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希望把我最近一直在读的一本书《曾国藩传》(张宏杰版本)推荐给大家,并且把它作为我们阅读写作变现营的一个共读书目的第一本,可见我对这本书是真的非常地重视。
那么可能很多小伙伴们会有疑问,为什么这本书值得我这么推崇?其实这里面是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本书它里边传递的这种做人做事的价值观,跟我们为人处世,阅读写作都是相通的。
我做写作课两年,一直都是坚持用训练营的模式,我们为什么没有选择更好挣钱的方式,然后去卖课程呢?大家都知道现在卖课特别挣钱,可能在大平台上推一下,可能就有很高的一个收益,你也不用管这个课到底有没有多少人没有认真的去听这些东西,很多人做课程,可能只在乎转化率,而不是说考虑到有多少人真正从这个课里边学到的东西。
其实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既然给大家上课,就跟高三的班主任一样,是希望大家考上大学的。所以我从媒体出来的时候,用了两年的时间,去用最笨的训练营模式去培养大家,让大家不只是听明白,还能真正地会操作,能上稿。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是我们愿意用曾国藩这样一个拙劲来帮助大家成长。
而我们写作本身,最需要的恰好也是这样一个拙劲,这个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的捷径?我这两年培训的学员大概两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零基础学员,但是他们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冲劲,最终反而超越了那些基础好的学员,最终成为跟我一样,能够一边写稿养家、一边浪迹天涯的自媒体人、专业撰稿人。
我之前只做课程+训练营模式,常常不被人理解,我那个时候感觉非常孤独,当所有人都在走捷径的时候,我特别希望带着一群跟我价值观一样的人。之后我在看《曾国藩传》的时候,终于在他身上看到了我们做这件事情的一个意义:那就是当我们去走这样一种看起来最笨的路径,到最终反而收获最大。
我们很多学员,其实都希望老师教给你们一种聪明的办法,让你们能够瞬间晋级,这种想法谁都有过,非常正常。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知道,一切功夫都是靠自己练出来的。要想成事儿,成大事儿,就应该像曾国藩这样,用拙劲,每天自我反省,每天读书,每天写作,日积月累才能水滴石穿。
其实走捷径是很可怕的。当我们走惯了这种捷径的时候,我们习惯了占便宜之后,我们就不再愿意去付出努力,其实对我们个人的成长来说,反而是最坏的,所以我特别希望我们兰心大学的小伙伴,应该像曾国藩一样,秉持一种“尚拙”的价值观,去下最笨的功夫,然后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
我们今天来讲《曾国藩传》的第一卷,曾国藩是一个资质非常平庸的人,我们高考一般就考一次,最多两次,可是他竟然考了七次,才考上,可以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笨人,比我们普通人的资质都差。所以说很多他的包括后来左宗棠什么都瞧不上他,觉得他这个人太迂腐,太慢性子了,太慢热了。
大家看这本书的时候,尽量带着问题去看:这样一个笨人,才能资质不如我们,为什么他会被称之为晚清第一名臣,被称之为“半个圣人”?为什么比他聪明的左宗棠、李鸿章就得不到这样的一个荣誉呢?
我们看下,当他“高考”失败六次,成为一个笑话的时候,他感觉到奇耻大辱,回家之后,他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大家看到,他在干什么?他在复盘,自我反省,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自己失败了。这其实是他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着自我复盘的意识,并且把这件事当做每天的日常功课在做。
在对自我进行复盘之后,最终总结出自己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气势。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跟我们现在学习阅读写作是不是一个道理?每个人基础不一样,成长的路径不一样,薄弱环节不一样,定位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向曾国藩学习的,恰好就是这种不断的自我反省和复盘能力,找到自己的问题,不断地夯实、提高,不断成长。
大家可以看到,他28岁才考上,我们28岁都已经出来工作很多年了。所以说,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想必大家看到曾国藩会想起一个人,高考失败两次的俞敏洪,也是坚决不放弃,最终考上北大。这都是靠“不服输的劲”和“拙劲”取胜的典型代表。
他考了七次,最终考上,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知道你们读出来了什么,能够对应到你们自己身上的有什么。我自己的感受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是真正有心的人,在复盘的人,并且愿意下笨功夫的人,这些笨功夫看起来拖慢了他的节奏,但是这几年的扎实基础其实让他在之后的做官生涯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慢就是快”,不要着急一口吃成胖子,一天天地读,一天天地写,最终功底深厚,反而写起来比较轻松。
他考秀才考了七次,举人和进士却考得顺利,就是因为他基础打得牢。开了窍后,就能一顺百顺。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笨功夫,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结果走不远。所以,“笨拙”看起来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得比别人高。
这是我们阅读写作,最终能够坚持到最后能够成功的真正秘诀,那就是跟曾国藩一样,去下笨功夫。下笨功夫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因此“逆商”也就是逆境商数比较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他这个湖南“南蛮”终于考上了翰林院,相当于是俞敏洪终于读上了最好的大学北大一样,终于恢复了自信,但这个时候,他又陷入了新的问题当中,那就是跟他的同学们比起来,他太土了,见识太少了,读书太少了。
曾国藩很苦恼,他就向唐鉴请教如何自我管理。唐鉴告诉他,最关键的是每天都写日记。说这是入圣之基。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又对应到我们的读书写作变现课了。我在之前的所有训练营当中,都号召大家一定要日更,因为这真的是帮助我们积累储备,自我反思和训练语感的最好办法,字数也不多,500字,很容易,但是坚持起来最不容易。我个人日更已经四年多,从最终的500到现在接近2000字,中间也会时断时续,一般一年会有十多天断更。真正每天坚持,是很难做到的。
其实我自己也是个笨人,不要脸地说,跟曾国藩比起笨来,我还是有一比的。我高考考了两次,还是只考上一个普通的二本学校。之后考研,又考了两年,才考上我喜欢的学校,之后工去新华社一本财经杂志实习,别人都是国外名牌大学财经相关专业出身,只有我读的是古代文学,没有一点底子。
那时候我也想了很多的办法,其中的一个办法,就是像曾国藩一样去做这个日课,每天往有道云笔记里存储资料,做摘抄,储备素材。然后每天不停的去输去输出,每天不停的写,然后当时实习的时候,编辑老师给我一个选题,我会出给他出AB两个不同版本的稿件,真的是笨的诚惶诚恐。
跟曾国藩比起来,我完全不值一提,但是作为一个专业撰稿人而言,我是有底气的,我最高的一篇文章稿费收到过两万块钱,这个底气来自于哪里,我个人觉得全部来自于日复一日的日读日更日摘抄
曾国藩的一生,是一直在跟自己的缺陷作斗争的一生。他跟我们一样,有各种不好的习惯,在培养好习惯的路上,也走了很多弯路,但是他最终把好习惯坚持了一辈子,把坏习惯真正地解除,并且极大地提升了他的自信,让他觉得,“无事不可变”:好习惯一定可以养成,坏习惯一定能戒掉。把好习惯一直坚持下来,成为他最终能成功的一个最核心原因。
从此以后,他的人生开始不断开挂,升职、得到皇帝欣赏,虽然受当时官场环境影响也经常郁闷,但是总体而言,他之前的这些跟自己斗争的胜利,让他最终获得了跟这个世界斗争的胜利。所以,遇到事情莫向外求,解决自己的问题,培养自己的习惯,每天从阅读20页、写作500字开始,我们也一样可以拥有一个开挂的人生。这个课,它能带给我们的就不只是简单的变现,更会影响到我们后期做人做事。这就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影响,甚至影响到我的一生,我也希望大家能认真读完这本书,并加以实践。