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分享经济“把社群作为产品复制过来,那个学生做”的一个思考与一些疑问
分享经济是为了满足各色各样的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而不仅仅是社交
首先我得明白:社群是要的核心是满足社群社员的情感需求,社群需要一定的功能性来满足社员的时间成本。把社群复制过来,放在学校里,是不能完全代替学校社团的功能,社团注重线下社交,需要活动来支持。
所以我发现了我的思维盲点:不同社群能满足学生不同的精神需求,不应该只是局限在学生的“社交”上。而是为了满足各色各样的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上。
疑问
社群是去中心化的管理,是社员来管理,而分享经济是发起人来管理,一个人能服务的人有限,学生的收入有限,对于发起人的来说收益的问题能解决吗?如果社群发展大了,我做的还是分享经济吗?那就叫社群了?
学生会选择线上社群还是我们复制的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