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琐事

金句:摩西牧养他岳父米甸祭司叶忒罗的羊群,一日领羊群往野外去,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出3:1

Now Moses wastending the flock of Jethro his father-in-law, the priest of Midian, and he ledthe flock to the far side of the desert and came to Horeb, the mountain of God. Exo 3:1 

默想:

摩西?不是以色列的著名领袖吗?怎样会在旷野牧羊?而且一牧就是四十年?有冇搞错?

没错!这就是上帝的安排。牧羊之前的摩西,是埃及的王子,倚仗的自己的势力才能;但神就是要把他压到旷野,藉时间磨练他的心志,藉羊群造就他的品格,使他可以更好地承担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的使命。

杜甫在追怀诸葛亮时,写下了令人伤感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所以,一个人再有雄心壮志,如果一离世,就像陆游所写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了。

从摩西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更加令人伤感的是,“哀莫大于心死”。因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不是臧克家所要表达的意思哦,而是说,他的雄心壮志已经死了——心如止水。

摩西出生三个月后,因为埃及法老的高压政策,他父母不得已将他放在一个蒲草箱搁在尼罗河边,后来被法老的女儿收留,成长于埃及王宫,并“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出3:1-10、徒7:22)。

由于法老的女儿刚好找了摩西的母亲做他的奶妈,因此摩西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并雄心勃勃,希望拯救同胞于水火。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情节:

“他将到四十岁,心中起意,去看望他的弟兄以色列人。到了那里,见他们一个人受冤屈,就护庇他,为那受欺压的人报仇,打死了那埃及人。他以为弟兄必明白神是借他的手搭救他们。他们却不明白。第二天,遇见两个以色列人争斗,就劝他们和睦,说,你们二位是弟兄,为什么彼此欺负呢?那欺负邻舍的,把他推开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难道你要杀我,像昨天杀那埃及人吗?”

结果,“法老听见这事,就想杀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出2:15)

在米甸,摩西娶了米甸祭司叶忒罗的女儿为妻,并日复一日地为叶忒罗牧放羊群。(出3:1)可以想象,这四十年与羊群为伴的日子,对于心怀拯救同胞大志的摩西来说,该是何等漫长的煎熬啊?也许,因着岁月风霜的侵袭,摩西当年的雄心渐渐减弱直到丧失殆尽,甚至以为自己一辈子可能都要与羊儿们为伴,直到终老了。

​因此,又过了四十年,神亲自向他显现,对他说,“我要打发你去见法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时,他一再推脱,甚至说出了“主阿,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出4:13)

不过上帝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对摩西的呼召,要不然这么多年的预备岂不是前功尽弃?当然,最终摩西也终于顺服上帝的呼召,踏上了领以色列民出埃及之路。

现在回头看看,旷野牧羊的经历,真是摩西人生难得的历练,为以后率领以色列民打下美好的基础:他在旷野牧养的是“他岳父米甸祭司叶忒罗的羊群”——不但面对不懂人语的羊群,他的血气之勇毫无用武之地,唯有以耐心去认真呵护;而且劳苦的是摩西,收益却归叶忒罗。但摩西却“甘心与那人(岳父)同住”(出2:21、3:1),数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在日常的琐事中加强了忠于所托的品格,以至于后来希伯来书的作者评价摩西“在神的全家尽忠”(来3:2)。

亲爱的弟兄姊妹,您是否正雄心勃勃,豪情满怀、豪气干云,立志为神“图谋大事”(赛45:5),希望马上”振臂一呼,天下归应“,甚至因为环境的拦阻而暗暗地抱怨神、归咎人?千万要记得,如果神真的呼召您去承担特别的事工,即使您身在旷野,呼召照样临到。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略眼前的责任、手头的本分,而是要尽心尽力,做好目前岗位上的每一项工作哦。也许这就是神为您安排的“旷野”,让您先好好地去牧养”叶忒罗的羊群“,在不是属于自己的事情上先尽忠心呢。​因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今日读经:来7    出3-4 诗41

你可能感兴趣的:(雄心&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