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常态是不休,为何不做少年游——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赏读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乌台诗案”应该是苏轼人生的最大转折点。苏轼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人生。从御史台狱中等死,到被贬黄州,简直就像是戏剧一样。

遭贬黄州虽然是从六品的团练副使,但是却是既不管事也不开工资的散官。在黄州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公元1082年,苏轼病倒了。听说离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耳聋,于是求医,并且病愈了。所以苏轼约了庞安常来到黄州的蕲水县清泉寺游览。苏轼在《东坡手泽》中记述了这件事:“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这里所做的歌就是这首《浣溪沙》。

从这首词中我们能读到苏轼的坦荡胸襟,也能体会到苏轼如同清泉寺一样一尘不染的洁净。“山下兰溪”“松间沙路”“暮雨子规”,一派画意,足可以洗净人世的污浊。这是从苏轼眼中看到的优美和洁净,没有尘世的喧嚣,爽人耳目、沁人心脾。环境启迪灵感,春意生发慨叹。

苏子瞻从这幽幽的山寺,潺潺的溪流中看到了光景崔年的“白发”、“黄鸡”。“白发三千丈”,冤仇是什么?是匆匆逝去的光阴吗?“黄鸡崔晓丑时鸣”,此时还能看镜里的朱颜吗?

其实,这都不是苏轼所考虑的,苏轼在兰溪看到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突然就一反感伤的常态,高唱自强自立之歌,反问“谁道人生无再少?”,少年从何时开始,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五十岁算是人生的好时节吧,苏轼在劝人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本以为苏轼就是这么劝劝友人的客情。却不想真的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旷达、乐观、痛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常态是不休,为何不做少年游——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