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在于挖掘内驱力——山西忻州考察随笔

      山西是一个很有北方风味特色的地方。地势以平原为主,地广道直,日照强烈,早晚温差悬殊。南北地域的差异也恰好能诠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

      我们所考察的江西忻州一中北校区其实是一所新建的民办公助性质的学校。学校占地300亩,功能设施配备齐全。听报告,看早操,进课堂,问师生,观教研。我在感受着浓厚的校园文化,赞叹他们的精致管理的同时,也在反思和寻找我们学校的差距。于是一个问题便在头脑中开始形成:他们恒久不竭的动力从何而来?许多时候我们为什么只是冲动一下就乏而无力?

      北校区陈校长说他的汽车是“四驱”动力,一旦发动,前后左右四轮一齐发力,动力大,跑得快,因而总是跑在同类学校的前列。我便感叹:许多学校恐怕也有“四驱”吧,为什么跑不了几步就“驱”不动了?

      如果“四驱”不够,那就需要再加一“驱”,姑且名之“内驱”。“内驱”者,先为“内需”也。据我所了解,诸如衡水中学、忻州一中等北方学校教育都有着很强的“内需”,于是才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何为教育的内需?顾名思义,简单的理解就是教育的内在需求,一种目标与价值追求。都说人的一生应当追求自身的价值,例如生存,生活,有价值有尊严地生活,内需的大小,往往会决定动力的大小。

      让我费解的是,我们有相当部分学生处于“内虚”,而没有“内需”,更不用说什么“内驱”。内心空空而不自知,不自知而无动力。如果有,也只是把一种浅近片面的虚荣追求作为“内需”而已,如果没有内在的动力,一味依赖于外力,这样当然行而不远。我以为:没有真正的内需,也就没有真正的内驱。难怪有专家说: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

    往往是:道理都懂,但一做就难,坚持做下去更难。参观取经很多,回来冲动一下,等热情一淡,动力不散就软。何哉?其实,不仅是学生的成长需要强大的内驱,我们的教育管理也需要足够的内驱。故曰:内驱才是教育的原动力。

  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衡水与忻州“内驱”的形成过程,然后再用“他山之玉”来“玉”一下自已。

    首先,文化铺路,引领方向。山东有齐鲁文化,河南有中原文化,山西有以“进取、敬业、群体”为主要特征的晋商文化。这种地缘文化又如同大气候,自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雨水少,土石坚硬,正是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涵养了北方人粗犷坚强的性格特点。相反,我们南方山多水多,气候温润,恐怕天生就有娇弱的一面。有大文化做背景,因此校园文化也自有特色。走进忻州一中北校区,干净、整洁、清爽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文化氛围的打造在借鉴衡水的基础上又别出心裁。我姑且把它称之为出操文化、对抗文化、励志文化;教室文化、廊道文化等。值得一提的是出操文化,早操前后间隙必有诵读,跑操后各班必有集中总结安排;课间操前每日必有一次集体经典国学的诵读讲解,做完八段锦后必有小结或表扬批评,在课间操的同时还要进行班级间的文化对抗,即各班以小组为代表参加20分钟的文化竞赛。总之,用文化做铺垫,既是方向的引领,又是内驱原始力的蓄积。

    其次,制度助推,精细管理。我以为,当前的学校最不缺的就是制度。制定规章制度是很容易的事,但如何让制度长效发力却是一件难事,如何让制度激发出师生的动力,这更需要艺术。忻一中北校区的各项制度不但多,而且细。例如学习方面就有预习管理,作业管理,考试管理,计划管理,错题管理,听课管理,复习管理等等;教研方面有两人小教研,全组大教研的要求;常规方面如学生手机的使用,我曾用怀疑的眼光打探,学生说手机带不进校园,老师说检查非常严格,全校体育老师兼职政教处干事随时检查常规……还有每天的学习对抗管理、评比,等等。制度多,管理细,让我不禁好奇:是什么魔力使得他们乐此不疲地把管理坚持做到极致呢?反观我们的管理制度,既缺定力,又差恒力?

    第三,内化习惯,长效发力。如果说制度是“外衣”,那么习惯就是“内衣”。看似一层又一层的“外衣”让人难以重负,难免会让很多人不适,但一旦习惯了就会变成一种力量。不然我们看到的现象该怎么解释呢?学生都是清一色的校服,没有例外;晨读全都站立,目不斜视;课间无人喧哗打闹,资料卡片随身带,一有空闲便旁若无人的朗读……如果是作秀,难道他们在培养演员?如果没有内化成习惯,再好的演员也装不出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把这句话改为:“他山之玉,玉吾于成”。他们有“玉”在握,我们有“石”为基;假以时日,亦可“点石成玉”。其实我们不缺思想理论,也不缺管理制度。我们缺一种坚持精神,一份团队合力,但最缺的是内驱力。我以为,我们有“内虚”之症,需要大补。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土壤和气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地方,一个群体。有了文化大气候,就会促成一种文化特色。我们当然也有自己的文化,但我认为没有凸显应有的地位。如果问我们校园的文化核心是什么?可能有很多老师同学答不上来或不统一。有识之士曾经提出过一些标语口号,但未必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同。常以百年老校为荣,但我们的百年文化底蕴究竟表现在哪些地方?所以,愚以为,我们应当挖掘、提炼校园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我们的精神力量。

      营造校园文化,形式当然不可少,但更主要的是实质内容。有自办校刊,但发行量少;有校史馆,但无人参观。感觉人家每日进行的国学经典诵读很有意思,反观自已每天的课前文化总觉得差点什么东西。不妨建议我们开设早会晚会,开展晨读晚诵,汲取精华,长期濡染,以文化人,发挥校园文化的特殊作用。

    当今时代,信息万变,文化多元复杂,社会多彩变幻,真假美丑含混,是非对错难辨——教育一路负重前行。因为负重,需要推一把;因为前行,又不能依靠推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所需要的,正是被激励、唤醒、鼓舞出来的内驱力——一种经文化涵养、习惯内化而成的动力。

      后记

      路上曾与同行发生了一场尴尬的“左右之争”。当时居然不知道是我们的参照物不一样,他戏说我“左右”不分,我便进行反驳……事后一想,教育何尝不更需要参照物?不然也会有更多的“左右”不分。如果方向不对,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还有“麦苗之争”,我看到窗外绿油油的一片田地,便认定是麦苗。以“正是麦苗的生长期”一句话被大伙儿嘲笑为“生长在农村的城里人”,我只能“呵呵”了。因为我依稀记得老家麦子是暑期才收割的……但不一会儿,车窗外又呈现一片“麦苗”,终于有人说这可能是北方的二季麦。这本不值一提,但“多愁善感”的我也如古人有所叹焉:教育在不同的地区与时季,应该有不同的“生长期”和“收获”。也正如别人所说,每一株草都有它的花期……花期不到,风是“吹”不开她的!

      杂以记之,断续之笔,于2019年5月29日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的根本在于挖掘内驱力——山西忻州考察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