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均有“相通性”

    只要注意观察和思考,世间的万事万物均有“相通性”。受领导的安排,前几天在全镇数学老师的校本研修中做了一个主题交流,交流的题目是《数学课堂教学建议》,交流的思想之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文本研读”很重要,因为“文本研读”解决的是我们“教什么”的问题;而“教法创新”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比较重视“教法创新”,也就是比较重视“怎么教”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本末倒置”的表现,事实上“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要重要。因为“教什么”(即教学目标)都还没有弄明白、搞清楚,我们就去考虑“怎么教”,显然不用论证,就知道是不合理的。

        这几天我们学校正筹划着上报我们学校一二年级非纸笔测评的案例,这个案例最终要由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到县里利用ppt进行汇报、解读,以进一步评选出全县更优秀的案例,到市上参与评比。因为一、二年级非纸笔测评,于我们而言是首次进行,在这项工作中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这项工作干起来不是那样有路子,干的过程中各个老师有各个老师的想法和思考。相关文件里要求上报的案例里要有“实施方案”“项目量表设计”“应用案例”“宣传报到”等四个部分,有的老师也许是不注意研读相关文件的要求,也许是觉得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要优于文件里的相关要求,一直在弄到县里汇报要用到的ppt,而上报的案例一直没有成形。

        我在思考:到欣县里去汇报,无非就是解析我们的案例。案例还没有弄出来,就去思考如何汇报;这不正是像我们课堂教学里“教什么”没有弄清楚,就老去思考“如何教”吗?所以,很多实物都是有“相通性”的,我们要多加观察和思考,以不断提升我们做事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事均有“相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