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座五花山——故乡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总有那么一方魂牵梦绕的故土,得意仰或失意,逢年或是过节,指不定那个时辰,那缕思绪,都会让你想到它。


从李白的“明月”寄思乡之愁,到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再到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古人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更有灞陵桥前折杨柳,“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再到后来,鲁迅先生的《故乡》里,回忆中那略带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是少年时美好心灵的反映。郁达夫先生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再从青岛赶上北平,也是想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老舍先生亦想在北平享受一点清福,更是爱的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以至余光中先生也多了有年少至年老的乡愁种种……


今天,又读过当代作家迟子建的《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开篇,作者以一贯沉静的笔触,娓娓讲述着历经三场秋霜沐浴过的山色,从原本的青山,到初霜过后,微微转黄如洋溢着丰收气息的麦田,再到第二场霜后,满山的金黄或浅红,等到第三场浓重的霜,那山峦就成了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五花山”。只有对故乡怀着深厚的感情,才能写出如此美丽、格外清爽的故乡美景。


“五花山”上秋色美景,让人流连忘返。笔锋一转,来到山下,人们起土豆、存土豆、溜土豆,通过简单而又不失唯美的笔触,写活了这秋收中最苦最累的活,以及被孩子们乐此不彼如沙里淘金般的溜土豆。这也让我想起了儿时,家里清贫,总会在自留地里种满土豆、红薯,这些都是即可当菜又能充饥的,田间地头,我也帮着母亲插秧,浇水,丰收时起土豆、红薯,分类储藏。红薯叶、茎这都是上好的猪饲料,也是要运回家的。


“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可他们因为他们的劳动,而成为了我眼前这巨幅画卷中最生动、最永恒的一部分。”

简短的一句话,字里行间侵润着对劳动的歌唱,对乡土的爱恋,读过之后,感动的不再只是作者的文笔,更是心的共鸣。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座五花山——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