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第五节:倾听

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有书共读。在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的提非暴力沟通出请求,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要学习:如何正确的倾听。

图片发自App

闺蜜聚会的时候,琳达难过地告诉我们,她和男朋友分手了。

这让姐妹们大感吃惊,马上围上来追问琳达发生了什么事,琳达更是难过得哭了起来。

于是大家都纷纷来安慰琳达,有人讲自己的情感经历,以让琳达觉得她遇到的事不算什么; 有人给琳达提建议,教她如何“调教男人”; 也有人试图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以过来人的语气教训琳达曾经的任性。

琳达很难过,其实她只是想找个人说说,希望有人了解她的心情而已。

很多人都觉得当亲友遭遇不开心时,自己有责任使对方尽快感觉好起来。然而急于采取行动却又使我们无法了解具体状况,还会不由自主的变成一个诊断者,在脑海中搜索那些已知的理论,考虑如何应对,最终使诉说者感受不到需要的关心和支持。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想走进一个人的内心,了解他们真实的需要,认真的倾听尤为重要。

有些时候,我们无需做出任何反应,只需倾听便会使对方得到安慰,而另一些时候则需要做出一些反馈。

马歇尔博士认为: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

当我们的朋友对我们抱怨:这工作没法干啦!

此时,他并不是真要辞职,而是希望我们了解他的工作压力或对环境的不满,这时,我们就要通过反馈来了解情况。

我们可以问他:你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所以感觉很难过是吗?

经过反馈,我们可以了解到对方正在经历什么。但同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要夹带情绪与评判,用心体会而不要下结论,使诉说者可以放松地表达。

当诉说的一方慢慢变得放松或停止谈话,表现自然,就说明他的感受已经充分表达,而我们也已正确理解。

如果我们自己也深陷痛苦而无法倾听和交流,这时不妨体会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或者大声提出请求,以得到别人的配合与体谅,如果依旧无法平静,为避免冲突,我们也可以考虑换个环境,等心情平复之后再回来。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里,记录着这样一段故事:

一位受到精神创伤的年轻女士,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各种疗法,却几乎看不到任何效果。在马歇尔博士第一次见到她时,她一句话也不说,蜷缩在椅子里瑟瑟发抖。

马歇尔博士用心体会着她的感受,认为她是过于紧张,和对周围的环境缺乏安全感,于是他自顾自的开始与这位女士聊天。

一连几天,无论马歇尔博士如何聊自己的感受、聊对她沉默的体会,她都一言不发。博士不确定自己的语言是否对她有所影响,是否可以传达自己的关心,所以只得借助于肢体语言:他伸手握住了女士的手。

这位女士显得更加紧张,但当博士想将手收回时,却发现她的表情开始放松了。

接着,她显得越来越放松,在第五天的时候,递给博士一张纸条,上面写道:请帮我说出心里话。

最令博士惊喜的是,在一个小时之后,这位女士终于开口讲话了!

后来,她在日记中记录这段时间时写道:“在和他谈话后,我开始醒了过来。”

这件事再次证明了倾听与交流对于心理疗愈的巨大作用。

我们不需要懂得心理学知识,也不需要给出建议或指导,只需安静地倾听,真诚交流,体会一个人在心灵伤痛中独特的感受与需要。

一些特殊人群也需要倾听和交流。

上一次回老家的时候,听说隔壁的一个老人被骗子骗了很多钱。

老人的老伴去世多年,她一直与儿孙生活在一起。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加上老人耳朵背,所以平时家人很少与她交流,就算她叫着家人想说说话,别人也只是说她:

“你又听不到,问那么多干嘛!”然后转身走开。

于是,老人常常坐在路边偶尔与陌生人说话。这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骗子没有嫌弃老人年老和耳背,时不时坐下来听老人说说以前的事,谈谈对儿孙的关怀。

最终,渴望倾听的老人被骗了。

很多人说,如果平时儿孙们能多和老人聊聊天,关注一下她的内心,或者跟她讲讲外面发生的事情,这个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不光是独居的老人,就连一些有暴力倾向的人,也一样需要倾听和交流。

在本世纪初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就刻画了一批通过谈判来平息一些暴力场面,和拯救因生活压力而轻生的人。他们通过倾听与劝解成功使那些想要行凶的人放下武器、使轻生的人重新鼓起勇气,使很多人体会到倾听与交流的重要性。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也讲述了一名老师和戒毒所工作人员,利用倾听和交流成功化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暴力事件。

其实,那些让人感觉恐惧的罪犯或瘾君子,也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无法懂得他们的世界,也看不到相互之间的共通之处。

但只要认真体会他们的感受与需要,就会发现,其实他们是一些因为长期未被重视、或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可怜人,他们的内心,也一样渴望被人关怀与倾听。

人需要倾听与交流,即使没有提出建议,也无需安慰,保持倾听和交流就是最好的安慰。

各位书友,在这一节里,我们讲了在别人不开心时,先不要急于提出建议与安慰,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全身心的倾听和交流就好; 接着我们讲到了倾听与交流的疗愈作用,最后我们还讲了关于一些特殊人群对于倾听与交流的渴望。

好了这一节内容就到这里了。下一节,我们继续讲《非暴力沟通》的第六部分:体会忧伤与宽恕,发掘生活里的更多快乐。

针对这节内容,我留给你的思考题是:在中国的很多传统家庭里,总有一些脾气暴躁的父亲,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家人,但又总是带给他们伤害,使人觉得非常难以相处。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打开心扉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第五节: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