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何捷:《一篇一篇解读统编》一、二年级卷(小要学语文统编新课这样教)

第一板块 教学解读

不可“想当然”064—068页

摘录:了解文本解读的“三不原则”,避免“想当然”的惯性思维作祟。/涉及教材篇目: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

摘要:和青年教师备课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狐狸分奶酪》,发现青年教师的文本解读喜欢“想当然”。教师在教学中非常强调要得出一个结论——狐狸是狡猾的。确实,狐狸凭借自己的伎俩,独吞了奶酪,让熊大和熊二兄弟俩一口都没吃着。

“狐狸狡猾”这样的解读结果看起来绝对正确,实际上是一种简陋的思维定式,通俗说,就叫“想当然”。在惯性思维的作用下,狐狸就是狡猾的,所以教学的结局也可以预见——批判狐狸的狡猾,告诫大家不要做像狐狸一样的人。想当然的解读教材,实施教学,将导致最终的无效。



结合这一课,我们给出统编教材的文本解读的“三不原则”,避免“想当然”的惯性思维随时随地作祟。

第一个“不”,叫“不简单”。

以此课为例,狐狸真的只是“狡猾”这么简单吗?让我们来看世界各国故事中的狐狸,他们各不一样。法国著名童话《列那狐的故事》中,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当然,列那狐也有糟糕的一方面,他有时也欺压平民百姓。再看日本童话中的狐狸,日本文化中“狐”和“狸”是分开的,“狸”经常以头戴金币的形象出现,是招来福气和运气的,如七福狸。宫崎骏著名动漫《百变狸猫》中的狸猫,相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绝非狡猾吧。中国古代故事中的狐狸,倒是有狡猾的坏样子。例如入选教材的《狐假虎威》,又如明清小说《聊斋志异》中的狐狸,成仙也好,做鬼也罢,都有温情、笃定的一面,基本在故事中都具有超越凡人的善良与正义。最古老的古希腊寓言《伊索寓言》中的经典故事《狐狸和乌鸦》,应该是奠定了狐狸狡猾形象的基础吧,欺骗乌鸦得到了肉,让小孩记忆犹新。

原来,我们的惯性定势思维,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已经开始了。这样想来,如今是否更需要改一改呢?

第二个“不”,叫“不应该”。

从教学需要看,文本解读不应该单一化,或者更准确说叫简单化。教师给孩子讲《狐狸分奶酪》的故事,故事是教材,教小孩学语文。如果过早给思维定式,给出不容置疑的定性评价——狡猾的狐狸,这就无异于从此封堵住小孩想象的空间与对狐狸形象的再读创造。如果是这样,好莱坞电影《疯狂动物城》中,我们就不会看到一只多变的狐狸。

往“唯一答案”上靠拢,就是往“死里教”,真的不应该。这将造成小孩对某一事物终身难以消除的误解,会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影响文化的多元,对小孩个体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言,更是一种严重的杀伤。

第三个“不”,叫“不能丢”。

一篇文本的解读,不能丢三落四。有的时候简单的想法就来源于粗陋的解读。我们读《狐狸分奶酪》这则故事,不能一门心思关注狐狸。没错,狐狸是主角,但是两个配角——熊大与熊二,浑身也都是“戏”啊。

不妨区分来看一看,首先看狐狸。狐狸的每次出场和狐狸的每一次说话。狐狸把事做绝了,一点都没有露出凶相,当然你一定会把这视为嘲弄,作为“狡猾”的证据,可对比熊大和熊二在故事中的表现后,请你再冷静思考。

熊大和熊二在故事中的出场,就是以“拌嘴”开始的,之后凡是兄弟一起说话,都用一种方式——嚷。还有一次文中直接点明“生气”,想一想吧,要不是兄弟俩这样的斤斤计较,如此着急的争吵,一味各顾各的利益不肯退让,最终的结局会是这样吗?

当我们完整解读文本,特别是关注过程中的配角时,隐约地感觉到狐狸不能承担全责。谁该为结局“买单”呢?

基于以上的“三不”原则,我们还提供具体的文本解读操作指南,共有三条。

第一条:阅读要广。

准备一篇课文,不能仅进行单篇的文本解读,不要只看这一篇,应该拓宽阅读视野,读相关的多篇,读相关的一类,读相关的一组。将阅读面充分打开,让参考的信息完全进来,将执教的要点凸显出来。想一想,当你了解了世界各国故事中的狐狸后,还会那样武断么?

第二条:方向要正。

文本解读时,方向就要正,就要朝着语文的方向去读去解去设计。这样一个优质童话,解读时就应该让其回归到语文的家园中,注重语言文字,注重语言现象,注重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解读为教学服务,与教学联动。

第三条:意识要强。

什么意识呢?和语文课有关的四大意识。其一为文体意识。《狐狸分奶酪》是来自匈牙利的民间故事,是一则优秀的童话。童话就是其文体标识,解读就应该遵循文体的特质,从童话的文体特征入手教学,也应在解读的基础上注重童颜的吸收、童心的体悟、童趣的感染,用儿童的视角来解读童话。其二为细节意识。例如前文所说“狐狸的笑” “熊大熊二的嚷”等,这些微小的文学细节,都要在解读时得到重视、放大,因为这些细节都极有助于我们将文本彻底解构,转化为教学设计。其三为形象意识。文本解读,最终留下的应该是一个个活的、完整的、有特质的形象。在教学中,努力通过设计予以建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文学形象,就会成为留存在小孩心中的教学价值。其四为文化意识。《狐狸分奶酪》取材于匈牙利童话,在文本解读时关注到出处,也就关照到了文化的根性,会很自然地引导我们关注到故事背后的文化传承。其实这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素养”对解读的要求。通过比较阅读,对比中国童话、欧美童话、日韩童话、希腊童话等,我们会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形象,文化承载是不一样的。于是,解读就成为教师拓宽文化视野的又一路径。教学,让自己也获得成长。教师成长了,教学效果自然也水涨船高。



感受最深的话:故事很容易淡忘,但故事中塑造起来的形象会成为永恒的经典。/任何一部经典作品,细节是永远值得凝视的,细节是必须直面的,细节是要用心沉入的。/文本解读时方向就要正,就要朝着语文的方向去读去解去设计。/教育应该对小孩的想象力、创造力予以百般呵护。文本解读的单调,将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导致小孩在亲历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倍感无聊,这有点像在课堂上“慢性中毒”,一旦“毒发”是无药可救的。

感悟:自己执教《狐狸分奶酪》这课时,看来是“想当然”了。不过,我记得当时问学生:你觉得狐狸怎么样?学生的回答就是狡猾。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就是从《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故事中得来的。可见,思维定势“危害不浅”。作为师者,没有及时纠正小孩们的这种想法,难怪,我们的小孩在做阅读理解时,总是没有“深度的思考”,原来根源在课堂。看来文本解读确实很重要。第一条:阅读要广。第二条:方向要正。第三条:意识要求。(问题意识、细节意识、形象意识、文化意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日阅读:何捷:《一篇一篇解读统编》一、二年级卷(小要学语文统编新课这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