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思考
请阅读采铜关于碎片阅读的一段话,并思考:这给你什么启发?
齐白石16岁时,曾拜师学习雕花木工,给家里面赚钱。
齐白石的木工师父手艺很好,但是他雕的花翻来覆去就几个固定的式样,没什么新意。
勤动手、更善动脑的齐白石就搞了些创新,把国画里其他的一些元素如虫草、花鸟等迁移到木雕里。没想到颇受大家欢迎。
这种经历让他对国画有了强烈的兴趣,但缺少系统学习的他,一直无法真正入门。
直到二十岁的一天,齐白石在一个主顾家里干活时,发现了一套非常经典的国画教科书--《芥子园画谱》。
齐白石如获至宝,于是向书主借来,描红一般把原画一笔一笔勾描在竹纸上,就这样勾画了足有半年,画成十六册,才悉数描完。
接下来的五年,齐白石靠这套勾描出来的《芥子园画谱》做木雕,并且闲时也反反复复拿出来临摹,他画画的底子就这么打了下来。
后来齐白石的画在当地出了名,引来名画家收他为徒。有了专业指导后,齐白石的画技更上一层楼,终于成了一代国画大家。
发现一本好书,花半年时间抄下来,又花几年时间学这一本书,这是在信息匮乏时代的大背景下,一个求学若渴的年轻人所做的事。
而在今天,有几个人可以像齐白石那样去读书呢?
· 一部智能手机在手,我们的时间就被分割得七零八落;
· 每天五彩斑驳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让我们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
· 我们的耐心越来越少,总是被标题吸引,打开正文后匆匆两眼又马上关掉;
· 每天翻新的网络热点,无外乎性、谎言、奇闻和窥探,到第二天就被我们忘得一干二净;
· 我们幻想在一篇网文中寻找“干货”,希望发财致富、人生辉煌的不传之秘,能被一二三四五和盘托出,没想到只是又一次被骗了点击;
· 我们总是在找更多的资源,搜索、下载、囤积然后闲置,错把硬盘当成自己的大脑:
........
Q1:什么是碎片认知?
A:
1、碎片认知,是一个组合概念:碎片+认知。
碎片指的是,完整东西破碎后的零块。
认知有多个定义,其中一个是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它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
组合后,碎片认知,指的是:碎片、孤立、没有整合到知识体系的知识点。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们常常指出,学习后进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不会联系,不会贯通”。
与碎片认知相对应的,就是学问深厚,体现在:
任何一个概念出来,都能说出概念的内涵、外延、前提条件、与哪些概念相关、在知识体系上处在哪个层级等。
如果是碎片认知,就比较肤浅,体现在:
“哦,我听过,看过”,多问几句“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什么情境下使用?",就“呃,呃,不是太清楚啊”..
2、碎片认知问题,越来越尖锐。
碎片认知,自古皆有。
除了图书相对系统之外,其余文章相对而言,都是认知碎片,无非是碎片化的程度,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
智能手机时代,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等公交、坐地铁等碎片时间下,我们都可以读上几分钟。
这是工具的进步,让我们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做更多的事。
只是凡生一利,必生一弊。为了迎合碎片化时间的阅读,有不少文章都会简化。
比如说,只给出信息的集合而非逻辑,简化掉推演过程,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以让读者能在3-5分钟之内,就读完一篇文章。
未经训练的阅读者,沉溺于这种阅读,感觉这种阅读又快又省事,不愿意读、也就逐渐丧失了阅读长文章以及书籍的能力。
但从本质上来看,这种阅读和学习模式,很难出成效,更谈不上效率。
于是,很多人就会出现类似以下的困惑:为什么我刷微信,读了这么多,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更严重的是,碎片认知的人,很容易变成墙头草,失去独立判断能力。
比如说,A说了一通道理,感觉很对;B说了一通道理,感觉也很对,但实质上,A和B的观点,本质上是冲突矛眉的。
原因就在于,认知碎片如果没有整合到我们的知识体系中,就是孤立的认知,谈不上有多深刻,更难以调用。
Q2:怎样减少碎片认知?
A:
1、化零为整,保障深度阅读。
关于碎片认知这个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自身的碎片认知问题,有多严重。以下3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定性地测一测。
一是,面对抽象程度高一些的长文章和图书,你会感到畏惧吗?你能持续专注地读几个小时的长文章或者书籍吗?
二是,每读一篇文章,你大致能说出文中有多少个关键概念?这些概念,与你知识体系的哪些概念有关?应该放在你知识体系的哪个位置上?
三是,你能用多个视角、多个层次,去分析一个概念、一个现象或者一个问题吗?还是说,一般只有一种观点?
如果上述问题的回答,你没有多大把握,说明你自身还没有形成有序的知识体系,需要重视碎片认知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时间碎片化不可避免,但仍然可以尽可能减少碎片化程度。我们通过时间管理,可以将时间划零为整。
也就是说,通过做减法、合并等,保障自己每天有若干个整块时间,在此时间内,安排深度阅读或者做最重要的事项。
前置思考中,齐白石的学法,可以参考。
发挥搜商,寻找到优质的学习资源(特别是系统性强的学习资源),然后安排整块时间,保障自己的专注,持续学习、思考和实践。
通常来说,用整块时间系统学习,相对而言,更容易深度思考,从而减少碎片认知的可能性。
但这只是提高可能性,具体在阅读时,还是要掌握阅读质量中找到的方法,即: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其中,尤其是主题阅读,可以参考多个作者,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观点,能够显著提高系统性,促进我们深入思考,从而减少碎片认知。
2、整合之前,梳理知识体系。
如果你不清楚你知识体系是什么,如果你不清楚你的知识体系缺什么,就不知道去获取什么,整合什么。
指导原则就是:针对特定的领域,想象自己在出一本书,有中心主题,有分章分节。
或者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位刚到地球的外星人,对某个特定领域一无所知,请你当老师,让你系统讲一讲,你打算怎么教?
把你教的思路写下来,就是整理你知识体系的过程。
在整理、也就是输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些知识,你讲不清楚;有些知识,觉得有缺漏。那么,你就知道,要去补充与之有关的知识。
比如说,你在研究自律这个议题,你就可以想象自己,要出一本关于自律的书。
于是,你可能会列出章节框架,包括自律的定义、不自律的类型、不自律的N种原因、对应的N种方案等。
然后,你可能发现,其中“道德许可”这个原因,你知道得不多。那么,你就会去搜索相关的文献。
以上是逆向的做法,通过找出缺漏,然后发挥搜商,主动去搜索,补缺补漏。
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正向的做法。
比如说,还是关于自律这个议题,你通过发挥搜商、选书等,找到相关的素材,然后开始逐一阅读。
接着,针对素材中关于自律的所有知识,做读书笔记,并采用概念地图,思维导图等类似的工具,进一步精简整理。
通常来说,我们可以将逆向和正向两种做法相结合,最后就会整理出相对完整的关于某个议题的知识体系。
3、每读一点,更新知识体系。
当我们整理了某个特定主题的知识体系后,后续在阅读这个主题的相关文章或者图书后,我们就很容易判断:
新的阅读材料中,哪些是此前整理的知识体系中已经包含的?哪些是还没有包含的?哪些是更新的研究成果,可以修订知识体系旧有的内容?
一旦需要增补、更新,我们就要提醒自己,整合、更新到既有知识体系中。
如果读到这些新内容,是在碎片化时间内,没有办法当下整理,那么,我们可以先收藏起来,再及时整合。
在学习曲线中提到,典型的学习过程中,承上启下的环节,就是“整合”。
只有做好整合这一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碎片认知的问题。
所谓的及时整合,建议是,最好当天整合;如果当天不能,当周内要完成整合。
在读书笔记中,提到过,钱钟书先生读完书后,只留读书笔记,书要么还,要么给别人。
在智能手机时代,很多人读到一篇感觉有收获的内容,就只是用微信或者用印象笔记之类的工具收藏。收藏完就了事。
90%的人不会再看这篇收藏。
类似钱钟书先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建议你,文章收藏后尽快整合,然后就可以把这个文章删掉。
当然,可能很多读友可能会发现,做读书笔记、整合知识体系比较费时。
对此,有两点建议:
一是,提高阅读质量,整合知识体系,优先级高于阅读速度、阅读数量。没有质量的速度,是没多大意义的。
二是,当熟练掌握整合方法后,可以尽可能精简。原因在于,如果知识体系主要是给自己用的,用关键词提示自己,自己能看明白并回忆起来就可以。
如果后续需要输出和分享,则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看的高度精简版本,另一部分是这个精简版本展开后,所需要的必要内容。
比如说,每天的词条,是要分享给大家的内容,属于展开部分,可能要3000字以上,才能相对完整地单述1个词条,也就是1个概念。
而自用,则会高度精简,比如说,包括本篇在内的16个词条,精简版本画成概念地图,是类似如下的样子。
虽然这些概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之间的连接不只这么多,但作为自用的精简版本,提示作用已足够。
在最后,要强调的是,无论当下掌握的知识量有多少,都要尽可能整理出知识体系。
如此一来,每当阅读到新的内容,我们都可以快速判断,里面的内容是自己已经掌握的,还是有新鲜的内容。
已经掌握的,可以快速跳过。新鲜的内容,需要详细阅读。
读友们或许会观察到,有些人阅读速度很快,几乎是一目十行。原因在于,那些一目十行的内容,这些人已经掌握了,无需再浪费时间。
而不在他们知识体系的内容,他们则会慢下来,细细阅读,消化它们,整合它们。
后置思考:
①每个词条都是认知碎片,又怎样体现系统性?
②每阅读完一个词条,你整合到你的知识体系了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