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笔记】教育|传说与现实:美国家庭教育

**关于“传说中的美国教育与现实”这个内容,这几年来在很多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方讲过。分成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大学申请、大学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不同的专题,当时都没有留下讲稿。后来久不久也会陆续有些新的发现或感触,或看到新的相关材料,趁这个假期,觉得还是应该系统整理一下,免得将来要用的时候又抓瞎。


一、美国的家庭教育

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教育之“严格”,很多层面上远远超出如今盲目信仰“快乐教育”的中国父母,他们也远远不是传说中那么注重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孩子“充分自由”,不干涉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逼迫孩子“考名校”的“模范佛系”父母。

在教育问题上,理论上的“可行性”必须建立在实践中的“科学性”之上,不能忽视其过程的“妥当性”与结果的“有效性”。实施的时机、内容、方法与程度的有机配合尤其重要。现实中的美国家庭教育,总的来说,是理性与感性结合得相对更恰当的一种方式。

家庭教育,从了解婴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开始,启发兴趣,因势利导,既定的各项标准不宜过高,也不必轻易拿孩子生长发育的状况和周围的同龄儿童作武断、横向的比较。目标是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全的“人”,而不是“天才”。

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体能、语言、认知、情绪和操守启蒙、独立能力、社会能力,这六大项训练是相互交织,同步进行的。不能截然分离,更不能顾此失彼。

对于婴幼儿期的孩子们来说,家教与学校教育最突出的区别在于,其主要目的并不是给孩子们有意识地传递“知识”,而是要防范他们的“早期挫败感”。

为孩子提供物质方面的安全保障不难做到,普通家庭衣食无忧的生活状态足够了。已故的英国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家爱德华∙鲍尔比(Edward J. M. Bowlby)早在上个世纪初就说过,一件新玩具,一个游乐场的周末或者一趟惊喜新奇的旅行……物质的给予可以博得很多孩子展颜一笑,却不见得能转化为真正意义上,足以支撑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幸福感。他认为,精神层面的安全感必须依靠人为地、有意识地主动构建。

鲍尔比进一步阐明,亲子之间的亲密依赖(parent-child attachment)是这个构建过程中最直接的,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亲子的“情感联结”,家庭施教的基础;亲子良性互动的关系同时会对孩子们的自我评价与期许产生持续的正面影响,为他们未来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孩子出生后,身体分离,物理距离越来越大;但心理距离可以越来愈紧密,只是必须要父母一方有意识地去积极建设。其一要求的是“在一起”,其二要求的是“无条件(unconditional)”的爱。

1)孩子们的自主和自信互为因果

孩子一出娘胎对家长的天然依赖,存在着惯性的持续;而家长的被依赖,同样也是一种成了自然的习惯。所以一定要有意识地把手放开,孩子们才有学习独立,学习自主的机会。而这恰恰是引导他们逐步摆脱家长的过程,真需要家长高度自觉,时刻警醒才能做到。

2)孩子们心智、体能的成长和年龄相关

每个孩子发育的情况不尽相同,不过在通常情况下都要到5-6周岁,大脑皮层才能发达到相应的程度,去吸收并消化以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为前提的知识,比如阅读理解或数学逻辑。在这个年龄段之前,婴幼儿将大人反复诵念的内容记下并复述出来的过程不过是机械记忆,和鹦鹉学舌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儿童的身心发育主要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在其阶段性的发育完成之后才会产生相应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主动性和学习能力是有效习得的前提。教育只能促进成长,不能改变成长的进程。

3)自我期许是勤奋努力的前提

以陪养“有特长”的“神童”为目标,施加于孩子们的单项技能强化训练和提前知识灌输,真正意义上的习得效果非常有限。对提前读、写、算训练的早期教育方案的追踪研究早就表明,其效果最多只能够持续到小学4年级左右,而更多的负面影响却有可能终生无法逆转。提前知识灌输给幼儿带来了不必要的身心双重负荷。结果孩子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聪明懂事,实际上养成对成人的依赖惯性,动手能力差,缺乏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就是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凯茨定义的“习得性愚蠢”── 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独立生活能力明显不足,无力驾驭新知识,自信心随之逐渐丧失,最后形成懈怠的,不想得到什么,也不想成就什么的心理倾向。

4)没有“规矩”不可能成“方圆”

规矩有两大类,一类是社会的规约,一类是你的规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孩子们必须遵守,不是为了让他们“多听话”,而是要培养一个对“现实”有足够认识,懂得在“现实”条件下约束自己的人。


上一篇:【讲座笔记】谈写作|意象:唐诗里的笔意文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讲座笔记】教育|传说与现实:美国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