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弥河东岸、东方村后。旧有三处景致,“龙兴寺”、“东方朔墓、祠”、“四五烈士墓园”。
三处建筑建于不同年代,却是毁于同一时期。
“龙兴寺”及“东方朔墓、祠”有机会再聊,今天主要说说这座抗战时期的“四五烈士墓园”。
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寿光境内有三个“政权”。一是共产党的县政府,隶属山东省清河区清东专员公署,县府在台头一带。二是国民党张景月部(十五旅)的县政府,隶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府尚家庄。还有一个日本扶植汪伪建立的傀儡县政权,驻寿光城,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青州道尹公署。
当时的寿光有两支抗日武装,共产党的“八支队”和国民党的“十五旅”。
“四五抗战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墓园就是为了纪念“十五旅”1943年1月7日和4月5日与日军两场战斗中的牺牲人员建立的。
战斗过程我就不叙述了,摘抄网络上的一段资料吧!如下:
“1943年1月7日,日军集结周边地区力量数千人,突袭寿光地方武装——张景月领导的山东保安十五旅驻地尚家庄,张景月率部激战数日,日军弃尸百余,仓惶溃逃。后日寇贼心不死,策划反扑,于4月5日在日军驻张店指挥官奥村指挥下,集结精锐师团万余人,配以飞机、大炮、坦克等,疯狂扑杀过来。张景月率部奋起迎击,以血肉之躯,奋战数日,为国壮烈捐躯者有一团一营营长孟昭舜、二团二营营长王近性及连长、战士数百人。是役,共击毙日军部队长及以下500余人。为纪念这次战役为国捐躯将士,民国寿光县政府、国民党十五旅在寿光东方村后的东方朔庙附近建造以“‘四五’战役纪念碑”为主体建筑的“四五”战役烈士陵园”。
四五战役,歼灭了日军五百多人,但是“十五旅”也遭到重创,尽管此战之后“十五旅”扩充成了“保安三师”,张景月也由旅长升到了师长。表面看似风光,其实十五旅(保三师)已经元气大伤。四五战役是“分水岭”。此后,国共力量的此消彼长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投降)张景月节节败退,由此走向末路。
从纪念碑碑文来看,烈士墓园的建成年代是民国三十三年,墓园由“四五烈士纪念碑”、“石蜡烛”、(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叫法)“纪念亭”、镌刻“烈士公墓”的牌坊及“墓冢”组成。
今年秋后,去东方村赶“朔爷庙”会,除了赶会,又拍了几幅纪念碑的照片,并且采访了几位老者,听他们讲述了他们眼中所见的烈士墓园的旧模样。
根据采访资料我整理了一下。
比如烈士墓园的大体位置,他们是这样说的:“朔爷庙”、“龙兴寺大殿”、“烈士坟”都在俺庄后园艺场的地里,那里有口机井就是“记号”。
比如“烈士墓园”毁坏的大体年代,打扫卫生的大爷是这样说的:“是破四旧的时候,八中的老师领着学生砸的”。我问:“挖坟了吗”?他回:“坟是用砂灰三合土打的,毁前从济南部队来人把坟‘迁走了’……你看的这‘三棱子碑和石头柱子都是前几年,俺村从园艺场里拉回来竖在这里的……”
四五烈士纪念碑外形截面呈三角形,所以本地人又叫它“三棱碑”。
八中的老师、学生把碑推倒砸断后,成了园艺场工人们吃饭的饭桌和休息的座位。
屈指算来,毁园砸碑距今已经五十多年了!能亲眼所见烈士墓园原貌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纪台纪西刘村村民刘凤英就利用自己的绘画功底,和亲眼所见的墓园景象,绘制了一幅“四五抗日烈士陵园旧境图”,现在我们只能从她的画中观看建筑规模、感受肃穆庄严了。这幅“四五抗日烈士陵园旧境图”也为复原烈士墓园提供了一份宝贵资料。
前几年,寿光的几位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恢复东方村民国时期所立“四五”战役纪念碑的提案》。当然,这个提案我没看过,也就不知道具体指的是只是把残碑立起来,还是要复建墓园及附属建筑。
(寿光老卜图文原创。资料参考寿光大事记。四五烈士墓园旧境图由寿光文史学者董敬斋提供。部分照片取自网络)
刘凤英画的四五抗日烈士陵园旧境图。董敬斋提供。以下图片取自寿光齐鲁文化传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