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识古人 :带你走进传统合香的香熏之旅(一)

原载中国大百科旗下《百科知识杂志》。

说明:原文较长,分四大章。

(一)历史进程篇(7)

作为中国香学发展的鼎盛时代,—宋代的香学研究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香学专著数量众多。宋初成书的《太平御览》已单独列出“香部”,记载前朝与香有关之故实。

诸家撰写香学著作风气兴盛,可考者计有:北宋时期丁谓《天香传》、沈立《香谱》、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香篇》,南北宋之际洪刍《香谱》、颜博文《香史》、周去非《岭外代答,香门》、曾糙《香谱》、《香后谱》,南宋至元代叶廷珪《南蕃香录》、《名香谱》、赵汝适《诸蕃志·志物》、陈敬《陈氏香谱》。

这些典籍中,《天香传》从儒家之礼、道家经典、释家典籍等方面论述用香历史、产香、香材优劣,是中国古代对沉香品质进行评价与品鉴的第一部文献。

《天香传》首创中国香文化以海南香(崖香)为研究本位的体例,评断沉香以海南香为最佳,其后历朝论香者皆以海南沉香为正宗,并把海南沉香分为“四名十二状”,“名”是对沉香的分级,四名指四种不同等级,依次为沉水香、栈香、黄熟、生结;“状’则是从香的外观区分成十二种形状。

丁谓在书中提出“生香”与“熟香”的概念,这也是史上首次描述沉香生成的文字,以自然脱落成香或生木取香构成沉香的两大类,和今天熟香、生香的概念相同。

洪刍的《香谱》为现存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香药谱录类著作,其中对于历代用香史料、香品、用香方法及各种合香配方,都广而收之,并将用香事项分为:香之品、香之异、香之事、香之法等四大类别,为之后世各家香谱所依循。

曾慥在靖康初任仓部员外郎,他对香方的配伍颇有研究,并首次以中医药方的“君臣佐使”概念说明合香配伍原则。

至此,“合(和)香”的概念更加明朗,即依据一定的比例,甄选、炮制、混合各种香材,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根据君、臣、佐、使的比例配伍所制成的香品;所甄选的香料囊括木本、草本、树脂、草叶、根、花、茎、根须,以及动物香料(麝香、甲香、龙涎)等。

陈敬《陈氏香谱》则如实记录了宋至元初社会用香情况,记录了香品产地、特征,广辑当代香方、修制诸法,烧香之香品、香器、香煤、饼、炭,以及与香有关的文学创作、香药医方、香药收藏等。,全面反映了宋代香事活动和宋人文化生活的多个层面。


《陈氏香谱》以浩博见长,荟萃沈立、洪刍等十一家香谱精华为一书,是集宋及宋代以前香谱集大成者,它内容丰富,征引广泛,汇集香学言论、轶文遗事,弥足珍贵。

清初钱曾对《陈氏香谱》评价为:“凡古今香品、香异、诸家修制、印篆凝合、薰佩涂敷等香,及饼、煤、器、珠、药、茶,以至事类、传、序、说、铭、颂、赋、诗,莫不网罗搜讨,一应俱载。”

宋人以海南沉香为本位,建立了较为全面完整的中国香学品评标准,宋代文化是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化,文人的品位及爱好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品位标准,海南沉香的包容、内敛、清雅蕴藉特征正好与文人的精神追求吻合,因此成为文人心中好香的标准。

宋人对香品评的标准主要从烟、气、味三方面进行品评,以烟“达神明而通幽隐”、高举向上、浓郁丰烟、高烟杳杳者为上;气以气润而味清为最佳;味以能持久者为胜。

“味清、烟润、气长”,不仅是宋人的品评标准,也成为中国香学的品评标准。


你可能感兴趣的:(闻香识古人 :带你走进传统合香的香熏之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