着的希望,却是是对。

是情大于法?还是法大于情?法与情或许是无法两全的,就像程勇在法庭上陈述的那样:

“我判多少年无所谓,那是我该得的。可是那些吃不起药的白血病人的未来该怎么办,才是最需要解决的事。”

电影最后程勇被押回看守所的路上挤满了白血病人。他们不顾细菌环境对自己的危害,摘下口罩为程勇送行。那时他泪流满面,只不过泪水中充满着幸福的味道。

道德与法律,人性与生命,谁能分出对错?

2、 生而贫穷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有一句最戳心的台词“世上只有一种病,叫穷病,治不好的”,没人愿意死去,都想活着,可是没钱,连活着都变成了奢望。

图片发自App

对普通人来说“小病拖、大病抗、病危等着见阎王”成了他们的真实写照,不是不想治,而是治不起。因为一人病重,就足以把整个家庭拖入深渊。

在疾病面前,其实人与人是不平等的,没钱就真的会没命,电影里绝望的病人们问道:“我想活着,有什么错?救命的药凭什么卖那么贵?”这些疑问就像一把刀一样划开我们不曾见识过的内幕,看到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关于生命和生存的课题。

活着不易,请善待每一个生命。

3、希望

在电影最后阶段的庭审阶段,陈勇作最后的陈诉:“他们吃不起天价的进口药,他们就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杀。不过,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的,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把,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慢慢变好”。

而电影的结尾也给出了合理的结果。

不得不说震惊中外的“陆勇案件”确实推动了我们国家的医疗改革。这些慢性病人的存活率也得到了提高,而现在多种抗癌药也已纳入了很多省市级医保,人们再也不用为天价要发愁了。

相信这部电影上映之后能让更多的人关注白血病患者以及慢性病患者,看到他们的困境,加快改革的进程,让更多地区将格列宁及抗癌药物纳入医保,不让更多悲惨的事发生在我们身边。

图片发自App

不管日子多么难熬,事情多么艰难,只要一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美好的某个人或某个期待,就会很想再继续拼一把。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是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