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做孩子最好的玩具

古往今来,养育孩子是我们人生的大事。就如成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要表达的那样,是大多数家长的美好愿望。愿望十分美好,现实却可能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到长大成人。各个人生的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问题,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就成了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我们从学校学习很多年,完成学业,步入社会,上班工作。我们都还会经历从当初的懵懵懂懂到熟悉后才能轻松上手。可我们为人父母,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贸然地就为人父母了。面对孩子,我们无法从已有的人生经验中找到现成的答案。

可能在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时,我们完全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如果孩子不听话,作为父母,有的时候可能会发脾气,会声嘶力竭;有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孩子还小,就不当回事;有的时候也有可能觉得很无助,就放任不管,随他去。

而这些处理方式是可行的吗?是不是我们心里也没底?

有一句话说,养育孩子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工作,没有之一。孩子养育好了,作为父母会很有成就感,对孩子自己的人生也是一件美事。那么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要怎样去做才能养育好孩子呢?接下来为大家分享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是著名的家庭与儿童心理治疗师,是雅虎的节目制作人,同时她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这本书从什么是情感引导,到告诉我们情感引导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继而告诉我们在孩子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孩子的情感引导,帮助我们做有智慧的父母。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书中的三个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是情感引导,情感引导的重要性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怎么去做不同的情感引导。

一、什么是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想象这样的一个画面:几个孩子在房间里玩,奔跑着,吵闹着,嬉笑着,玩得不亦乐乎。而妈妈在另一个房间打电话,从开始的可以勉强听见到后面的耳边充斥的都是孩子的吵闹声。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有的妈妈可能会丢下电话,一把拉开房门,大声吼道:“都给我停下!我快被你们逼疯了!不许再跑了,立刻都给我回房间去!现在就回去!都给我安静下来。要不呆会儿饭后的甜点就取消。

有的妈妈可能会面对这样的状况会觉得无助,无奈地摇头,然后对电话那边的朋友说:“哦,不过是孩子们在玩闹……的确太吵了……他们都快要把屋顶掀翻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最后挂掉电话,然后任由噪音持续下去,管不了就由孩子们去吧。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样的状况都不能教会孩子们如何去尊重他人的需要,而教会孩子们这一点又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课题。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做呢?书中告诉我们,做一个情感引导型妈妈,先自己做一个深呼吸,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然后对孩子们说:“亲爱的,你们的声音有点太大了,看来大家今天心情都很好,—个个跑得跟小火车似的——不过你们能不能到外面跑去?我可以帮你们布置一个障碍跑道,屋里可不方便赛跑,等妈妈一打完电话就出去帮你们建造好不好?现在请你们也帮妈妈一个忙,你们自己先去后院玩一下可以吗?”。

是不是觉得这样的妈妈很有智慧,并且说出来的话让孩子们容易接受。并且不需要暴跳如雷,就很优雅的解决了问题?

作为父母,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教育无论是威胁、惩罚还是听之任之,都不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我们要正确的情感引导,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既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同理地思考,又要给他们规定限度。这样就好比走在路的中间,两边都已经做好了围栏,让他们可以在路上安全并且愉快的一路向前。

二、情感引导的重要性

我们刚才见识了有智慧的妈妈优雅地处理了问题,我们是不是也想成为那样有智慧而又优雅的人?情感引导不但可以帮助妈妈们,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还有助于表达能力的提升。

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吧,何塞和他的倔强女儿的故事,何塞有个四岁的女儿叫玛丽,她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叛逆的时期。她对父母的任何要求的回答都是:“现在不行,现在不行。”面对孩子这样的状况,父母真的觉得束手无策。

很理解何塞的感受,没有人喜欢被孩子顶嘴或者彻头彻尾地拒绝。做一个情感的引导者,既要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又要指导她怎样去做。有时候,既要严格约束又要给予支持。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还是要去勇敢尝试。

比如在叫孩子洗澡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提前告知,就是播下种子,告诉孩子即将要做的事情,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个准备。

然后观察和判断。何塞当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就首先进行观察和判断。当他看到女儿玛丽正在开心地玩她的波莉口袋娃娃时,就知道她肯定不愿意被打断。如果直接命令她去洗澡,肯定会失败。即使何塞提前告知了孩子,最终他给玛丽提供了两种选择,问玛丽是更愿意带着玩具去洗澡还是不带玩具。因为洗澡是不能回避的事情。但是如果给孩子选择的机会,会让他们感觉拥有了一部分的权利或者能够参与决策。提供两个选择项给他然后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解决的办法。这样他有了参与感,他就不再只是简单的拒绝。

尊重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何塞没有直接告诉他的女儿应该做什么,而是让她自己来做一些决定,这样就解决了和孩子之间的斗争,更避免了陷入和一个四岁孩子的拉锯战当中。他在约束女儿的同时采取了同情的态度,孩子顺利地理解了他的意思,最终愉快的解决问题,皆大欢喜。

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在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回应之前,作为父母都应该问自己,我即将要做的事情会不会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并且是有助于孩子在现在和未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大胆的去回应。如果不是,我们就需要改变策略,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让孩子易予接受的方式。

三、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具体怎么去做情感引导

在婴儿期,我们要开始种下亲密的基因。在孩子生命的前两年里父母所做的一切不仅会影响到他现在的状况,也将决定他在未来的发展,这是父母和孩子建立情感纽带的最关键时期。这时期的孩子对父母是完全地依赖。当孩子在哭泣的时候,父母轻轻地抱起他,他会感觉到有安全感;当孩子想要入睡的时候,父母陪在身边,他会因为熟悉父母的味道而安静入睡;而父母这时期对待他的方式,他会因此而知道父母对他的重视和关心;这些印记在孩子成年后,他会有记忆,会用相同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在这个时期,孩子会更多需要父母的陪伴,同时,他们也需要一些自我安慰的方式,比如安抚奶嘴,安抚毯和毛绒玩具。对于这些孩子所熟悉的东西,他会有安全感,所以作为父母,需要注意到这些细节的问题。

在2到3岁这个时期,是父母建立和孩子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日常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孩子的每一个成长过程,父母都需要陪他们度过。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去帮助他。

在这个时期,要为孩子设下限度,行与不行,定下规矩,严格执行。既要温和的态度又要坚定的执行,面对孩子情绪上的反应,我们要明白每个人情绪的波动都是很正常的,不存在对与错,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喜怒哀乐。

同时,给孩子一定选择的权利,让他学着自主。这样会让孩子感到独立和自信。这个阶段的孩子从之前的“乖“”慢慢的转变为“淘”了,父母这个时期就需要耐心了,孩子的不听话可能会成为生活中的常态,那我们该怎么应对呢?

面对孩子调皮,作为父母,可能会有耐心不够情绪失控的时候,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使用暴力。因为打孩子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可能有人会说:“我从小就挨打,现在不是很好吗?”或者说:“我当时太淘气了,确实欠揍。”有这样观点的人,其实是不愿意承认一直保护他们的父母确实做了错事。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倘若我们认为他们的处理方式不对,就等于是在说我们自己是受害者。以至于让自己觉得丧失了父母的疼爱,我们可能会否认曾经受过的伤害。只是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而已。

想要孩子合作其实有更好的方法,暴力和恐惧不会达到你想要的效果。“教育”的真正含义其实是“引导”,当我们在惩罚孩子的时候,其实忽略了对他们的引导。孩子会通过效仿榜样来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父母则是孩子这方面的老师。想要让孩子带着良好的生活技能迈入成人世界的话,就要教会他如何与人协商、在必要的时候妥协以及用和平的方式去解决矛盾。

父母面对孩子调皮的时候,会生气,会有情绪的波动,而作为孩子他们也有情绪波动的时候,那么我们面对孩子情绪波动的时候,就要给予孩子关注,了解引起孩子情绪波动的来龙去脉,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明白,作为父母可以帮助到他处理好这件事情。

在4到7岁这个时期,随着慢慢的长大,这阶段对父母来说,也是更大的挑战。我们在这个时期,要继续保持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度。

我们可能会认为,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慢慢长大,应该会慢慢懂事。他们更加适应身边的环境,也更加明白事理。确实,在这个年龄段,他们达到了足够的智力水平,可以依据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做出一些决定,而不需要我们的干预。然而,他们在交际和情感方面的发育是我们无法轻易观察或评估的。从这个阶段起到上大学之前,孩子可能在生理上会越来越像个大人,但其实在心智上依然是个孩子。我们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天真和纯洁,直到他们向我们证明不再需要我们的引导为止。

这个阶段,我们要教会他们文明的社交礼仪和与人相处的基本礼貌。而这些平时作为父母的我们,都会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所谓的"言传身教",可以给孩子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可是我们作为父母,我们也不是“完人”每当我们无法做到完美时候,我们应该把努力的目标从追求完美变化为远离愚蠢,多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我们才能有所进步,更趋于完美的状态。

总结一下:《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主要写了我们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引导的重要性,我们要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给予不同的情感引导,陪伴在孩子身边,以孩子最需要的方式去给予孩子最需要的帮助。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陪伴比任何的玩具或者是物质的东西都更让孩子欢喜和着迷,在当今的时代,孩子们并不需要太多的玩具或者是丰盛的物质,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引导,需要父母的重视,需要和父母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

而这些,都是我们为人父母应该了解和做到的,就如这本书的题目所说,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愿天下的父母们,都能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让我们都能给孩子们最好的陪伴和爱!做孩子们最好的“玩具”!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我们做孩子最好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