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产生“踢猫效应”

同事讲了一个昨天晚上发生在家里的事情,说她老公回来就闷闷不乐,问他怎么回事他又懒得说,肯定是工作上有什么不如意了,她问了老公几次终于把老公给问烦了,使劲吼了她两句就进屋了。这可把同事给气坏了,刚要拉开架势去吵架,儿子却把她叫过去辅导作业,这下好了,本来就生气,儿子又做题错,还怎么讲也不明白,她就把气儿都撒到儿子身上,把儿子给大骂一顿,骂哭了之后让他自己反思去。不一会女儿过来找哥哥玩,哥哥哪有心情陪她玩,还顺便又把气都撒给了妹妹,连拉带扯地把妹妹撵出屋去了,妹妹被弄得哇哇大哭,生气的拽娃娃,把娃娃腿给扯下来,据说那是个很贵的娃娃。

这一系列操作把大家都给笑坏了,真是连环性的一个一个往下面欺负。我说这个叫做“踢猫效应”,就是将比自己弱小的个体作为发泄对象,将压抑情绪发泄在其身上,以至于造成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来源自一则寓言故事:一位骑士在晚宴上被领主训斥了一顿,他怒气冲冲地回到庄园,对没有及时迎接他的管家大发脾气,管家心里窝火,回家后找了个鸡毛蒜皮的理由,又把妻子骂了一顿,妻子受了委屈,正好看到儿子在床上蹦跶,上去就给了儿子一耳光,孩子莫名其妙地挨了一耳光,心情极度糟糕,一脚把正在身边打滚儿的猫踢了个跟斗,小猫就是最后的受害者,这一整个系列动作就被称为踢猫效应。

其实踢猫的主要原因就是迁怒,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各种情绪,情绪会带来很多未知的纷争,所有纷争都只是表象,我们的坏情绪,看不见摸不着,它才是操控踢猫的主要因素。而迁怒最终反应的却是一个人素质,家长会经常迁怒,孩子一定有样学样,也会迁怒,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我为什么会讲到踢猫效应,是因为在踢猫效应中,受害最深还无处发泄的永远是那个最弱小的,那么在一个家庭中谁最弱小?当然是孩子,这就牵扯到教育了。

当家长有情绪的时候需不需要发泄出来?当然需要,如果硬生生压下去,对身体不好,我们提倡尽量看淡这个世界,遇到事情不要过于计较、要放宽心态大度一些,大家也确实应该这样做,可是事实上能够做到的人并不多,这一般都需要经历丰富且处事非常成熟,普通人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所以这时候就要谨记一件事情,家长发泄情绪的对象一定不要是人,尤其是亲人,发泄对象可以是物,例如打打沙包,踢踢木桩,也可以自己消化,例如先去跑步五公里,累到虚脱已经没精力再找家人的麻烦了,或者找个没人的地方去唱唱歌、大吼几声或者找个商场去花钱购物等等。

有时候人的情绪很难控制,所有一旦发现自己有很大的负面情绪时,先不要回家或者见家人,因为坏情绪很容易传染,家长有迁怒的习惯,孩子是一定会有的,孩子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就像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家长,一定会培养出来暴力的孩子,这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情绪不太好,并且有很大的可能情绪外泄,就先不要跟家人见面,把情绪宣泄完毕再回家。

我记得小时候听过有这样一个故事,爷爷攒了很久的钱,带着孙子上街去买电视机,路上孙子非要买雪糕吃,爷爷把钱掏出来给孙子买雪糕,一下子就露了富了,等到买电视剧的时候发现所有的钱都被人偷走了,爷爷气得不行,责怪是因为孙子非要买雪糕,导致丢了这么多钱,越骂越气,最后还使劲踢了孙子一脚泄气,结果这一脚由于正在气头上,一下子就把孙子给踢死了。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年龄还很小,当时真的是无比的惋惜,还会做出很多假设,假设孙子没有非要买雪糕,假设钱没有丢失,假设爷爷没有踢孙子,假设小偷被抓到后判死刑,可惜人生没有假设,我甚至连睡觉都睡不好,还很长一顿时间不敢轻易让父母给我买冰棍,害怕他们会因为什么事情迁怒于我,我妈听了这个故事就说了一句话,以后打孩子的时候可得注意一下了。

所以控制踢猫效应的关键在于处于上游的家长的态度,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尽量自己先排解和消化,也不要对自己太过有信心,觉得我没问题,我能控制好不会把情绪带回家,很多时候情绪这种东西不是想控制就能控制的,尤其是有导火索的时候,例如孩子上窜下跳闹哄哄、孩子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孩子不认真写作业等等,两项烦躁一相加,发火就很难控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万不要产生“踢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