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修身,又不要执着于修身的结果

雪漠家道文化,打造智慧家庭

XUE MO CULTURE

选自《中华文明》第1期

主编:雪漠

修身当无执,大行生大力

修身第三阶,行为是大事。

修身不执身,无我得大力。

智慧课程所强调的修身,是老祖宗的传承与我的经验、体悟相结合的产物,有些是我们独有的。而且,我们所强调的修身,目的不在于强身健体,更不在于拥有功能,而在于训练一种人格修养。换句话说,在本书中,修身虽然很重要,但它的目的仍然是修心,通过修身来减少修心的障碍,甚至为修心提供助缘,让你在身心双修的过程中改变心灵的本质,同时改变生命的本质,拥有内证功德,实现一种真正的升华。

那么,如何真正地修身呢?

“修身第三阶,行为是大事。”完成第二步的正心之后,必须用行为来验证你的心,或者说,通过行为,用你正心的成果来回馈社会。就像我们开车出远门时,必须在启程之前设好导航,否则就可能走错路。心不正,选择也不会正,怎么可能有正的行为呢?很多人还没有明白世界的虚幻,就开始急功近利地做事,结果,一旦遇到诱惑,或诱惑造成的冲突,他们就偏离正道了,最后越走越偏,直到彻底离开自己最初选择的那条生命轨迹。这样的人太多了。我走出关房,进入社会的近十年中,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很多人也不是坏人,但偏偏就走不下去,非常令人遗憾。可我也没办法,因为一切都必须依托他们自己。方法给了他们,如果他们心浮气躁,不能在接触世界、贡献社会的同时完善自心,很多事情就很难继续下去。因为,只要还有欲望、执着和成见,任何群体都会产生冲突。冲突一旦产生,如果不能明白事情的本质和真相,人就会被情绪左右,产生错误的想法,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最后留下一辈子的遗憾。当然,只要生命还在,也懂得忏悔,即使做出过错误的选择,也没有关系。因为,命运是由各种各样的条件构成的,过去的罪恶和错误固然会让你付出一些代价,或是带给你一些不得不品尝的苦果,但你仍然可以通过当下的正确选择,为自己导演一个尽量好一点的命运。

我所说的“好一点”,指的不是你拥有的会更多,甚至不是生命的延长,而是更符合你的追求和梦想,或是能给往后的生命构筑一个更好的基础,让你未来的脚步能更加坚定,让你的路能更加敞亮。

生命永远是一个过程,生死也只是过程中的两个节点而已。所以,所有的恐惧、焦虑和绝望都是幻影,只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点点情绪。这些情绪过去之后,生命还要继续,网络还在运行,直到有一天,你打破一种牢不可破的东西,升华为另一种存在,你才能破网而出。但即便到了那一天,你的生命仍然是一个过程,因为你仍然有着自己选择的使命,你仍然要填充自己生命的轨迹,仍然不会让生命留下空白。所以,没什么需要焦虑和恐惧的,只要每个当下都能做到竭尽所能,你也就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至于结果,它只是人类的一种幻觉,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结果”,一切都只是过程。前者是后者的因,后者是前者的果。

“修身不执身,无我得大力。”既要修身,又不要执着于修身的结果,不要老是用自己的欲望和期待去衡量一些东西。当你做到这一点,做而不执着于做,甚至不在乎自己的得失和命运时,你就会联通和融入一个更伟大的存在、一个更伟大的网络,成为那个存在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桥梁,成为那个存在手中的笔,这时,你就会得到大力。

具体地说,修身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精神层面,也就是禅修,道家所说的修性指的就是这方面的修行,它是一种特殊的生命训练;第二是生理层面,包括禅修中的命功训练;第三,在行住坐卧中的修身。孟子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修身,孔子的周游列国和编辑经典则是行住坐卧中的修身,也可以说是行为上的修身。它们的最终目的都不是身体本身,而是心的明白、强大、无我和自主。

有人问我,无我和自主是否矛盾?我的答案是不矛盾,因为“无我”是不执着于妄念构成的善变的“我”,安住于智慧本体的“大我”,而自主的主体正是无我的智慧本体,而不是妄念构成的小我。所以,在超越层面上,它们是不矛盾的。但你如果不从超越层面理解,把自主当成固执己见,它们就是矛盾的。所以,能不能从超越的层面理解佛家的理念,决定了你能不能真正地理解佛学。

儒家没有超越层面的追求,但儒家的修身也很了不起。有人问孔子,您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我永远在学习,永远不会对知识感到满足;我也永远都在用自己学会的东西教导别人,永远不会觉得疲倦。孔子感叹说,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不知不觉地老了,生命不知不觉地溜走了,似乎只在一瞬间,自己就成了沧桑的老人,头发和胡须都白了。我也是这样。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事中,我根本感觉不到时间,也感觉不到自己,我的心中甚至没有所做的事,因为它是我的一种本能。我一睁开眼睛,这个程序就启动了,我就像开了机的电脑一样,自然而然地运行着生命程序中的每一个步骤。不知不觉中,人生就这样过了大半,我已五十多岁了。往后的生命不知道还有多长,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多少事情,但这辈子,我是无愧也无悔了。

这就是修身而不执身,因为你超越了自己。儒家和道家的修身还有身体,但佛家的修身已经没有身体了——我说的“没有”,不是把身体修没了,像一缕青烟那样活着,而是心里没有身体的概念,不去考虑我修身修得怎么样,我达到了什么境界,我能不能实现周天运作,我是否打通了任督二脉等等。当然,这一切,我过去都考虑过,也在乎过,但修到最后,我也就不在乎了,因为我已经超越了在乎。修到最后,达到这种境界,才算是最高级别的修身。

无我是最高的修身,它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这时,它拥有的就不再是一滴水的力量,而是整个大海的力量。换句话说,当你不再是小小的自己,与大我、与整个大自然融为一体时,你能调用的就不再是自己的力量,而是整个大自然的力量。你会感受到天地的呼吸,也会感受到充盈天地的大美与诗意,你会变成那种诗意和大美的载体。这就是修身修到家了。

修身修不到家,还执着于身,会怎么样?一些老太太整天诵经念佛,但怕死怕得要命,每天吃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反而把身体给吃坏了,这就是执身。执身就不是修身了,反而会伤身。为什么很多精通养生的人反而寿命不长?很多痴迷于炼丹、求长生的帝王反而很早就死去?都是因为执着。所以,不要执着。你甚至不要在乎自己修了一年或几年之后有什么改变,因为这也是一种执着,有执着就有功利,有功利就没有自由。一定要明白,修行不是短期行为,它是一辈子的事业,它是一种生活方式,需要你用一生去践行你的梦想。

我见过一个修身修到非常郁闷的朋友,他非常精进地修身,但一年之后自己似乎没有什么改变。这时,他特别苦闷,信心也大受打击。这就是修身的误区。很多人就是因为走入了这个误区,才会过早地放弃修身。

一定要明白,修身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积累一定的量变,你根本没法实现最后的质变。而且,虽然你坚持了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修身,看起来很漫长,但相对于整个人生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很多人觉得自己用了很多时间去改变自己、追求超越,实际上他们花费的时间非常短暂,他们之所以觉得很长,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修行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而仅仅是把修行当成了一种培训。也许它确实是一种培训,因为它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也需要你通过实践去验证自己学到的东西,但这种培训的期限不是一年,甚至不是三十年,而是一生。哪怕你在这条路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能不能扎扎实实地走下去,直到盖棺论定,也还说不清。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优秀的人最后堕落了。所以,不能成为生活习惯、被你坚守一生的修行,就跟小孩子玩游戏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不管他当下多么喜欢这个游戏,喜欢了多久,也只是一时的激情,这种激情总会过去。

再比如,难道你吃了几年饭、睡了几年觉,就能满足一辈子的需要,再也不用吃饭睡觉了吗?当然不是。修身也是这样,必须每天坚持。一旦付出,就希望在短期内得到回报,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最后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END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著名文化学者,甘肃省 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香巴文化 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和上海中医药 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既要修身,又不要执着于修身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