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看台湾日据时期的文学

  《亚细亚的孤儿》以平淡的语言,主人公胡太明的一生像我们展示了台湾人在身份认知的迷茫,他们宛如孤儿不被各方接纳。同时矛盾的思想方式,也让他们在时代的洪流里难以立身。

    有人说台湾人的祖国是大明,清人朝廷将他们割给了日本,接踵而来是的长达五十年殖民统治和皇民化教育。汉学在挣扎中慢慢被公学校取代,台湾的青年在按照日本人规划的“现代化”方向成长。画着“现代化”的大饼,其实也只是为了更好的剥削。尽管有着“内台合一”的口号,台湾人在台湾这片土地也被迫成为“二等公民”。就这样,久离的大陆,将自己沦为“二等公民”的日本,都让台湾人在心灵上找不到归属感。反映在文学上,可以看出日据时期台湾人对身份认知的迷茫。他们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这是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的突出特征。这在钱理和的《原乡人》中也有体现,但不同与《亚细亚的孤儿》的胡太明,《原乡人》的主人公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归属。但更多的台湾人,他们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说,他们逃避思考这个问题。因此,“孤儿”意识在意识到自己是“孤儿”的人身上,更显残酷。

    同时,胡太明的身上可以看出传统与现代两种思维方式的矛盾存在。胡太明接受过汉学教育,加上祖父的影响,“中庸”这一理念深深埋在他的脑海里。在公学校当教员时不肯参加台湾教员与日本教员的冲突中,在日本留学时也不愿卷入新运动里。他到日本是求知,到大陆是谋职,在一切进步的环境里“激流勇退”(是指当时身边人都出现了进步的思潮,而胡太明却恐怕连累自己)。另外,经受过现代化的教育,他对村里的一些习俗看不惯,但又因为传统的思想,不愿有所反抗。他不喜父亲纳妾但也不说什么;不喜欢村里人给他搞的排场,同样也隐言不发,却在开往大陆的轮船上发誓不再回来。就是这样即传统又现代的思维模式,导致了胡太明无论是故土还是他乡,都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在新旧交织的台湾,何尝不是这样。五十年——两辈人都受过公学校的教育,剔去其中的皇民化色彩,日式教育也给当时的台湾人带来一些现代化的教育。他们开始知道西医,知道法律,但新旧交替甚至没有给他们过渡的时间。因此,这个时期出现的作品,因为传统到现代的直接转折,从作品的文学性上看也许叙述不够曲折,描写不够完美。但是却以平实的语言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台湾人的迷茫与寻找。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看台湾日据时期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