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俞军老师的书出版后,总是能听到有人在推荐《俞军产品方法论》。
前段时间得空读完了这本书,在这里记录和分享下自己觉得印象比较深刻的几点收获和感想。
先说一下它的整体内容,主要分为5个部分:
1)首先,认识“什么是产品经理”;
2)其次,去理解“企业、用户、产品”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能够如何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完成“价值交互”;
3)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说明了“交易模型”,可以从哪些方面切入去影响和优化它,主要是效用、边际、成本、供需定律;
4)在上述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学会做好“决策”,做出最优的选择;
5)最后,为需要学习做好决策的我们,介绍了“产品经理的选拔与成长”,在制定个人规划和发展路径时可以有所参考。
01 理解:企业、用户、产品,完成“价值交换”
关于企业、用户、产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俞军老师在书中是这么说的:
企业通过“产品”这个关键媒介,以创造“用户价值”的方式,有选择地和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所以,“产品即交易”。
这里交易是广义的,是把人的任何有意识行为,看作是以成本换取收益的过程。在这个交易过程中,“价值”是主观的。
1)理解用户:用户是“需求”的集合
我们常说的用户是一个独立的人,但是当我们要从产品和需求的角度出发时,需要看到的一个群体的需求集合。
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划分出集合后,可以从抽象出来的用户画像中提炼用户特点,挖掘用户诉求。
如何理解用户是需求的集合?
由于不同产品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当某个产品完全满足了某个用户在某个场景下的某类需求,那么就可以说此用户是该产品的一个用户。
举个例子,
如果某个用户一个月有100次使用专车的需求,100次全用了滴滴专车,那么我们可以说此用户是滴滴专车的一位用户;如果100次专车需求中,只有50次使用了滴滴专车,那么这个用户就只有一半是属于滴滴的,滴滴其实只获得了半个用户。
2)理解产品:产品本质上是一种解决方案
从场景中看到问题,从问题中挖掘需求。
产品的本质需要我们能够解决问题,即我们要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这个角度出发,产品经理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产品方案。
其他例如,推动业务规程的形成,引导业务规范化,也是我们的解决方案之一。
3)理解企业:在试错中发现市场获利机会
发现市场获利机会需要试错,所有我们认为是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行为,客观上说,都是在试错。
而在试错中积累的知识越多,就越会有获得洞察获利机会的可能性。
获得获利机会有这么几个切入点,
一是市场环境和制度变化,
二是关键新技术,
三是一个长期关键因素——即企业自身的组织建设能力,要能够抓住机会和最终实现生产效率高于市场。
02 当我们在说交易时,我们在说什么?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节,就介绍了产品经理需要研究的内容: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
用户模型是产品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偏好和行为反应模型。
掌握用户模型,是一个产品经理的合格线。
而交易模型,是一个可持续交互的互惠模型,
结合前面说到的,这里的交易是一个广义的定义,即我们需要去考虑产品如何能够创造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并且使其可持续发展。
掌握交易模型,是一个产品经理的进阶路。
优化交易模型,使产业链上各方在创造价值和利益分配方面公平合理,有竞争性,产品可持续发展。
这里说的交易接近一种交换行为,它不一定发生在买卖双方,人的每次行为都可以看做是一次交易。
交易创造价值。
通过交易,产品被转移到了一个更能创造价值的人手里。这个世界上的总物质没有增加,但是我们创造价值的能力增加了。
交易背后的交易模型,就是我们要去发现、设计和优化的机制。
在设计时,我们需要去思考利从何来(如何创造利益)、利往何去(如何分配利益)。
另外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了解到一些切入点,
比如损失厌恶: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损失令人更难以忍受;
激励相容:让对方干得好要比干得不好时获得更多收入,这样对方才有上进的动力;
锚定效应:人们在对某人或某事做出判断的时候,容易受第一印象的支配;等等。
03 做好决策,我们要注意什么?
在这一章的开篇,首先就提出了“人类的决策天生就是不理性的”。而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去做出“相对理性”的决策。
理性决策的三要素:理性的信念、理性的目标、理性的行动。
其中,行动是依赖于信念和目标的,因为如果方向错了,那么即使我们跑得越快,也只是错的越多。
决策存在误区,误区源于决策者的认知偏误。
你是否思考过,“对自我认知的认知”呢?
理性的信念即与真实世界一致的信念,也可以理解成“对自我认知的认知”。
我们要对自我认知保持怀疑和反思:关于某个决策所需的完备信息,我的认知程度可以打几分?可能用什么方法,值得付出多少成本来获取哪些信息?我可能存在哪些认知偏差?
人类最大的理性,是理性地理解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除此无他。
“对自我认知的认知”,感觉听着挺抽象的哈。换句话说,需要我们对“自我认知”有正确的认识。
我们的“自我认知”未必正确,但是我们要去认识到它是什么样的,在此基础上可以不断去迭代优化它。
“自我认知”会决定你如何你做决策、做出决策的方向是否正确。保持方向性的正确,比在错误框架做出看似正确的决定,更重要。
你以为你在做理性决定?未必
行为科学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有5%是非习惯性的,而其他95%的行为都源自习惯。
这基本上意味着是习惯而不是逻辑,决定了我们的一生。
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讲逻辑、有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导致的结果。
所谓理性,是指当条件合适时(理性并非总是优于本能和习惯),优先用逻辑、知识和思维去做出决策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行为,而不是任由本能和习惯驱使。
看到这段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是《真相与错觉》中提到的,自我意识的四大愚见中的情感盲点:
当我们做某些判断或决定时,认为自己在理性思考,但实际上已经不知不觉被当下的情绪所影响。
大脑倾向于选择不费力的思考,按直觉作出了判断,而我们却毫无知觉。
不去刻意关注,真的会有很多时刻是被自己的情绪悄悄影响了,自己却浑然不知。
认知水平决定了我们在接收信息时的“不可能”理性
逻辑决策也是“讲理决策”,结论靠逻辑推导得来。但需要对方具备相应的认知水平,否则就会鸡同鸭讲。
想让一个人理解和接受一个道理,是要在他的偏好和认知结构内去实现的。如果对方不具备相应的偏好和认知结构,就需要帮他补齐,但这个成本实在太高了。所以,逻辑决策的成本远高于数据决策。
产品经理需要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事实,你所认为的事实,只是你所认为的事实。
另一个人是否理解和接受这个事实,是受他的认知结构的刚性约束的。你只能在对方的认知约束内让他理解和接受他认为的事实,你只能按照对方的认知结构去设计沟通目标、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
看到这一段,脑海里又冒出很多观点,一一道来。
1)说服人的三个底层逻辑 ——黄执中
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你应该vs我需要
为什么不vs为什么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一下,看一下相关的文章解说。
我这里浅说一下,俞军老师书中提到的观点,
我觉得是正好和第一二点相呼应的,改变对方的认知框架是很难的,我们要从对方的角度去切入和表达,去说他可以理解的、他愿意理解的。
第二、第三点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和说服别人,沟通能够更加顺畅。
2)认知偏差,我们只看到我们想看到的,我们只认可我们想认可的。
这里分两部分,一个是我们受客观事实的影响,不可能完全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信息,所以不理性是必然的;
另一个是我们的主观想法,也决定了我们会选择性地去看待事物。
3)从用户视角出发
这个是看的过程中想到了我们小组最近为了分享课题在改的PPT,最终我们回归到用户视角去看待和调整。
因为受对方认知框架限制,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达到我们的目的,需要理解用户,他是谁、我们想表达什么、怎么样的形式能够让他更好理解。
除了上述内容,这一章节还罗列了许多常见的决策误区,整体内容更偏向于心理学。
在看的过程中想到原先看的很多书里都有提到的一些决策和思维模型。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清醒思考的艺术》,介绍了52种日常工作生活中常见的思维错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总结一下
个人观点,整本书更多是在讲理论和概念,很多点都只是浅提了一下,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可以去看具体类型的书籍进行学习。
但是有一些大的框架和认知可以进行搭建,
例如说,要去研究用户模型、交易模型,以及企业、用户、产品之间的关系等,
可以通过这本书形成初步的框架,或者是在自己已有的框架中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补充。
如果有兴趣,推荐可以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